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3篇
  免费   775篇
  国内免费   645篇
电工技术   1226篇
综合类   437篇
化学工业   102篇
金属工艺   92篇
机械仪表   331篇
建筑科学   191篇
矿业工程   134篇
能源动力   110篇
轻工业   26篇
水利工程   139篇
石油天然气   59篇
武器工业   142篇
无线电   3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0篇
冶金工业   82篇
原子能技术   28篇
自动化技术   155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针对位置扰动型电液伺服施力系统中多余力矩和参数变化问题,在用结构不变性原理进行补偿的基础上,采用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来确保系统有满意的跟踪性能。采用这种控制方法,可以较好地消除位置干扰的影响,同时克服系统的非线性及参数时变等因素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跟踪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82.
对伺服系统采用状态反馈控制方式,应用内模原理,引入伺服补偿器,通过合理配置闭环极点,确定状态反馈矩阵和观测器矩阵.与常规的PID控制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控制品质,可获得比PID控制方法更好的控制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3.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法.通过扰动观测器估计等效扰动,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并且只需要等效扰动的变化有界,而不是为零,放宽了要求;根据模糊控制原理引入3条模糊规则,在保证滑模条件的前提下有效地削弱了抖振;采用自适应策略估计模糊系统参数的最优值,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相比,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小跟踪误差,而且能够改善参数估计过程,保证了参数估计的有界性.  相似文献   
84.
具有输入饱和的近空间飞行器鲁棒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空间飞行器这一类存在外部扰动,输入饱和和参数不确定的多输入多输出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抗饱和鲁棒控制方案.将干扰观测器与抗饱和控制技术相结合,从而消除系统存在的未知外部扰动、输入饱和和不确定性对系统控制的影响.首先,设计干扰观测器对线性外部系统产生的未知扰动进行估计.然后根据干扰观测器输出,通过超前抗饱和方法设计抗饱和补偿器,并将其加入到鲁棒控制器的设计中,保证闭环系统存在输入饱和、未知外部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情况下的稳定性.为便于设计,干扰观测器、抗饱和补偿器和控制器设计矩阵均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到.最后,将提出的鲁棒抗饱和控制方法应用于近空间飞行器,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5.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eusable launch vehicle,RLV)的六自由度再入模型,考虑模型不确定和外界干扰对再入姿态控制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非线性鲁棒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多时间尺度特性将RLV的再入姿态模型分为姿态角子系统和姿态角速率子系统.其次,对每个子系统分别设计光滑二阶滑模控制器和滑模干扰观测器实现子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利用干扰观测器可以实现对不确定和外界干扰的精确估计,从而对控制器进行有效的补偿.进而,基于Lyapunov理论证明了整个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86.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敏感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在为期望姿态和高度安排过渡过程的基础上,设计了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内扰和外扰进行估计并实时补偿,能够很好地克服飞行器的强耦合性、模型不确定性以及风速变化等外部干扰问题.此外本文还设计了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来有效抑制跟踪误差.在仿真平台上对自抗扰控制系统进行稳定控制、姿态跟踪、高度控制、抗扰性及鲁棒性实验,并与串级PID控制系统进行定量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自抗扰控制器不仅能够很好地估计并补偿系统所受内外部干扰,而且对四旋翼飞行器参数的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满足飞行器姿态调节快速和高稳定度的控制要求,性能指标明显优于串级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   
87.
本文针对四旋翼无人机研究了鲁棒反步姿态控制策略.由于四旋翼无人机结构复杂,其非线性数学模型难以精确建立,因此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模型不确定性、未知外部干扰、输入饱和以及姿态受限等因素.针对模型中的不确定项,使用神经网络进行逼近;对于外部未知干扰,使用非线性干扰观测器进行补偿;使用双曲正切函数逼近饱和函数,解决输入饱和问题;同时使用界限Lyapunov函数设计控制器,确保姿态满足限制条件.最后,设计四旋翼无人机反步姿态控制器,并根据Lyapunov稳定性定理证明了闭环控制系统的有界稳定.仿真结果表明了所研究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独轮机器人前后平衡由一车轮保持并驱动其前后运动, 侧向平衡则由一基于空气阻力的风轮保持, 以此结构为被控对象建立该系统动力学模型. 以一种非线性的控制方法—–自抗扰控制方法控制其平衡运动, 在系统的纵向和侧向上分别设计一个自抗扰控制器, 系统的内扰和外扰被视为自抗扰控制器的总扰动. 以PID 控制方法作对比实验, 仿真结果表明了自抗扰控制算法的强鲁棒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 of semi‐global leader‐following output consensus of a multi‐agent system. The output of each follower agent in the system, described by a same general linear system subject to external disturbances and actuator saturation, is to track the output of the leader, described by a linear system, which also generates disturbances as the exosystem does in the classical output regulation problem. Conditions on the agent dynamics are identified, under which a low‐gain feedback‐based linear state‐control algorithm is constructed for each follower agent such that the output consensus is achieved when the communication topology among the agents is a digraph containing no loop, and the leader is reachable from any follower agent. We also extend the results to the non‐identical disturbance case. In this case, conditions based on both the agent dynamics and the communication topology are identified, under which a low‐gain feedback‐based linear state‐control algorithm is constructed for each follower agent such that the leader‐following output consensus is achieved when the communication topology among the follower agents is a strongly connected and detailed balanced digraph, and the leader is a neighbor of at least one follower. In addition, under some further conditions on the agent dynamics, the control algorithm is adapted so as to achieve semi‐global leader‐following output consensus for a jointly connected undirected graph and the leader reachable from at least one follower.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0.
In this paper, robust disturbance‐feedback strategies for finite time‐horizon problems are studied. Linear discrete‐time systems subject to linear control, state constraints, and quadratic objective functions are considered. In addition, persistent disturbances, which enter the system additively and are contained in a polytopic set, act on the system. The synthesis of robust strategies leads in the case of the traditional robust state‐feedback and open‐loop min–max strategies to, respectively, nonconvex problems or conservatism. However, robust disturbance‐feedback problems can easily be reformulated as convex problems and solved by tractable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Hence this approach bypasses the nonconvexity issue while maintaining the advantages of feedback strategies. As a key result, it is shown that both sources of conservatism attributed to this approach, namely, the relaxation method and the affine parametrization, can be removed at the expense of an increase in computational effort.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