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68篇
  免费   2685篇
  国内免费   1780篇
电工技术   1296篇
综合类   2042篇
化学工业   1062篇
金属工艺   256篇
机械仪表   751篇
建筑科学   588篇
矿业工程   249篇
能源动力   280篇
轻工业   898篇
水利工程   309篇
石油天然气   559篇
武器工业   256篇
无线电   288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49篇
冶金工业   382篇
原子能技术   105篇
自动化技术   5667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488篇
  2021年   639篇
  2020年   647篇
  2019年   635篇
  2018年   565篇
  2017年   633篇
  2016年   756篇
  2015年   839篇
  2014年   998篇
  2013年   1090篇
  2012年   1167篇
  2011年   1257篇
  2010年   895篇
  2009年   913篇
  2008年   980篇
  2007年   1068篇
  2006年   893篇
  2005年   730篇
  2004年   580篇
  2003年   501篇
  2002年   393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消除网格噪声是构造完美三维模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通过把图像处理领域中的双向滤波引入到三维网格上,Fleishman等虽已提出了一种快速、简单的网格去噪声算法,但该算法效率较低,且不够稳定,为此提出用准柯西函数和泰勒多项式函数取代该算法所采用的高斯函数,并改进和完善了其中的细节部分,以使算法的效率和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最后还讨论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参数,以达到最佳效果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2.
为了从宏观上弄清楚Linux内核数据在内存中的管理问题,本文从一个简单的树结构着手分析,然后引出Linux的整个内核数据在内存的分配管理问题,用泛系的观点阐明了其中的以静控动,以少制多的思想。  相似文献   
993.
Bayes分析中基于充分性测度的多源验前信息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验前信息的多源性特点 ,给出了一种基于充分性测度的多源验前分布的融合方法 ,通过综合利用多源验前信息 ,给出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融合验前分布 ,在此基础上即可进一步进行各种可靠性分析 .最后通过仿真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4.
传统的多模式匹配算法是用树型结构的有限自动机实现的 ,它具有很多缺点 .本文提出的多模式匹配算法是基于有序二叉树的多模式匹配算法 .实验证明 ,本文算法不但具有和传统算法相当的查找速度 ,而且构造速度快、内存耗费少 .因此 ,本文提出的算法特别适用于要求动态构造自动机的情况  相似文献   
995.
应用NOKIA PCM复接器,将江西铜业公司所属矿山的局域网数据通过微波传输,本文介绍了微波数据通讯系统关键设备配置以及与企业管理网互连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张力  王建英 《微机发展》2004,14(1):69-71
DSP操作系统是实现复杂DSP应用的关键技术。Linux是一种免费的操作系统,很适合嵌入式应用。文章针对DSP应用的特点,分析了如何将Linux内核加以裁减、改造,使其适合DSP应用,形成通用的DSP操作系统。移植后的Lin ux内核,大小可以控制在200kB以下,减小了DSP平台上应用软件的开发难度,大大降低了DSP系统的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多小波基维纳滤波图像去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明辉  朱维彰 《微机发展》2004,14(2):89-90,94
提出一种多小波基维纳图像去噪方法。它把多个小波基用于小波维纳滤波图像去噪,利用多个小波各自独有的特性和维纳滤波估计最小误差估计的优点,达到对图像更有效去噪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图像噪声,同时,较好地保持图像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998.
We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tability of a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CE)and the price adjustment mechanism used to attain that equilibrium point.Using two specific examples, a three-commodity exchange economy with a uniquecompetitive equilibrium (Scarf's global instability example) and atwo-commodity, two-trader type exchange economy with multiple competitiveequilibria, we show that the stability of a CE depends critically upon thedynamics of the price adjustment mechanism. A particular CE may be unstableunder one price adjustment mechanism but stable under another. The jointdynamics of the chosen price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the given economydetermines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its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Our resultssuggest that context-rich studies of economic systems which focus on aspecific price adjustment mechanism may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dynamics andstability of economic systems that are often not revealed through acontext-independent analysis.  相似文献   
999.
The present paper is part of the efforts made by the authors in recent years to develop strategic control and planning instruments in corporations using OR‐techniques like system dynamics, control theory, and group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id. A more general framework called ‘adaptive control methodology’ (ACM) combines all these techniques. It has been presented in several papers.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analysis is to calibrate this instrument and to tune it to the corporate needs by analysing real‐world applications. More specifically, several case studi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large multinational organisations in the food sector. An acquisition case has been used for the calibration purpose. It is analysed in the paper from the ACM perspective to provide additional material for revisiting and improving the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建立远程诊断中心的首要条件——远程数据传输这一需求,设计并开发了基于Internet3层结构的远程数据传输网络,其特点是结构清晰、易维护、编码工作量小,容易实现程序级的复用。实践表明,这一传输网络可完全满足远程诊断的需要,相隔数百公里,采样周期仅为(2~7)s,实时性强,可靠性高,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