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85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90篇
化学工业   20篇
金属工艺   55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106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3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篇
冶金工业   12篇
自动化技术   29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Abstract

The oxidation dynamics of an overlay coat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ermal barrier coating system are presented. The particular systems examined are composed of a nickel-based superalloy with an air plasma-sprayed NiCrAlY bond coat and the thermal barrier coating system consists of air plasmasprayed yttria stabilized zirconia layer. Failure can occur in these systems by crack propagation within the ceramic outer layer at the interface with the bond coat. Defects, such as microcracks and pores, are common in plasma-sprayed coatings and within the thermally grown oxide scales. These can act as initiation sites for cracks. The subsequent growth of these cracks can lead to loss of the outer protective materials. Considerab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by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sections through test specimens that have been held at temperature for varying amounts of time. By careful sample preparation it is possible to monit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xide scale formed during high temperature testing and the sites of failure. Identification of the initiation sites and growth of cracks is important in understanding the spallation process. In this stud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s used to provide evidence of the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two systems. A comparison of the two coating systems reveals the effect the outer ceramic layer has on the oxide scale growth, and the spallation processes crucia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ailure mechanisms of these coat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142.
目的鉴定鸡源副黏病毒F48E9株的自然宿主细胞膜受体。方法采用蛋白膜提取试剂盒提取鸡胚成纤维细胞膜蛋白,用改进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鸡源副黏病毒分离株F48E9与细胞膜的结合活性,利用病毒铺覆蛋白印迹技术(VOPBA)鉴定新城疫病毒(NDV)的自然宿主细胞膜受体。结果NDV与鸡胚成纤维细胞膜有很强的结合力,在转印鸡胚成纤维细胞膜蛋白的PVDF膜上有几条明显的疑似受体条带,相对分子质量介于35000~60000之间。结论初步鉴定了NDV自然宿主细胞膜的受体,其疑似受体蛋白的性质及在新城疫病毒致病中的作用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3.
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材料性能评价方法与力学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防水粘结材料在钢桥面铺装中的作用,阐述了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材料常用的试验方法,介绍了钢桥面铺装防水材料的力学作用,为钢桥面铺装结构和材料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4.
通过自过渡降比法和合理的焊接工艺措施,验证了Cr-Mo钢与镍合金材料的直接对接焊的可行性,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5.
针对大规模多数据源实时协同计算结构模型的可扩展进行研究.分析目前协同计算体系结构的缺点,提出一个三层的协同计算结构模型.然后给出该模型中最重要的覆盖层的构建方法,即以自治域为单位征集或部署代理节点,并在每个自治域选出一个或多个代理作为核心代理,核心代理节点采用点对点的Pastry协议互联构成自治域间的覆盖网.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6.
基于三包层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模型及其色散方程,研究了镀膜长周期光纤光栅的膜层厚度对长周期光纤光栅谐振波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膜层厚度达到一定值后,包层模式中有效折射率最大(也即包层模式最低的模式)的模式将会消失,这些模式的消失将会导致其后的模式往前移位,从而引起模式重组并导致相应的有效折射率发生跳跃。与有效折射率的变化相对应,随着膜层厚度的增加,包层模式的谐振波长的漂移特性可以分为3个区域,在区域一和区域三,膜层厚度的变化引起的谐振波长的变化较小,而在区域二,谐振波长对膜层厚度极为敏感,厚度的小小变化既可引起谐振波长的较大漂移,在这个区域存在一个最优厚度(opti-mum overlay thickness,OOT),当膜层厚度等于最优厚度时,谐振波长对厚度的变化极度敏感。  相似文献   
147.
东非裂谷系盆地群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非裂谷系属于形成地质时期比较新的陆内裂谷盆地群,阿尔伯特裂谷位于东非裂谷系西支北段,自2006年至今相继发现了16个油气田,累计发现可采储量11.27×108bbl。通过对阿尔伯特裂谷盆地的解剖,指出东非裂谷系为中生代与新生代两期叠合裂谷盆地,其中、新生代为主裂谷期,全部为陆相河流、湖泊沉积充填。湖盆周缘发育沉积速度快、相带变化快的冲积扇—扇(辫状河)三角洲—浊积砂体沉积体系组合。钻探结果证实具备很好的含油气条件好,发育新近系中新统湖相优质烃源岩,储层物性好,以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河道沉积为主,已发现油气全部富集于断块和断鼻圈闭之中,地震显示具备浊积砂体成藏可能。通过类比分析,东非裂谷系西支阿尔伯特裂谷至少具有(40~50)×108bbl的资源潜力,向南的系列裂谷也同样勘探潜力巨大,而东支虽然火山岩比较发育,但同样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8.
用掺20%的C级粉煤灰水泥制备了一种新的粉煤灰混凝1(fly ash concrete,FAc)面层材料,总的胶凝材料(cementitious materials,CM)密度为394kg/m^3,并根据设计需要添加了一定量的纤维以增强材料的抗裂性能。本实验测试了面层材料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黏接强度、收缩率、渗透系数、残...  相似文献   
149.
本文通过对SA508GR.3CL.2材料的堆焊层下裂纹缺陷的研究,找出其裂纹形成机理,从而总结出管板堆焊的焊接控制方法,为预防管板堆焊中裂纹的出现,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0.
研制了一种焊接工艺性优良的埋弧堆焊用高合金钢耐磨硬面药芯焊丝,并对试样进行回火处理、环境扫描电镜分析、洛氏硬度测量及磨粒磨损实验,研究了焊态及不同回火温度下堆焊层的组织、硬度、耐磨性.实验表明:堆焊层组织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堆焊层硬度分布均匀,回火温度在500℃左右时,堆焊层硬度最高,达到55~56HR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