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55篇
  免费   4036篇
  国内免费   3423篇
电工技术   1807篇
技术理论   15篇
综合类   4976篇
化学工业   1645篇
金属工艺   358篇
机械仪表   987篇
建筑科学   5060篇
矿业工程   318篇
能源动力   510篇
轻工业   357篇
水利工程   422篇
石油天然气   199篇
武器工业   133篇
无线电   78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52篇
冶金工业   821篇
原子能技术   72篇
自动化技术   18722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633篇
  2022年   857篇
  2021年   1008篇
  2020年   1209篇
  2019年   1002篇
  2018年   909篇
  2017年   1188篇
  2016年   1346篇
  2015年   1600篇
  2014年   2695篇
  2013年   2767篇
  2012年   2856篇
  2011年   3156篇
  2010年   2512篇
  2009年   2829篇
  2008年   2893篇
  2007年   2948篇
  2006年   2389篇
  2005年   1939篇
  2004年   1630篇
  2003年   1379篇
  2002年   1204篇
  2001年   1009篇
  2000年   850篇
  1999年   681篇
  1998年   591篇
  1997年   514篇
  1996年   396篇
  1995年   323篇
  1994年   231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7篇
  1966年   6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0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4 毫秒
991.
为了提高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短时交通流的预测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利用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确定RBF网络隐含层的中心值以及隐含层单元数,然后训练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某城市4天的短时交通流量数据的验证。将实验结果与传统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短时交通流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2.
提出一种将STRAIGHT模型和深度信念网络DBN相结合实现语音转换的方式。首先,通过STRAIGHT模型提取出源说话人和目标说话人的语音频谱参数,用提取的频谱参数分别训练两个DBN得到语音高阶空间的个性特征信息;然后,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将两个具有高阶特征的空间连接并进行特征转换;最后,用基于目标说话人数据训练出的DBN来对转换后的特征信息进行逆处理得到语音频谱参数,并用STRAIGHT模型合成具有目标说话人个性化特征的语音。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种方式获得的语音转换效果要比传统的采用GMM实现语音转换更好,转换后的语音音质和相似度与目标语音更接近。  相似文献   
993.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problem of globally stable adaptive neural tracking control for a class of strict‐feedback nonlinear system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works, the salient propertie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are given as follows. First, a novel switching controller is developed, which consists of a traditional adaptive neural controller and an extra robust controller to pull back the transient outside of the approximation domain. Second, only two adaptive parameters need to be tuned online, and the computational burden is considerably alleviated in practice. Third, to design the desired switching controller via the backstepping technique, a novel switching function, which has continuous derivatives up to the nth order, is construc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system output converges to a small neighborhood of the reference signal and the closed‐loop system is globally stable. Finally, an example is provid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相似文献   
994.
机械臂逆运动学是已知末端执行器的位姿求解机械臂各关节变量,主要用于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精确定位和轨迹规划,如何高效的求解机械臂运动学逆解是机械臂轨迹控制的难点;针对传统的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复杂且存在多解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以四自由度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对其运动学原理进行分析,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改进,最后使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使用BP神经网络模型求解机械臂逆运动学问题设计过程简单,求解精度较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是一种可行的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995.
刘政 《传感技术学报》2015,28(8):1228-1232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定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寻优的多位标度定位算法。利用基于动态路径损耗指数的接受信号强度测距,建立距离矩阵,使用多维标度方法构建节点的相对坐标,通过四参数坐标转换模型得到绝对坐标,再用绝对坐标与实际坐标的差异度作为粒子群寻优的适应度函数,通过分群搜索,优化节点位置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对实际环境影响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节点定位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够满足定位系统需求。  相似文献   
996.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双因素用户认证方案中智能卡内敏感信息被破译、公共信道信息传输被侦听引起的匿名性隐患及密码猜测等攻击,在T-M方案的基础上,注册阶段采用哈希加密深度隐藏了用户隐私信息,增强智能卡中元素的抗猜测性;又将网关作为消息中转站提前对用户进行验证,调整了信息传输结构及认证方式,减少节点能耗且加强消息传输的安全防护;同时,在网关端添加写保护用户身份日志表,及时记录用户登录信息,以防资源滥用。理论分析及实验显示了所提方案有效抵御了T-M方案的不足,大大减少了传感节点的通信开销,提供更多的安全防护且具有计费功能。  相似文献   
997.
为了减少传统DV-Hop定位算法对未知节点定位时产生的较大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RSSI值与临界RSSI比例跳数修正和跳距重估的DV-HOP算法。首先,采取节点RSSI值与临界RSSI比例来修正跳数,得到修正后的跳数;然后利用修正后的跳数求解跳距均衡系数对平均跳距进行穷尽三角组合加权修正,得到修正后的跳距;最后,将修正后跳距与通信半径进行比较,偏差最大和最小的跳距不参与计算,再求剩余跳距值的均值得到平均每跳距离。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网络环境下,与经典的DV-Hop算法相比,文中算法仅需要节点通信芯片具有RSSI指示功能,并不需要其它额外的硬件,有效降低了定位误差;与其他DV-Hop修正算法相比,该算法同样也具有降低定位误差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8.
在低负载、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状态切换的能量消耗因为用于数据传输的能量较小而变得不可忽略。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结合多信道技术与时分多路访问( TDMA)技术的节点调度算法。该算法设计了基于接收端的连续时隙分配策略以减少节点状态切换次数,并且在可用无线信道有限的约束条件下,提出了信道分配与时隙调整机制,实现了时隙重用并最小化有限信道约束对优化节点状态切换次数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可用无线信道数为3~5时,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节点能量效率。当可用无线信道数大于3之后,算法能够获得优化的数据汇聚时间。  相似文献   
999.
面向5 G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几种潜在的关键通信技术,如异构网络、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绿色通信和毫米波通信,给出了较详尽的论述与讨论。首先简要介绍了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结构的异构化变化所引起的复杂干扰信号的出现及能源消耗增加问题。介绍了大规模MIMO通信技术的优点,大规模MIMO通信的研究现状与研究难点。详尽叙述了分别以频谱效率、能源效率和资源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的绿色无线通信传输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给出了进一步解决频谱稀缺问题的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的混合波束成形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网络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可持续安全性问题,基于动态密钥池技术提出了一个新的对密钥建立方案(KES-D).在此方案中,节点分n次部署,密钥池根据节点部署的次数分代.第i代密钥池由第i-1阶段的密钥池去除m条使用时间最长的二维反向密钥链再加上m条新二维反向密钥链组成.理论分析及模拟结果表明:与适用于多次部署的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方案相比,该方案的抗毁密钥连通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