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992篇
  免费   20290篇
  国内免费   13124篇
电工技术   16995篇
技术理论   52篇
综合类   38099篇
化学工业   29284篇
金属工艺   9698篇
机械仪表   14295篇
建筑科学   38636篇
矿业工程   14954篇
能源动力   7951篇
轻工业   14083篇
水利工程   14135篇
石油天然气   11094篇
武器工业   2490篇
无线电   1709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106篇
冶金工业   15360篇
原子能技术   2603篇
自动化技术   34476篇
  2024年   535篇
  2023年   2309篇
  2022年   4424篇
  2021年   5697篇
  2020年   5969篇
  2019年   4979篇
  2018年   4640篇
  2017年   5635篇
  2016年   6911篇
  2015年   7919篇
  2014年   15024篇
  2013年   13341篇
  2012年   17842篇
  2011年   18952篇
  2010年   15233篇
  2009年   15779篇
  2008年   14590篇
  2007年   19122篇
  2006年   18127篇
  2005年   15886篇
  2004年   13573篇
  2003年   12257篇
  2002年   10124篇
  2001年   8572篇
  2000年   7239篇
  1999年   5860篇
  1998年   4395篇
  1997年   3859篇
  1996年   3587篇
  1995年   3033篇
  1994年   2692篇
  1993年   2011篇
  1992年   1767篇
  1991年   1312篇
  1990年   1151篇
  1989年   1011篇
  1988年   808篇
  1987年   554篇
  1986年   410篇
  1985年   350篇
  1984年   331篇
  1983年   240篇
  1982年   214篇
  1981年   166篇
  1980年   130篇
  1979年   110篇
  1978年   62篇
  1977年   72篇
  1976年   55篇
  1975年   5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不同含量低污染水对人工湿地中细菌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水平流人工湿地(HFCW)系统处理低污染水过程中,相同COD/ρ(TN)下不同碳氮含量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为较高碳氮含量的HFCW(HF1)和进水为较低碳氮含量的HFCW(HF2)对COD和TN的去除效率具有一定的差异,HF1和HF2对COD的去除效率分别为48.26%和28.89%,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79.06%和81.87%。HF1中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HF2,HF1中富集的优势细菌为Chloroflexaceae、Comamonadaceae和Rhodocyclaceae,均具有异养反硝化功能,HF2中富集的优势细菌为Xanthomonadaceae和Rhodocyclaceae,其中Xanthomonadaceae具有自养反硝化功能。COD、NH4^+-N和NO3^--N对HF1中细菌群落的影响大于对HF2中细菌群落的影响,HF1中COD对细菌群落的影响大于NH4^+-N和NO3^--N。  相似文献   
82.
为探讨非连续采空区矿柱力学原理,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技术,对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式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形成的非连续采空区中矿柱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非连续采空区中矿柱所受的力主要为覆岩的自重应力,水平应力对其影响不大;随着埋深的增加矿柱承受的垂直方向的力近似呈直线增加;随着非连续采空区跨度的增加(进路数量增加),非连续采空区受垂直方向的应力逐渐由围岩两侧向矿柱中间过渡。  相似文献   
83.
通过分析A公司在研发项目范围管理中所存在问题,提出研发项目范围管理的方法及其在C产品的应用实例,通过运用研发项目范围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改善产品开发流程,从而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响应市场的速度,并提高企业研发项目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4.
85.
Non-convex of an optimal power dispatch problem makes it difficult to guarantee the global optimum.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vex relaxation approach, called the Moment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MSDP) method, to facilitate the search for deterministic global optimal solutions. The method employs a sequence of moments, which can linearize polynomial functions and construct positive semidefinite moment matrices, to form an SDP convex relaxation for power dispatch problems. In particular, the rank of the moment matrix is used as a sufficient condition to ensure the global optimality. The same condition can also be leveraged to estimate the number of global optimal solution(s). This method is effectively applied to {0,1}-economic dispatch (ED) problems and optimal power flow (OPF) problem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SDP method is capable of solving {0,1}-ED problems with integer values directly, and is able to identify if more than one global optimal solutions exist. In additional, the method can obtain rank-1 moment matrices for OPF’s counterexamples of existing SDP method, this ensures the global solution and overcomes the problem that existing SDP method cannot meet the rank-1 condition sometimes.  相似文献   
86.
张新建 《中州煤炭》2020,(2):14-19,24
针对煤矿“双重预防体系”如何落地生根问题,结合陈四楼煤矿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实用方法和“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经验,深入研究了“双重预防体系”的相关标准、风险隐患事故之间的关系及其各自的产生和发展机理、安全风险的有关辨识评估方法、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治理方法,分析了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与“双重预防体系”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的差别,总结出了“123456双重预防体系”这个囊括了事前安全风险辨识、事中隐患排查治理、事后安全现状评估的创新成果,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对夯实煤矿安全管理根基、促进矿井平稳有序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煤炭行业“双重预防体系”的落地生根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7.
The United Nations Watercourses Convention entered into force on 17 August 2014, following a long and complex journey that dates back to 1970 when the UN referred the matter to its legal arm, the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 This article follows the Convention through that long and turbulent road, examines its main provisions and analyses the reasons for the delay of its entry into force. It concludes by answering the question of why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Convention should indeed matter.  相似文献   
88.
张迪  杨刚  刘冬鹏  张小玲 《化工学报》2020,71(9):3995-4005
高温热泵可以有效回收工业余热,达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目的。目前,有关高温热泵技术的研究热点在于寻找一种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低、使用性能良好的工质,以替代现有CFC-114、HFC-245fa工质。对新型环境友好型工质HFO-1234ze(Z)进行了综述,其GWP<1,临界温度高于423 K,是一种潜在的高温热泵替代工质。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HFO-1234ze(Z)的合成技术、热力学性质、输运性质、传热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并分析了HFO-1234ze(Z)在高温热泵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认为HFO-1234ze(Z)在高温热泵中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9.
90.
以从自然腐败的樱桃上分离的链格孢霉(Alternaria sp.)LD3.0086为指示菌,研究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主要抑制作用靶位。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最小抑菌浓度,通过卡尔科弗卢尔荧光增白剂染液(calcofluor white,CFW)染色观察苯乳酸对菌丝顶端生长的破坏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链格孢霉的超微结构变化,通过测定苯乳酸作用前后链格孢霉上清液中N-乙酰葡萄糖胺质量浓度变化研究苯乳酸对菌丝细胞壁的破坏作用,应用荧光双染色法观察苯乳酸对链格孢霉菌丝细胞膜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12.5 mmol/L的苯乳酸能有效抑制链格孢霉的生长;与对照组(无菌水处理)相比,苯乳酸处理后链格孢霉顶端生长细胞无明显形变,经12.5 mmol/L苯乳酸处理的链格孢霉上清液中N-乙酰葡萄糖胺质量浓度基本不变;苯乳酸处理24 h,链格孢霉菌丝细胞壁表面无明显损伤,细胞内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苯乳酸短时间(4 h)处理链格孢霉,菌丝细胞膜仍较为完整,加入苯乳酸较长时间(8 h)后细胞膜发生破裂。综合分析可知,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主要作用靶位应不是菌丝体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而是在菌丝体内部,通过破坏菌丝内部细胞器结构或引起细胞内的生化反应,从而抑制链格孢霉的生长和繁殖,发挥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