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2篇
  免费   779篇
  国内免费   447篇
电工技术   1681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736篇
化学工业   487篇
金属工艺   212篇
机械仪表   278篇
建筑科学   365篇
矿业工程   108篇
能源动力   245篇
轻工业   88篇
水利工程   287篇
石油天然气   101篇
武器工业   101篇
无线电   6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6篇
冶金工业   213篇
原子能技术   104篇
自动化技术   101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502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396篇
  2007年   472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信号是典型的多分量混噪信号,特征提取较困难。为此,采用基于顺序统计滤波原理(order statistics filter,OSF)平顶上包络的改进经验小波变换算法(improved 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IEWT)和随机共振—移动最小二乘(resonance-moving least squares,SR-MLS)反演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振荡信号的特征分析。IEWT结合了小波分析的完备理论性和经验模态分解的自适应性,通过构造一系列正交小波滤波器组对信号进行分解。首先,根据OSF最大值滤波器原理得到频谱的有效平顶上包络,进而确定EWT的边界并对原始振荡信号进行抗噪主导模态分离,然后结合SR-MLS反演识别技术,在残余噪声的帮助下增强振荡特征并有效提取。最后,在自合成模拟信号仿真、IEEE 16机68节点系统仿真以及电网实测数据3个算例仿真下通过与经典Prony法、VMD-Hilbert法对比,表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2.
混合型统一潮流控制器(hybrid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HUPFC)可以实现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与移相变压器(‘Sen’ transformer,ST)的优势互补,广泛应用于系统潮流控制之中。但是,尚未有文献开展HUPFC抑制系统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的研究。针对双馈风机(double-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经串补输电系统存在的SSO问题,提出一种HUPFC附加有源电阻控制(supplementary active resistance control,SARC)策略。首先,阐述了HUPFC的原理及其SSO抑制机理。然后,设计了SARC策略,该策略通过实时跟踪线路中的次同步电流信号,使HUPFC向输电线路叠加一个与次同步电流信号相位相同、幅值可变的次同步电压,进而实现系统等效正电阻,达到抑制SSO的目的。最后,给出了SARC的参数设计方法,在PSCAD/EMTDC仿真环境中,以华北某风电场为仿真算例,采用频率扫描与时域仿真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所提HUPFC的SARC策略抑制双馈风机经串补输电系统SSO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由于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电力生产的多重危害,当前燃煤电厂烟气SO3排放已引起广泛关注,对其排放控制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与系统总结是下一步制定相关政策以及实施排放控制工作的基础。该文分别从燃煤电厂烟气SO3协同控制技术与专项脱除技术2个方面,综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与当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控制技术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有待开展的研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燃煤电厂燃煤条件、锅炉炉型、超低排放装备等特点,提出了后续应对不同SO3排放控制要求的可行技术路线,以期为后续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工程实践、政策制订等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4.
Fe/HCl体系中缓蚀剂吸脱附诱导的电流/电位振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HCl介质中活性电位区有机缓蚀剂在Fe电极表面吸脱附诱导产生的电化学振荡现象,及缓蚀剂浓度、电极电位和溶液搅拌等因素对振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Cl介质中Fe电极的活性电位区同样得到了规整的电流振荡波,但相同条件下的振荡行为要弱于H2SO4介质中,随缓蚀剂浓度升高,振荡波的周期变长,振荡 减弱;由阴极到阳极,电流振荡波形不同,周期也有所增长,搅拌对电流振荡无明显影响,同时报道了该缓蚀体系中恒电流电位振荡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105.
在常温常压下,以Cu-Zn—Al合金为基体经过简单的化学处理,在基体上成功地合成了直径为几十纳米,长度在微米量级的Si-维纳米结构。利用TEM,HREM,EDS等测试手段对Si-维纳米结构的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观察到Cu-Zn-Al合金中存在着运动的“非线性振荡胞区”,并且发现Si-维纳米结构的生长和形貌与这些胞区的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对于Si-维纳米结构生长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6.
采用改进的工艺路线制备了化学计量比的Pb(Zn1/3Nb2/3)O3-PbTiO3-BaTiO3陶瓷,二氧化钛和碳酸钡不经过预烧,与预反应粉体混合球磨,成型后直接烧结,在1100℃和1120℃分别保温1 h,2 h,4 h获得了100%钙钛矿结构的PZN-PT-BT陶瓷,最大密度7.418 g/cm3,最大介电常数7672.  相似文献   
107.
连铸结晶器振动下弯月面处温度波动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连铸结晶器弯月面处传热模拟实验,测量了在结晶器振动情况下弯月面处的温度,发现该处的温度随着结晶器的振动而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结晶器振动频率越大,振动幅值,结晶器冷却强度以及结晶器与铸坏间的接触压力越小,因结晶器振动而产生的弯月面温度波动亦越小,据此认为,连铸弯月面温度波动是导致铸坯表面缺陷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温度波动”现象,分析了包括高频小振幅振动,软接触结晶器电磁连铸,热顶结晶器等诸多技术改善坯表面质量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分析2.0 m/min拉速稳定浇铸时振动周期内弯月面初凝坯壳的受力情况,阐述了高拉速连铸坯表面振痕形成过程,给出振动参数与最大液体摩擦力和最大保护渣渣道动态压力关系;结合振动参数对振动过程参数的影响和实际设备状况,提出了振动参数优化方向,确定了拉速升至2.2 m/min时的振动参数值.结果表明,弯月面初凝坯壳在钢水静压力、摩擦力和保护渣渣道压力作用下随凝固进程形成振痕,振痕生成位置取决于初凝坯壳糊状区固相分率;随拉速提高,应降低振频、增大振幅和非正弦振动因子,以改善振动效果和振痕形貌;拉速升至2.2 m/min时的适宜振频、振幅和非正弦振动因子分别为145 min-1,±5.0 mm和0.25.  相似文献   
109.
球形旋转接头胀形加工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ARC软件,采用特定加载路径分别对球形旋转管接头外管及内管的胀形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所选两种加载路径对胀形时管材形状及壁厚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球形旋转管接头液压胀形试验,成功试制出合格旋转管接头,为管接头的胀形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曾晶  杨拉道 《重型机械》2006,(Z1):77-79
连铸技术向着高速化方向发展,为确保高速连铸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对高速连铸时的结晶器振动波形进行研究,以开发满足高拉速要求的振动波形,目前偏斜正弦波形已经在生产中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针对偏斜正弦波函数构成和系数求解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