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9篇
  免费   1399篇
  国内免费   746篇
电工技术   15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726篇
化学工业   548篇
金属工艺   1115篇
机械仪表   514篇
建筑科学   385篇
矿业工程   117篇
能源动力   86篇
轻工业   2821篇
水利工程   98篇
石油天然气   127篇
武器工业   38篇
无线电   7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909篇
冶金工业   618篇
原子能技术   32篇
自动化技术   3052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340篇
  2017年   400篇
  2016年   424篇
  2015年   431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635篇
  2012年   690篇
  2011年   772篇
  2010年   648篇
  2009年   636篇
  2008年   621篇
  2007年   662篇
  2006年   556篇
  2005年   467篇
  2004年   416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3年   5篇
  1964年   6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crystal plasticity was implemented i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software ABAQUS through the user subroutine UMAT. By means of discretizing the space at the grain level with the Voronoi diagram method, a polycrystal model was built and used in the FEM analysis. The initial orientation of each grain was generated based on the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ODF). The developed model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simulation of polycrystalline aluminium samples deformed by the tensile tests. The theoretical strain--stress relation wa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ain size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The initial plastic deformation usually occurs at grain boundaries, and multiple slip often results in an enhanced local hardening at grain boundaries.  相似文献   
72.
利用X射线衍射和背散射电子衍射检测了取向硅钢板表层和中心部位的宏观织构和微观晶粒取向分布,观察了相应的晶粒组织。结果表明,二次再结晶不彻底的成品钢板的表面会残留非{110}<001>取向的小晶粒,并影响钢板的软磁性能。取向硅钢板表层的晶粒取向分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钢板的质量,因此可以借助X射线表面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取向硅钢织构的工业在线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73.
邵丁伟  周杰  陈杰 《铸造》2005,54(8):772-774
从珠粒因素和工艺因素两方面分别介绍了其对消失模铸造模质量的影响情况及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珠粒粒度和发泡剂含量、发泡工艺和模密度、发泡工艺和成型工艺等都相互制约的结论,并提出,可以通过对以上关键因素正交优化达到控制模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4.
通过分析在实际工作流中易出现的复杂模式,探究了以往文献中的重构算法不能处理这些模式的原因.通过对算法进行修正,使该算法能够对复杂模式进行有效处理.通过实验证明,改进后的算法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适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75.
通过在低层视觉特征上提取图像的局部颜色和纹理特征,再利用模糊神经网络建立低层视觉特征和高层语义特征之间的映射,实现了图像属性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可靠检索.最后,为了提高检索效率,把相关反馈引进到图像检索系统中.实验证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检索查全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在节能减排背景之下,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对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提升做了大量研究。为了探索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提升的方法,对锡或锑对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作用机制(晶粒尺寸和晶体织构的控制)进行分析。基于该作用机制,介绍锡或锑的添加对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经研究发现,适量的锡或锑在晶界偏聚,不会阻碍晶界的移动并且致使晶粒尺寸降低;与此同时,锡或锑在晶界偏聚不仅抑制{111}织构在原始晶界处形核及生长,还降低(100)晶粒表面能,促进(100)晶粒生长。因此,适量添加锡或锑,可使无取向电工钢铁损下降、磁感提升。最后结合生产工艺,建议无取向电工钢的研究方向应为稀土含量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夹杂物尺寸和数量分布的影响,锡或锑的添加量和常化工艺参数(常化时间、常化温度)对常化晶粒尺寸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MICROSTRUCTURESANDTEXTURESINCOLDROLLEDALUMINIUMSTRIP①NieZuoren,ZhangXinming,YinZhiminDepartment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ri...  相似文献   
78.
Cu-Fe-Cr原位复合材料的纤维相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感应熔炼和冷拔变形制备了Cu 16Fe 2Cr原位复合材料 ,将铜基体选择腐蚀后提取出了纤维 ,采用SEM和TEM观察分析了纤维相结构。在较低的应变量 (η =1.6 7)时 ,纤维不均匀 ,随着变形量的增大 (η =5 .42 ) ,纤维外形变得均匀。在 η =5 .42时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单根Fe Cr纤维分为一些由晶界隔开的平行亚单元 (宽度约为 10 0nm) ,通过亚单元共同的 [110 ]衍射获得了晶粒之间的相对取向 ,相邻晶粒的取向角在 3°~ 15°之间。  相似文献   
79.
1 INTRODUCTIONMagnesiumisthelightestmetallicstructurema terialwithhighspecificstrengthandthereforeiswidelyusedinautomotive ,electronicsandaerospaceindustries[1,2 ] .However ,magnesiumoftenshowsinsufficientplasticityatroomtemperatureduetoitsHCPstructurewithlessindependentsystemsofbasalslip .Toenhanceformabilityofmagnesium ,ahigherdeformingtemperatureisusuallyusedwithtwopur poses .Thefirstistoactivatenewslipsystemsbesidesbasalslip ,sothatmorethanfiveindependentslipsystemscanbeprovided ,be…  相似文献   
80.
对比研究了低碳钢带铸材不同处理状态钢带和薄板铸坯中不同位置切片的组织特征、晶体学织构和15%工程应变条件下的塑性异向性.结果表明,带铸材试样中存在{111}与{114}特征织构,织构强度均较弱;铸坯切片中存在{111}与{001}特征织构,并且因局部凝固冷速不同存在明显的织构强度差异.两组低碳钢的法向异向性与平均晶粒尺寸的对数之间尽管均存在线性关系,但斜率明显不同.分析表明法向异向性的晶粒尺寸依存性与钢带中织构的强弱有关,由此提出了“有效织构强度比”的概念,从塑性变形理论的角度解释了微观组织对塑性异向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