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8篇
  免费   1053篇
  国内免费   703篇
电工技术   268篇
综合类   665篇
化学工业   163篇
金属工艺   125篇
机械仪表   430篇
建筑科学   382篇
矿业工程   91篇
能源动力   31篇
轻工业   183篇
水利工程   45篇
石油天然气   59篇
武器工业   67篇
无线电   8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69篇
冶金工业   1114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3102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403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463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75年   6篇
  1966年   8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15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6篇
  1961年   6篇
  1958年   10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1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视觉足人类获取外部信息的最重要方式。但由于人类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以及外界光、形、色等因素的干扰,会产生视觉误差,即视错觉。本章系统的分析了视错觉产生原因,按不同的现象和成因把视错觉分成病理视错觉、动态视错觉、几何视错觉、颜色视错觉、轮廓错觉等5类。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视错觉的应用,特别介绍了其在图像融合中的应用,并用matlab实现了图像的融合。  相似文献   
62.
空空导弹攻击过程视景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刚 《微机发展》2012,(3):113-116
为复现空空导弹打靶攻击过程,满足部队训练评估需要,提出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视景仿真的解决方案。采用Creator建模软件建立飞机、导弹、靶标等三维模型,利用Vega Prime视景仿真软件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2003软件开发环境,对所建模型进行场景渲染和攻击过程的飞行仿真,仿真程序完整演示了空空导弹从飞机上发射、空中飞行、击中靶弹的全过程,效果逼真,交互性好。仿真结果证明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部队打靶训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评估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63.
文本阅读能力差和视觉推理能力不足是现有视觉问答(visual question answering, VQA)模型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多模态推理(multi-modal reasoning graph neural network, MRGNN)模型。利用图像中多种形式的信息帮助理解场景文本内容,将场景文本图片分别预处理成视觉对象图和文本图的形式,并且在问题自注意力模块下过滤多余的信息;使用加入注意力的聚合器完善子图之间相互的节点特征,从而融合不同模态之间的信息,更新后的节点利用不同模态的上下文信息为答疑模块提供了更好的功能。在ST-VQA和TextVQA数据集上验证了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较此任务的一些其他模型,MRGNN模型在此任务上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6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取反运算可获得理想对比度的可视密码方案,适用于一般存取结构可以实现秘密图像无失真地恢复,并且没有像素扩展。该方案应用了简单的布尔运算实现了传统可视密码方案中单纯的叠加运算无法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65.
Abstract— A psychophysical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assess the perceptual contrast on a large‐sized liquid‐crystal display (LCD) under nine phases of viewing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six contrast models employing different color attributes or the index of just‐noticeable difference (JND) were developed. Their performances were also tested by the visual data of the nine phase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model CQ employing CIECAM02 brightness gives the best performance in predicting visual data under different viewing conditions among those models. A preprocessing step was also proposed to utilize the contrast model CQ conveniently in the practical contrast evaluation of LCDs.  相似文献   
66.
基于虚拟战场对战场态势信息的需求,构建了Web模式的仿真想定编辑与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仿真想定的输入,管理,编辑,标绘,输出等功能模块。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军标库等的支持下,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仿真需求,通过对仿真想定进行可视化编辑,简单灵活地实现对战场初始态势信息的输入。同时系统加强对已有的仿真想定的统一管理,建立仿真想定库,便于用户获取已有的仿真想定,大大提高其重用率,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相似文献   
67.
在Weber定律的启发下提出一种基于"恰可识别差异"的尺度空间自适应构建方法。Weber定律认为人类感知模式不仅与刺激的变化有关,而且与原刺激强度有关。基于此观点,在图像尺度空间的构建过程中,首先以Marr视觉理论的屋脊型边缘和阶梯型边缘的特征之和计算图像的信息量,再通过实验获得人类视觉能感知到"恰可识别差异"时的图像信息量变化,最后通过曲线拟合自适应构建图像的尺度空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体现了人类视觉感知特性,与其他尺度空间构建方法相比,在目标匹配实验中,匹配数目提升了25%以上;在去噪实验中,本算法的去噪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8.
为了提高隐写方案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最小嵌入失真原理和网格码的图像隐写算法。首先在离散小波域结合人眼视觉特性和整数提升小波变换设计了失真测度函数,主要考虑了亮度、频率和纹理掩蔽因子对载体失真的影响。然后结合网格码设计了隐写算法,将嵌入信息对载体的修改最小化并且集中在人眼不敏感区域。实验结果显示,方案具有良好的视觉不可见性,且能抵抗空域、小波域等隐写分析的攻击,安全容量达到0.4 bits/pixel。  相似文献   
69.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可见光图像的海上小目标检测方法。由于频率调谐方法将图像空间域整体均值与高斯滤波后差分结果,作为显著性度量的标准,因此当图像背景中存在较多杂波干扰时,显著目标检测效果不理想。提出的方法对基于频率调谐的显著性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首先对图像LAB空间中3个特征分量进行分块,在每个分块区域中应用频率调谐显著性检测方法,进而将其结果合并为总显著图,以检测海上小目标。该方法克服了频率调谐方法,当海面背景中存在大量海杂波,无法有效提取小目标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0.
针对构建中华文化矢量素材库过程中如何评价矢量图质量优劣的问题,提出精确性、连续性和简单性三大视觉评价指标,并进行了量化分析. 首先,对矢量图进行解析,获取矢量图的文档对象模型,遍历文档树得到矢量信息;然后,结合格式塔心理学对矢量图的视觉误差、曲线连续性和纹饰图案的复杂度进行量化;最后,提出一种基于感知驱动的传统纹饰矢量图的评价方法. 结合视觉上的启发性规则,所提评价方法可提供3个量化指标用于多任务驱动矢量化系统中矢量图的自动评价、排序和筛选. 在纹饰矢量图数据集上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矢量图的评价结果符合主流设计的视觉审美和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