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01篇
  免费   8252篇
  国内免费   4107篇
电工技术   13598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7420篇
化学工业   3221篇
金属工艺   3268篇
机械仪表   7410篇
建筑科学   3452篇
矿业工程   2457篇
能源动力   3059篇
轻工业   2140篇
水利工程   2577篇
石油天然气   2121篇
武器工业   1024篇
无线电   122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525篇
冶金工业   3223篇
原子能技术   472篇
自动化技术   9524篇
  2024年   291篇
  2023年   937篇
  2022年   1677篇
  2021年   2017篇
  2020年   2175篇
  2019年   1745篇
  2018年   1743篇
  2017年   2337篇
  2016年   2681篇
  2015年   2953篇
  2014年   4465篇
  2013年   4018篇
  2012年   5455篇
  2011年   5831篇
  2010年   4373篇
  2009年   4246篇
  2008年   4077篇
  2007年   5153篇
  2006年   4448篇
  2005年   3711篇
  2004年   2948篇
  2003年   2745篇
  2002年   2250篇
  2001年   2033篇
  2000年   1670篇
  1999年   1382篇
  1998年   1030篇
  1997年   868篇
  1996年   707篇
  1995年   620篇
  1994年   533篇
  1993年   346篇
  1992年   289篇
  1991年   235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110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2篇
  1975年   10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8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using simulation to investigate driver responses to lineside signals and signs at various approach speeds.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were: (1) to find out whether train speed w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signal/sign reading; (2) to examine at which point certain types of signs or signals could be detected or recognised, and (3) to determine a speed cut-off level above which certain types of signs or signals are no longer recognisable or detectable. Fifty-seven train drivers from 12 Train Operating Companies in the UK participated in the trials. Twenty different types of lineside signs and ten types of signals were tested under six different approach speeds ranging from 100 to 350 km/h (62–218 mph). Driver performance measures were ‘time remaining to the signal/sign’ at the point of detection or recognition, and reading error rate. 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train speed on driver responses to lineside signals/signs and demonstrated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driver responses to signals/signs and approach speed. This has been used to estimate a maximum approach speed limit within which a specific signal or sign can be correctly detected or recognised. The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92.
铜线材酸性高速电镀致密光亮锡、锡铜合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寻找低成本、低腐蚀、低污染高速电镀锡、锡铜合金工艺 ,在含光亮剂、柔软剂DL0 1、0 2、0 3的硫酸槽中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不同的搅拌速度下 ,在Φ0 .5mm的铜线上电镀Sn和Sn Cu合金镀层。DL0 1、0 2的主要成分是无芳香族的希夫碱 ,DL0 3的主要成分是醇醛缩合物。结果表明 ,在含有DL0 1、0 2、0 3和 35g/LSnSO4 ,137g/LH2 SO4 的镀液中 ,在Jc=10~ 90A/dm2 ,v=16 0~ 314m/min时 ,所得镀层致密、柔软、光亮。在含CuSO4 ·5H2 O 0 .5 ,3.5g/L的硫酸镀槽中 ,在Jc=9,18A/dm2 ,v=16 0m/min时获得了致密、柔软、光亮的Sn (0 .3%~ 0 .6 % )Cu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93.
变频调速地面驱动螺杆泵稠油开采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地面驱动螺杆泵抽油杆断、脱频繁,单井提液调参难以控制等问题,开发了螺杆泵井的变频调速装置及自动控制系统。该技术准确、实时地监控螺杆泵井的扭矩,转速等工况参数,并对螺杆泵井实施变频调速,自动控制从科学合理的调参。该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螺杆泵井的管理水平,有效的减缓了抽油杆的频繁断,脱问题,延长了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94.
随着开关磁阻电机的调速控制系统日臻完善,因其优越性能使得在各行业得到迅速推广,但在煤矿井下的特定环境中使用该调速系统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5.
黄龙林  潘杰 《真空》2002,(2):24-25
罗茨真空泵机组因配用前级泵不同和所处工作压力范围的差异,相应其抽气速率变化较大,设计中应根据具体工况条件及真空系统使用要求,力求使罗茨真空泵机组体现好的适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96.
陈明华  焦清介  常非  温玉全 《激光与红外》2002,32(4):253-255,258
文中介绍了聚四氟乙烯/镁红外诱饵剂的配比对燃烧速度、辐射强度和质量辐射能量的影响。经过试验发现:当镁与聚四氟乙烯的配比为50:50时,中、远红外的辐射强度最大;随着镁含量的增加,燃烧速度迅速增加。通过分析确定了导温系数是影响燃烧速度的主要因素,而碳是影响红外辐射强度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97.
半功率点法估计阻尼的一种改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提高半功率点法估计阻尼的精度,探讨了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离散谱线之间函数值的意义,基于这种连续性理解,构造了半功率点估计阻尼的新算法,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半功率点法的主要误差因素和各自特性,特别是其中窗阻尼变化规律,给出了保证阻尼误差小于10%,5%和1%对窗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
易龙强  周春临 《包装工程》2002,23(Z1):36-37
主要讲述移动通信中收、发信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组成.在给出收、发信机原理框图的同时,着重分析了锁相环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99.
基于一种特定混沌映射的跳频序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一种简单的分段线性映射构造混沌跳频序列。用于跳频通信中取代传统的伪随机序列(PN序列),分析了此混沌序列的周期性。平衡性,汉明相关特性和线性间隔,最后给出了混沌序列的神经网络实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此序列具有较好的统计特性。应用于跳频多址通信中,可获得较好的抗干扰。抗截获能力。  相似文献   
100.
用数值方法进行地下水水资源评价时 ,需要给出每个节点上的初始地下水位值。本文着重阐述了区域化变量和变差函数及其计算步骤 ,指出变差函数在分析地下水位的空间变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