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8篇
  免费   632篇
  国内免费   317篇
电工技术   61篇
综合类   539篇
化学工业   953篇
金属工艺   1001篇
机械仪表   191篇
建筑科学   1976篇
矿业工程   176篇
能源动力   63篇
轻工业   443篇
水利工程   193篇
石油天然气   154篇
武器工业   40篇
无线电   17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91篇
冶金工业   449篇
原子能技术   26篇
自动化技术   2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通过向模拟A/O生化池中投加填料强化该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O段溶解氧的质量浓度控制在2~3 mg/L,温度控制在28℃,进水p H在7.2~7.8的条件下,该工艺的优化水力停留时间为8 h、污泥回流体积比为20%,模拟装置在该优化工况下运行时,对COD、NH4+-N及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1%、96.3%、73.3%。为提高除磷效果,增加后置化学辅助除磷后,TP平均去除率可达86%,出水中COD、NH(4)+-N含量均能达到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TP含量能达到一级B标准,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2.
由于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电力生产的多重危害,当前燃煤电厂烟气SO3排放已引起广泛关注,对其排放控制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与系统总结是下一步制定相关政策以及实施排放控制工作的基础。该文分别从燃煤电厂烟气SO3协同控制技术与专项脱除技术2个方面,综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与当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控制技术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有待开展的研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燃煤电厂燃煤条件、锅炉炉型、超低排放装备等特点,提出了后续应对不同SO3排放控制要求的可行技术路线,以期为后续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工程实践、政策制订等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3.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颗粒(EPS颗粒)作为水泥基复合保温材料的超轻骨料,对水泥基复合保温材料力学性能、热工性能影响显著。以水泥为胶凝材料,EPS颗粒、混合材、泡沫剂和改性剂、水等为主要原料,采用物理发泡工艺制备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20 kg/m3的超轻水泥基复合保温材料(UCIM)。通过设计不同体积掺量的EPS颗粒,分析EPS颗粒掺量对泡沫混凝土基体孔结构、超轻水泥基复合保温材料强度和热工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宜掺量EPS颗粒可显著提高超轻水泥基复合保温材料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并确保超轻水泥基复合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即通过EPS颗粒与泡沫混凝土基体的协同作用,协调力学性能和热工性能,制备出高性能超轻水泥基复合保温材料。  相似文献   
94.
以马来酸酐和二乙二醇醚为原料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得二乙二醇醚马来酸酯(MD),此分子结构中具有酯基、醚键及碳碳双键,将此中间产物分别与乙酸钙、乙酸锌反应,制得二乙二醇醚马来酸酯钙/锌盐(MD?Ca/Zn)。通过傅里叶红外测试分析了热稳定剂产物的结构,分子中含有醚键、酯基、碳碳双键、羧酸盐结构,可作为PVC主效热稳定剂。通过刚果红法、热老化法、热失重法、电导率等检测方法,和市售硬脂酸钙/锌进行对比,验证了热稳定效果及性能,分析了热稳定机理,同时探究了与辅助热稳定剂β?二酮(硬脂酰苯甲酰甲烷)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当MD?Ca/Zn=2∶1(质量比,下同)时,对PVC的热稳定效果最好;初期白度可以达到40 min,静态热稳定时间为35 min;与热稳定剂总质量10 %的β?二酮复配后PVC的热稳定性能还可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5.
中高锰钢耐磨堆焊层的自强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高锰钢堆焊可焊性差的问题,利用接触疲劳试验分析了Mn元素在Fe-Mn合金中的作用.阐述了中高锰钢耐磨堆焊层的自强化机理.高锰钢的自强化以加工硬化为主,而中锰钢的自强化以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强化为主.这种特殊的强化机制能够显著提高堆焊层的使用寿命.通过相变热力学分析,对获得中锰钢堆焊层成分的方法进行了设计.利用动载磨料磨损试验验证了中高锰钢的自强化机理.  相似文献   
96.
在试验室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过程,板坯均热后被轧制到7mm厚并通过控冷来模拟辊道冷却和带钢的缓慢卷取过程。本文选用低碳钢,研究了V、N、Nb微合金化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证明在V-N钢中加入Nb对钢的强化机制有较大影响,使V-N-Nb钢中的析出强化增大,这表明V-N-Nb微合金化可充分地发挥微合金元素在钢中的析出强化作用,析出强化对屈服强度的贡献比V-N微合金化提高17MPa。  相似文献   
97.
高硅铸钢的强韧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祥  李言祥 《铸造》2006,55(12):1239-1243
采用X射线衍射,计算了高硅铸钢等温淬火热处理后的贝氏体铁素体含碳量,采用TEM分析了贝氏体铁素体中的错位,研究了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尺寸与高硅铸钢屈服强度、硬度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硅铸钢的强化以及韧化机理,高硅铸钢的强化是固溶强化,位错强化和细晶强化综合作用的合理;而高硅铸钢的韧化是存在于贝氏体铁素体板条之间富碳的薄膜状残余奥氏体,细小的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共同作用的结果。合适的Si含量也是影响高硅铸钢韧性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
W18Cr4V高速钢激光相变强化层的残余应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W18Cr4V高速钢激光相变强化层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变强化层表面的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内部为拉应力,近似按正弦函数分布。其大小和分布状态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而改变。当改变工艺参数使表面熔化时,表面为拉应力。  相似文献   
99.
钛基复合材料激光熔覆层显微组织及其强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1-4V合金表面制备了TiC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涂层,复合材料的硬度明显高于基体,平均硬度可达940HV0.2。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分析表明:TiC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以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为主。  相似文献   
100.
AlSi7Mg合金半固态压铸件热处理强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AlSi7Mg合金(A356)半固态压铸件和液态压铸件进行了不同工艺的固溶与时效热处理,分析了其显微组织与疏松度,测定了硬度、拉伸强度及延伸率等力学性能。实验得出,铝合金半固态压铸件原始态的力学性能优于液态压铸件,并且半固态压铸件时效强化效果尤其明显,拉伸强度可达330MPa以上,延伸率10%以上。这主要是由于半固态压铸件比液压件具有更加致密,且为球状的非树枝晶组织。铝合金半固态压铸件时效强化,机理主要归于弥散析出Mg2Si强化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