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25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自发渗吸是致密油藏中一种重要开发机理,构建准确的渗吸驱油数学模型对明确致密油藏渗吸驱油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毛管束模型,考虑束缚水和残余油饱和度,利用二维高斯分布函数拟合从高压压汞测量得到的致密砂岩孔喉分布,构建岩心尺度致密砂岩基质渗吸驱油数学模型,并通过致密砂岩渗吸实验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开展渗吸规律影响因素分析,明确孔喉分布、润湿角、界面张力等因素对渗吸驱油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致密砂岩微纳米孔喉分布在半对数图中呈二维高斯分布特征;在自发渗吸初期,渗吸驱油速率主要取决于大孔分布特征,岩心渗透率越高,渗吸驱油速率越大;在自发渗吸中后期,渗吸驱油速率主要受纳米孔喉分布影响;渗吸驱油速率随润湿角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增大、原油黏度降低而增大。明确致密储层孔喉分布特征能够准确预测致密油藏渗吸驱油速率,对致密油藏开采制度的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天然裂缝性油藏渗吸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渗吸作用对天然裂缝性油藏的影响,改善该类油藏的开发效果,以数值模拟为手段,通过建立概念地质模型,以静态和动态2种方式研究了毛细管压力、孔隙均匀程度、相渗曲线、基质和裂缝渗透率、原油黏度和基质含油饱和度对基质渗吸速度的影响,并在静态下对相关参数进行了公式拟合.静态下,渗吸速度与毛细管压力、基质渗透率、残余油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下的油相相对渗透率呈直线关系,与束缚水饱和度呈指数关系,与原油黏度呈幂指数关系;动态下,对于不同润湿性的油藏提出了不同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表征二维混凝土的传输过程,制备厚度为1 mm的混凝土薄片. 采用X射线透射成像(TXR)技术,联合扫描电镜、背散射和能谱分析技术(SEM/BSE/EDS)原位追踪水在2维混凝土薄片中的毛细自吸过程. 测试不同质量分数CsCl溶液对X射线透射图像的增强效果. 结果表明,CsCl能够提高吸水过程中混凝土薄片的TXR图像对比度,使得水在混凝土中的渗流路径更清晰、可辨. 水泥浆体在吸收CsCl后,扫描电子背散射图像的对比度显著增强. 不同位置铯原子的EDS能谱结果验证了TXR技术确定吸水前锋位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由于裂缝性油藏储集空间物理性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渗吸效果控制着低渗透裂缝性水驱开发动态与开发效果。本文在分析油藏渗吸驱油机理基础上,对影响油藏渗吸驱油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为制定裂缝性油藏合理的渗吸注水开发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美国SSI公司研制的COMPN模拟软件对双重孔隙介质油藏一种重要的开采机理 吸渗排油进行了模拟研究,考察了一个基质岩块为四周裂缝所包围时.在驱动压力和毛管压力的不同平衡(驱动压力和毛管压力的相对大小)关系下的水驱油采收率和水驱油效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Imbibition is the spontaneous displacement of fluids through porous media that occurs until capillary equilibrium is reached. Factors such as wettability and high interfacial tensions may negatively affect the process, requiring additional work to enhance oil recovery. This work aims to explain some aspects of the dynamics of oil recovery by spontaneous imbibition using different fluids. Static imbibition and contact angl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sandstones of the Botucatu Formation (Brazil). The plug samples were exposed to immersion in brine and in surfactant solutions, and the progression of oil recovery was monitored with ti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pillary imbibition rate and the oil recovery factor were higher when an ionic surfactant was used. The inverse Bond number and the shape of the recovery profile showed different trends of the capillary imbibition dynamics. Higher oil recovery factors for ionic surfactant were also an effect of the contact angles observed.  相似文献   
17.
低渗透岩心自然渗吸实验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渗吸驱油是重要的驱油方式之一,然而以往的岩心自然渗吸实验采用常规的体积法和称重法,导致实验存在较大误差。为此从自然渗吸发生的条件出发,研制出具有恒温箱和数据自动记录系统的渗吸实验仪器,仪器的计量精度达到0.0001g,使得自然渗吸实验精度进一步提高。依托新的实验仪器分别完成低渗砂岩岩心和碳酸盐岩岩心自然渗吸实验。岩心实验结果表明:自然渗吸驱油效率和岩心渗透率密切相关,且存在着与最佳自然渗吸驱油效率对应的渗透率;根据实验数据回归出了满足碳酸盐岩岩心和砂岩岩心的自然渗吸动态的衰竭规律。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addresses adsorption kinetics of silica nanoparticles on sandstone mineral surfaces and 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 by nanoparticles. It was shown that nanoparticle adsorption on quartz which is the major constituent of sandstone reservoirs was best described as second order process. Both rate and equilibrium adsorption increases with salinity. However, salinity reduces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while enhancing film diffusion. Spontaneous imbibition with nanoparticles dispersed in low salinity water showed higher incremental recovery which may be due to increased structural disjoining pressure. This was supported by surface forces analysis based on particle size and zeta potential measurements of the nanofluids.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低渗透裂缝性砂岩油藏的渗吸机理,分析了各种因素对自发渗吸的影响.对低渗透岩心的自发渗吸实验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改进了三重指数函数模型,使之更好地符合低渗透裂缝性砂岩油藏的自发渗吸特性.利用常规室内水驱油实验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了驱替条件下渗吸的问题.提出了在低渗透岩心水驱油过程中存在最佳渗流速度;并分析了在水驱油过程中的渗吸机理,为低渗透裂缝性砂岩油藏的水驱油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束缚水饱和度、岩石性质对自吸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自吸是裂缝性油藏采油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影响自吸的因素有很多,中主要研究束缚水饱和度和岩石性质自吸速度及采收率的影响。研究中使用的多孔介质分别为高渗砂岩、低渗砂岩、石灰岩。结果表明,束缚水饱和度对砂岩体系自吸速度有较强的影响。当束缚水饱和度Swi小于6%时,自吸速度随Swi增加而减小,在Swi为6%~15%的范围内自吸速度达最低,当Swi在15%~30%的范围内,自吸速度随束缚水饱和度增高而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