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27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将模糊理论引入了工作面设备选型专家系统,构建了工作面设备选型模糊专家系统,并进一步研究了风险决策在该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合理的矿房跨度是保证矿山高效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大林硫铁矿的采场布置情况,选用FLAC3D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结合矿山实际施加合理的初始条件和上部地应力,分别以16,18,20 m的矿房跨度按照爆破进尺和实际开采顺序对矿体进行模拟开挖,对开挖后的不同应力分布规律以及顶板位移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从而得出较优的矿房跨度为18m,为该矿的开采设计和高效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某硫铁矿为典型的软煤硬矿沉积型共生矿床,其直接顶即为松软煤层。为了提高资源回采率和减少硫铁矿矿石贫化及避免开采后煤层垮落产生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影响矿井安全,制定了下行式开采方案,即先剥离煤层再采硫铁矿的开采方案。最终形成上部为煤层,下部为硫铁矿的复合型矿柱支撑空区顶板。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对某煤硫共生矿床综合开采形成的复合型矿柱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不同设计方案下煤硫共生复合型矿柱应力及顶板下沉量变化情况,通过点安全系数法与强度折减法对比分析得出合理的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当硬盘驱动器出现故障后,存储在硬盘上信息的保密问题;给出了一种将故障硬盘上存储信息进行卸载处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煤矿水污染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煤矿各种水资源污染现象,随后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以减少煤矿水资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张明清 《山西建筑》2005,31(23):78-79
结合具体工程,介绍了高含水量砂层墩基开挖的技术方案,阐述了其施工工艺流程和具体施工方法,提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以达到防止钢扩筒内涌水涌砂现象,保证墩基开挖顺利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变压器主保护的差动保护,正确动作率始终在55%~65%左右,这对变压器的安全和系统的稳定运行很不利。根据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变压器在不平衡电流、励磁涌流及差动电流互感器因素等作用下产生误动作的原因。通过现场工况实践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数值模拟压风供氧下避难硐室内空气流场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施勇  张明清  杨庆  郑聪聪 《煤炭技术》2015,34(3):140-142
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压风供氧下不同进风速度、避难硐室拱形断面的空气分布规律,根据流速的快慢将空气流动区域划分为富氧区和贫氧区,并将硐室1.2~1.75 m划分为避险人员有利的活动区域,流速为6、8 m/s时,比较适合避险人员活动范围的区域在硐室的中间。  相似文献   
19.
贵州响水煤矿12307采面距离地表冲沟过近,为防止在雨季时冲沟水通过裂隙涌入井下,设计采用排洪沟进行防水,通过ANSYS/STUCTURAL软件对地表采动下的排洪沟模型尺寸进行优化研究,从而得到既经济又能达到安全要求的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绿色建材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明清 《山西建筑》2008,34(15):151-152
在对绿色建材的内涵及基本特征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现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对进一步发展绿色建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