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
本文中作者对一起500kV变压器非典型性保护动作情况进行了介绍,基于现场检查和试验检测情况对故障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中给出了基于Linux2.6内核的IPSec整体实现,重点分析了该实现中内核与用户空间的交互机制PF_KEY套接口,并详细解析了其在Linux2.6内核中的实现,最终通过具体实验证明了该套接口的原理机制,并给出了该套接口的扩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风轮转子/塔架系统的运动方程,并通过对该方程进行解耦分析得到了机组的振动模态.在对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振动模态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固有频率的最低点;系统工作转速与系统固有频率的交汇点;塔架的半径、壁厚与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以上研究对我国自主设计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油脂氢化过程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本实验以自制的Pd/碳纳米管(Pd/carbon nanotubes,Pd/CNTs)为催化剂,在催化转移氢化体系中氢化大豆油,通过响应面试验以大豆油碘值为响应值摸索最优工艺条件,同时对催化转移氢化大豆油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氢化温度84 ℃、催化剂添加量0.20%(以体系质量计)、甲酸铵供体浓度0.33 mol/50 mL、氢化时间90 min,产品的三烯酸、二烯酸和单烯酸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4.9×10-2、8.7×10-3和8.31×10-4,氢化亚麻酸和亚油酸的选择性高达5.63和10.47,氢化后大豆油碘值为95.3 g/100 g,反式脂肪酸相对含量仅为10.2%。采用催化转移氢化的方式进行油脂氢化,对制备低反式氢化油脂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也可为油脂氢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大豆浓缩磷脂为原料,从生产中将卵磷脂(PC)副产物磷脂酰乙醇胺(PE)进行纯化,并在超临界CO2条件下进行氢化,后与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酰氯培化,得到稳定性高的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氢化大豆磷脂酰乙醇胺(MPEG2000-HSPE)。采用95%的乙醇,在料液比为1:3,温度为-13 ℃的条件下去除副产物中的残余PC,再用90%的石油醚,在料液比为1:4,温度为30 ℃的条件下进行萃取,去除肌醇等其他磷脂,使PE纯度达到91.28%,得率为86.83%。在总压力为11 MPa(CO2分压7 MPa、氢气分压4 MPa),pd/c催化剂用量为4%,氢化温度为60 ℃,氢化时间为120 min,搅拌速度为300 r/min时,碘值和反式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当氢化磷脂酰乙醇胺(HSPE)与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酰氯比例为3.5:1,三乙胺添加量为3 mL时,反应温度50 ℃,反应时间4 h,产物转化率为84.63%。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发现原料中的-NH2消失,产物中出现-NH基团,产物吸光度为0.631、碘值为23.27 gI2/100g、水-正己烷两相分开10 ml时间为392 s,所得产品分散性好、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6.
胶粉/SBS复合改性综合了橡胶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优势,能显著改善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采用残留稳定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车辙试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和动态模量试验,分析胶粉/SBS复合改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动态力学特性,并与硬质20#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胶粉/SBS复合改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低温性能、抗疲劳性能及动态模量值更优,且各项指标满足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新突破及发展前景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近5年来,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继美国、加拿大之后,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工业化生产的国家,截至2015年底,页岩气累计产量突破了60×10~8 m~3。基于近期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快速发展的主要成果,通过全面回顾勘探开发新突破和深入分析未来发展前景,进而指出中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整体尚处在发展初期,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是近期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海陆过渡相与陆相页岩气的突破和工业化生产是实现中国页岩气规模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低产—中等产量井是中国页岩气的生产常态,发展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非常重要;严格控制单井投资和大幅降低成本成为提升页岩气勘探开发效益的重要手段。为此,建议:①持续加强理论技术攻关,积极开展页岩气"甜点区"评价勘探,逐渐夯实发展基础;②高度重视勘探开发前期评价,突出有效页岩气资源的落实,把控好评价钻探与产能建设的节奏;③突出页岩气储层精细描述和评价,提升整体开发水平;④加大勘探开发技术攻关力度,突出技术的简化和实用性,有效降低成本;⑤全面总结页岩气勘探开发快速发展经验,突出关键指标论证及评价,加强新区、新领域及新层系突破和接替。  相似文献   
18.
天然裂缝形成机制研究是开展页岩气富集机理研究和“甜点区”优选的基础性工作。以国内外6个大型页岩气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开展黑色页岩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海相页岩天然裂缝的形成至少存在前陆盆地冲断褶皱与页岩层滑脱变形、晚期构造反转与页岩层滑脱变形、走滑断层周期性活动等3种机制。前陆盆地冲断褶皱与页岩层滑脱变形是北美地台Appalachian-Ouachita褶皱带的诸多前陆盆地普遍存在的页岩地层造缝机制,一般具有水平剪切作用时间长、页岩层发生水平位移距离较远、在页岩层中产生的共轭裂缝和微裂隙十分发育等特点。晚期构造反转与页岩层滑脱变形是裂谷盆地和叠合盆地中重要的造缝机制,页岩地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主要与晚期构造反转的强度和规模有关。走滑断层周期性活动主要存在于少数盆地的局部构造带,造缝区域相对局限。通过开展海相页岩裂缝孔隙形成机制探讨,认为有2点地质意义值得关注:一是基于富有机质页岩层滑脱作用形成的裂缝型气层是页岩气开发的重要“甜点”;二是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分布区具有形成裂缝型页岩气藏的有利构造条件,其中四川盆地龙马溪组发育裂缝型页岩气“甜点”,勘探前景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9.
为单体液压支柱三用阀试验设计了一套自动调压装置,用两套减速机在计算机控制下分别控制调压刀的进退与正反转,实现了安全阀的自动压力调定。用弹簧补偿了调压螺纹副的位移。用Pro/E对调压装置进行了三维建模,验证了各部件位置及尺寸关系。为三用阀的试验还设计了液压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测控系统。样机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自动调压装置实现了安全阀公称压力的闭环精确智能调定。  相似文献   
20.
以长宁双河剖面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为例,重点讨论黑色页岩微裂缝发育控制因素及页岩气储集层"甜点段"微裂缝成因。针对目标层段,开展了203块大薄片、203块小薄片、110块TOC样品、110块X-衍射全岩和103块主微量样品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黑色页岩微裂缝分为顺层缝和非顺层缝,顺层缝多为层面滑移缝、页理缝和构造雁列缝,非顺层缝主要为剪切缝和拉张缝。纵向上,龙马溪组SLM1段微裂缝密度最高,SLM2段至SLM5段微裂缝密度逐渐降低,五峰组微裂缝密度最低。微裂缝密度与黑色页岩硅质含量正相关、与碳酸盐矿物含量负相关,黑色页岩颗粒越细微裂缝密度越大。微裂缝密度受控于生物成因硅含量,生物成因硅含量越高微裂缝密度越大,在应力作用下,微裂缝优先在细粒页岩的纹层界面处形成。区域性构造活动是龙马溪组页岩气储集层"甜点段"微裂缝形成的关键因素,成岩收缩是页理缝形成的重要动力,生烃增压是微裂缝大量发育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