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0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03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的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汽车冲压零部件加工产业的发展,大批量高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导致传统的手工线模具已经无法满足生产要求。针对某车型侧围外板模具的自动化改造,分析了其模具结构和冲压工艺,提出改进方案及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2.
蒸发是大气–土体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改变土体水分场及影响土体工程性质的重要因素。提出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土体水分的蒸发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共配置了3组不同厚度和初始含水率的土样,将其置于恒定温湿度条件下干燥,定时称取试样质量变化获得土样的水分蒸发过程,并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实时记录土样表面的温度场变化。结果表明:土样的蒸发速率随干燥时间可分为3个典型阶段,即常速率阶段、减速率阶段和残余阶段。作为响应,土表温度变化也呈现3个典型阶段,即恒定低温阶段、升温阶段和稳定阶段,且与蒸发阶段一一对应。基于蒸发过程中大气–土体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特征,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土体蒸发速率与大气–土表温度差之间的线性理论关系,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发现该理论关系不受土样初始厚度和含水率的影响。研究成果表明,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开展土体蒸发特性研究是可行的,为快速掌握气候作用下土体水分蒸发过程及表面水分场的时空演化特征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施斌  吕坤勇  宋成利 《包装工程》2015,36(18):58-61,134
目的分析最原始腹腔镜手术环境下的人与器械的工作关系,对多自由度手术钳可感知界面进行设计。方法前期以人种志为主要设计研究方法,获得腹腔镜手术人、设备、环境的原始资料,继而以医疗设备人机设计规则对手术钳的可感知界面的可用性进行深入设计。结论通过洞察原本状态下的手术现场获得设计切入点,并展开、贯彻到人机可感知界面设计,可获得最贴近实际应用需求的设计结果,而非室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性设计。  相似文献   
14.
干湿循环过程中膨胀土的胀缩变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朝生  施斌 《岩土工程学报》2011,33(9):1376-1384
为了了解干湿循环过程中膨胀土的胀缩变形特征,分别开展了两组干湿循环试验。在控制吸力干湿循环试验中,吸力控制范围为 0.4 ~ 262 MPa ,采用了两种吸力控制方法,分别为渗析法(吸力< 4 MPa )和蒸汽平衡法(吸力> 4 MPa ),当每一级吸力达到平衡时,测量试样对应的含水率和体积;在常规干湿循环试验中, 采取了两种干缩路径,分别为全干燥和部分干燥,并测量试样在每次干湿循环过程中的轴向变形及循环结束后的含水率。结果表明: 在脱湿和吸湿过程中,试样孔隙比随吸力变化可分 3 个典型阶段:大幅变化阶段( 0.4 ~ 9 MPa )、过渡阶段( 9 ~ 82 MPa )和平缓阶段( 82 ~ 262 MPa ); 当吸力大于 113 MPa 时,试样的胀缩变形基本可逆,而当吸力小于 113 MPa 时,试样的胀缩变形 表现出明显的不可逆性,且不可逆程度随吸力的减小而增加。试样在常规干湿循环过程中的胀缩变形随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胀缩特征受干缩路径的影响非常明显,全干缩路径中测得的膨胀率高于部分干缩路径,膨胀速率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试样在干湿循环过程中的膨胀率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吸湿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土体干燥过程中的体积收缩变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开展室内试验,分别研究了初始饱和的糊状试样和不同压实状态的压实试样的体积收缩变形特征。对于糊状试样,采用液体体积置换法测量了试样干燥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获得了完整的收缩曲线,试验结果表明:糊状试样的收缩过程可分正常收缩、残余收缩和零收缩 3 个阶段;绝大部分收缩变形发生在进气点之前即土体处于饱和状态。对于压实试样,初始干密度和含水率对收缩特征有重要影响:初始干密度增加对体积收缩变形起抑制作用,而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对体积收缩变形起促进作用。此外,压实试样的体积收缩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且对初始含水率的敏感程度高于初始干密度。最后,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压实试样收缩应变与初始干密度和含水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16.
介绍某油库消防给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消防水泵运行性能参数的测试,分析产生电机过流现象的原因,针对消防系统在消防灭火过程中离心泵的工作特点,制定了在保证压力和排量达到额定工况的要求下,解决电机过流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非饱和土水分迁移是诱发多种地质灾害和环境岩土问题的重要因素,对其机理的认识因测试技术的不足尚不明确。为探究主动加热光纤光栅(AH-FBG)法监测非饱和土水分迁移的效果,分析单探针和双探针AH-FBG法的误差来源及分布特征,开展了一组室内土柱试验。在试验中同时采用AH-FBG法和传统的频域反射(FDR)法监测毛细水上升和水分蒸发的全过程,对比单探针法和双探针法的监测精度,分析不同方法的适用工况。结果表明:基于单探针AH-FBG的3种数据分析方法中,热导率法的监测精度最高,但是单探针法在监测毛细水上升过程中,当湿润锋刚没过探针感测位置时,受纵向传热的影响会使得测量的含水率值偏低;相比于单探针法,双探针法受纵向传热的影响更大,监测土体水分迁移有较大误差,误差大小与测点位置处的土体含水率值及土柱纵剖面的含水率分布情况有关;为减小纵向传热影响,从传感器结构和数据处理两方面提出了AH-FBG法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滑坡灾害频发,采用高效的滑坡监测技术对预防和降低滑坡灾害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ROTDR(Raman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BOTDR(Brillouin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和FBG(Fiber Bragg Grating)这3种光纤感测技术,以及课题组基于这3种技术研发的滑坡体变形场与水分场监测技术。以三峡马家沟I号库岸滑坡为例,介绍了相关的DFOS(Distributed Fiber Optic Sensing)监测方案、传感器布设工艺、光纤的保护方法和部分水分场及变形场监测结果的分析成果。监测结果表明:DFOS技术应用于库岸滑坡变形场和水分场监测可行,可为研究库岸滑坡演化机理及其预警预报提供一个新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从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新视角——视觉污染定量评价出发,利用GIS技术中可视域分析方法进行矿山环境视觉污染评价,详细介绍了其关键技术。通过GIS技术提供的数据处理、地形分析、可视域分析、距离分析等方法,将矿山开采后裸露山体对周边环境形成的视觉污染进行分析计算和可视化表达;将矿山可视域分析结果与视觉污染敏感目标,如高速公路、居民区及公园等进行叠加分析,最终获得裸露山体对保护目标产生的视觉污染范围及强度;以南京市为例对所提思路和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通过可视域分析评价矿山的视觉污染可以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由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ISEG),世界减灾联合会(GADR)以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等共同组织,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研究所(GIEES)承办的能源、环境和灾害国际会议将于2005年7月24~30日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举行。会议议题如下:(1)能源系统:能源消费模式和方针;可再生能源系统太阳能系统;地热能系统;风能系统;氢和其他可选择的燃料水电系统;核能系统;大洋潮汐能系统;生物能系统;煤炭能系统;联合循环工厂;石油储存和提炼系统。(2)交通运输、城市和工业系统相关的能源:电动汽车节能发动机;新型能源系统的运输机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管道;高速公路建设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