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2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震筛机、光学显微技术、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实验手段,对两种进口及一种国产的锆英砂进行了粒度分析和形貌观察。结果表明:进口的锆英砂粒径分布集中,国产砂的粒径分布较宽,粒度曲线为正态分布。堆积密度随着锆英砂粒径的减小而下降。锆英砂呈鹅卵石、椭球和极少量的不规则形状。  相似文献   
12.
地应力是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中"甜点"评价、水平井部署和压裂设计的重要基础参数。目前国内外主要将基于弹性模型的常规储层地应力评价技术应用于泥页岩储层,未考虑流变特性对泥页岩储层地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导致泥页岩储层地应力评价结果误差较大。为了提高地应力参数评价计算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流变模型的地应力评价新方法(以下简称新方法),利用偶极声波测井数据获取的岩石力学参数,参考相关试验结果确定岩石流变参数随深度变化的规律,结合盆地埋藏史和地壳应变率,建立了贵州黔北地区安页1井地应力剖面。新方法评价得到的地应力值与小型压裂实测和应力多边形法确定的地应力值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预测的安页1井地应力剖面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并且其地应力评价结果与伽马测井结果也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即随着黏土矿物或有机质含量的升高,水平主应力差变小。结论认为,采用新方法得到的地应力评价结果更加符合于真实的地应力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两相区淬火对9Ni钢中逆转变奥氏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淬火+两相区淬火+回火(QIT)能显著的提高9Ni钢的低温韧性。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探针(EPMA)对QIT处理的9Ni钢中逆转变奥氏体的含量、形貌、分布以及两相区淬火对逆转变奥氏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QIT处理的9Ni钢中逆转变奥氏体的含量约为10%,以块状和薄膜状形态分布在基体中;两相区淬火的9Ni钢中的大角度晶界增多,有利于逆转变奥氏体的形核;基体上某些区域的C、Mn和Ni元素含量较高,利于逆转变奥氏体长大和稳定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倍子油膏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五倍子油膏中没食子酸在0.1136~0.6816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8),回归方程为y=3217x+25.747,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0.75%)。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可用于五倍子油膏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解、萃取复型、透射电镜以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等温过程中X120管线钢中第二相粒子的回溶规律,并测定了相应条件下的奥氏体晶粒尺寸。结果表明:在锻态组织中存在两种类型的碳氮化物。一类是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粗大富Ti颗粒;另一类是在变形过程中形变诱导析出产生的富Nb第二相粒子,其尺寸更加细小,此类粒子经1000 ℃保温60 min后消失。1000~1220 ℃保温过程中含Nb和Mo的碳氮化物发生回溶,导致奥氏体晶粒快速长大,但此时未回溶的碳氮化Nb、Ti粒子仍阻碍晶界的迁移。当再加热温度达到1270 ℃并保温120 min后,只有极少量的含Nb的TiN颗粒能够保持稳定,故第二相粒子的钉扎作用明显减弱,使得奥氏体晶粒异常长大。  相似文献   
16.
对超低碳7%Mn钢进行了不同温度的回火处理,测定了组织中的逆转变奥氏体含量及其在-60、-100 ℃下的冲击吸收能量,并观察了冲击断口附近的显微组织,进而讨论了逆转变奥氏体含量及稳定性对试验钢低温冲击断裂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逆转变奥氏体对试验钢低温韧性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能够通过相变缓解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改善钢的低温韧性,另一方面,当其稳定性较低时易于在应力作用下大量发生马氏体相变,导致钢低温韧性降低。冲击断口附近产生明显塑性变形的区域都较小,表明在冲击断裂过程中难以通过大范围的TRIP效应实现韧化。  相似文献   
17.
对超低碳中锰钢进行了淬火+回火处理,研究了不同温度回火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采用XRD法测定了低温处理(-60、-80、-100 ℃)前后试验钢中的逆转变奥氏体含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逆转变奥氏体含量及热稳定性对试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较高温度回火时,促进了逆转变奥氏体的形成,也使奥氏体稳定化元素快速富集于其中,而且随温度升高所得奥氏体更多分布于粗化的马氏体板条之间,故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由于试验钢中逆转变奥氏体含量较多,变形过程中的TRIP效应更为显著,促进了试验钢低温韧性和塑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乙酸铵缓冲盐溶液-乙腈(250;105)为流动相,进样量为10μL,在350 nm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盐酸米诺环素原位凝胶中盐酸米诺环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盐酸米诺环素浓度在50~1000μg·mL-1(以米诺环素计)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调散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38:62(每100mL加入0.1 g十二烷基磺酸钠),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表明,盐酸小檗碱在0.177~0.885μg(R=0.999...  相似文献   
20.
通过扫描电镜定性地观察了不同调质热处理工艺下9Ni钢中逆转奥氏体的分布情况.采用热膨胀的方法,测定不同工艺下的膨胀曲线来分析工艺参数对逆转奥氏体生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仅回火过程对9Ni钢逆转奥氏体的生成具有直接影响,在回火前的淬火过程也对其有显著的作用.细化淬火组织,可以使有利于奥氏体形核的位置增多,减少马氏体条块内部的“空白”区域,促进逆转奥氏体的形成和长大,有利于9Ni钢低温韧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