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52篇
  免费   1455篇
  国内免费   606篇
电工技术   767篇
综合类   1400篇
化学工业   5354篇
金属工艺   1373篇
机械仪表   1829篇
建筑科学   6177篇
矿业工程   1773篇
能源动力   417篇
轻工业   4889篇
水利工程   2667篇
石油天然气   942篇
武器工业   68篇
无线电   9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06篇
冶金工业   968篇
原子能技术   195篇
自动化技术   2441篇
  2024年   197篇
  2023年   948篇
  2022年   1054篇
  2021年   1064篇
  2020年   1103篇
  2019年   1142篇
  2018年   475篇
  2017年   704篇
  2016年   780篇
  2015年   962篇
  2014年   2053篇
  2013年   1534篇
  2012年   1757篇
  2011年   2038篇
  2010年   1716篇
  2009年   1817篇
  2008年   1913篇
  2007年   1629篇
  2006年   1408篇
  2005年   1393篇
  2004年   1216篇
  2003年   1202篇
  2002年   949篇
  2001年   719篇
  2000年   609篇
  1999年   501篇
  1998年   477篇
  1997年   384篇
  1996年   404篇
  1995年   323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219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202篇
  1989年   21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不同重构土壤材料配比的土壤改良和苜蓿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部露天矿区土地生态修复中表土稀缺和土壤贫瘠难题,从充分利用矿区当地常见的原材料出 发,利用风沙土、红黏土、煤矸石、玉米秸秆及腐植酸为原料,按照不同配比混合后进行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配比下 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优选适宜于该地区的重构土壤配比。 结果表明:利用风沙土、 红黏土、煤矸石、玉米秸秆及腐植酸重构土壤具有可行性;不同重构土壤配比均可显著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土壤 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促进紫花苜蓿生长,但不同配比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与纯风沙土(CK)相比,不同 重构土壤配比下紫花苜蓿生物量、根长、根直径和根表面积分别提高了 19. 05% ~ 624. 76%、17. 99% ~ 131. 80%、 17. 72% ~ 239. 20%和 33. 01% ~ 650. 45%。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生物量与基质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活性存在协 同效应。 综合来看,风沙土与红黏土按 1 ∶2 复配,同时添加 15%煤矸石、5%玉米秸秆及 0. 05%腐植酸,土壤重构效果 最佳。 该研究为矿区土壤重构及降低土地生态修复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4.
现有的图像修复方法在处理大面积缺失或高度纹理化的图像时,通常会产生扭曲的结构或与周围区域不一致的模糊纹理,无法重建合理的图像结构。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推理注意力机制的二阶段网络图像修复方法。首先通过边缘生成网络生成合理的幻觉边缘信息,然后在图像补全网络完成图像的重建工作。为了进一步生成视觉效果更逼真的图像,提高图像修复的精确度,在图像补全网络采用推理注意力机制,有效控制了生成特征的不一致性,从而生成更有效的信息。所提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图像修复方法的结构相似性指数达到了88.9%,峰值信噪比达到了25.56 dB,与现有的图像修复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图像修复精确度,生成的图像更逼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食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随食品链相关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的"生长-失活-再生长"生态行为规律.方法 以热加工为失活条件,综述单增李斯特菌生态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和相关机制.结果 单增李斯特菌在"生长-失活"过程中,细胞的历史生长条件会对其失活特性产生影响,在"失活-再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历史生理状态会影响其修复再生长的延滞期.结论 食品链中细菌的生长和失活是连续的过程,有必要研究在连续的环境条件变化过程中细胞的生态行为,以期为食品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防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已分离的植物乳杆菌L12和L20通过体外和体内两种方法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体外实验测定乳酸水解活性抗生素敏感性,胆盐水解酶活性,D-乳酸含量,γ溶血等指标;体内实验是对小鼠进行短期口服毒性的研究,口服0.2 mL(109 CFU/mL)的实验性细菌溶液30 d。结果表明,体外实验中,两株菌株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对抗生素敏感性高,胆盐水解酶活性高,D-乳酸含量低,γ溶血;体内实验中灌胃给药对治疗小鼠的生长、行为、摄食量、器官重量或组织病理学分析均无不良影响。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小鼠血清MDA浓度和肝脏GSH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结果表明,菌株L12和L20是非致病性的,人直接食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郭函君 《净水技术》2021,40(z1):211-214
供水管道由于年久老化锈蚀情况严重,供水能力及水质下降.紫外光固化修复工艺作为一种现场固化内衬修复工艺,不仅可以在不开挖路面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同时与水翻法相比,极大节省了施工作业面.文中通过具体的工程案例,介绍紫外光固化技术在大口径供水管道中的应用,对后续同类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园林》2021,(4):1-1
茶花(山茶花),又名曼陀罗、山椿、海榴茶等,是具有观赏价值的山茶属植物的统称或俗称。茶花的栽培历史悠久,可上溯至三国蜀汉时代(距今1 800年),而真实历史则可能推至更为久远的先秦时期。7世纪,中国的山茶首次传入日本;17世纪,英国人首次从东亚采回山茶标本,在此之后的18和19世纪中,山茶花风靡欧美,也因此获得"世界名花"的美名。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偏航驱动孔的焊接修复工艺,包括焊接工艺试验、风场验证等一系列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