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8篇
  免费   1332篇
  国内免费   747篇
电工技术   364篇
综合类   983篇
化学工业   798篇
金属工艺   5315篇
机械仪表   2082篇
建筑科学   738篇
矿业工程   364篇
能源动力   247篇
轻工业   251篇
水利工程   181篇
石油天然气   733篇
武器工业   176篇
无线电   4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59篇
冶金工业   2024篇
原子能技术   136篇
自动化技术   109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421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520篇
  2020年   470篇
  2019年   562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399篇
  2016年   503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901篇
  2013年   674篇
  2012年   882篇
  2011年   781篇
  2010年   715篇
  2009年   798篇
  2008年   799篇
  2007年   795篇
  2006年   547篇
  2005年   546篇
  2004年   507篇
  2003年   475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409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99篇
  1995年   301篇
  1994年   243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257篇
  1991年   226篇
  1990年   180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13.
14.
研究密炼机残余密封油(简称再生油)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随再生油用量的增大,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体帘布胶和胎面胶的门尼粘度、FL和Fmax减小,焦烧时间延长,硫化速度变化不明显;硫化胶的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压缩生热减小,拉断伸长率增大,密度和硬度变化不大;当在胎体帘布胶中添加3份再生油时,成品轮胎性能达标同时可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5.
通过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热膨胀仪、洛氏硬度计等手段研究了弹簧钢55SiCr的组织和相变点以及残留奥氏体和碳化物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55SiCr弹簧钢淬火后残留奥氏体以块状分布在基体上;随回火温度的升高,残留奥氏体减少并呈粒状和薄膜状分布;C在残留奥氏体中富集,使其稳定性增强;Si抑制了碳化物的析出,提高了残留奥氏体的稳定性。低温回火时,Si延缓了渗碳体析出;高温回火时,C原子扩散速率提高,促进渗碳体析出,引起体积的收缩。慢速加热回火时,C有足够的时间扩散,从而促进渗碳体的形成,使渗碳体的形成温度提前;快速加热回火时,C来不及扩散,抑制了渗碳体的析出。回火加热速率一样时,试验钢的硬度随回火温度的提高而下降。当回火温度为400 ℃时,硬度值最大为51 HRC;当回火温度为650 ℃时,硬度值最小为37 HRC。当加热速率为0.1 ℃/s时,硬度值最小为33 HRC;当加热速率为200 ℃/s时,硬度值最大为40 HRC。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正交试验等研究了回火温度、回火时间、回火次数及冷却方式对1Cr17Ni2不锈钢锻后回火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中在回火温度630~730 ℃,回火时间120~360 min,回火1~3次以及冷却方式分别为空冷、堆冷、砂冷的条件下,对1Cr17Ni2钢锻后回火硬度影响因素的主次排序为:回火次数>回火温度>回火时间>冷却方式,其中随着回火次数增加,硬度逐步下降,其余参数在试验参数范围内与硬度无明显正相关关系。在保温时间为240 min时,将回火温度升高至720 ℃,或在680 ℃下,将保温时间延长至720 min,进行一次回火,回火后空冷,硬度均高于3.5 HBS。在加热温度为680 ℃、回火时间为180~210 min,回火后空冷,回火3次可将硬度降低至3.6 HBS以下。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淬火配分处理对锻态Fe-0.2C-9Mn-3.5Al钢显微组织及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态试验钢主要由块状δ-铁素体、马氏体和板条状残留奥氏体等多相构成;残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随等温淬火温度升高而增大,在310 ℃时达到峰值;310 ℃等温淬火后在400 ℃配分3 min时可以获得较优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1175 MPa和21.50%,强塑积达到25.26 GPa·%;应力-应变曲线中存在着明显的“锯齿”状起伏,可能与亚稳态的残留奥氏体集中转变为马氏体有关。  相似文献   
19.
对Fe-C-Mn-Ni-X(X为铬、钒等元素)奥氏体合金钢锻材进行固溶和时效处理,研究了时效温度(650,700,750℃)和时效时间(0~25h)对合金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态和时效态合金钢显微组织形态相差不大,时效处理后,合金钢中析出大量与奥氏体基体呈共格或半共格位向关系的纳米VC相;固溶态合金钢表现出很强的时效硬化能力,随时效温度升高,硬度达到峰值的时间缩短,峰值硬度降低;时效处理后,合金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显著增加,断后伸长率和加工硬化指数则明显下降,拉伸失效模式由韧性断裂转变为韧脆混合断裂;随时效温度升高和时效时间延长,合金钢的强度有所降低,但加工硬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加热工艺参数下(加热温度1050~1300 ℃,保温时间0.25~24 h)12%Cr超超临界转子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并通过光学显微镜(OM)观察晶粒尺寸的变化规律,建立晶粒长大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增加,加热温度低于1150 ℃时,晶粒尺寸增加明显,而温度高于1150 ℃后,晶粒尺寸逐渐趋于稳定;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增加,保温时间增加到3 h后,晶粒尺寸增加趋势放缓。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和Arrhenius晶粒长大模型,建立了该钢的晶粒长大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