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99篇
金属工艺   5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研究了水溶型丙烯酸酯印花台板胶的合成和单体的滴加方式,讨论了交联单体的用量、软单体的种类、增稠剂的添加万式和用量、助溶剂和水的比例等对台板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13g交联单体和其余单体分开滴加,以丙烯酸丁酯作为主要软单体,0.25g聚乙烯醇增稠剂在反应前加入,助溶剂与水的比例为2:1,合成得到的台板胶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2.
可降解高分子生物膜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天然可降解高分子生物膜载体、聚酯类可降解生物膜载体和聚烯烃改性类可降解生物膜载体3类可降解高分子生物膜载体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系统分析了各类载体的优缺点.并针对当前该类载体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天然可降解生物膜载体需进行表面改性以进一步增强载体的机械强度、提高载体的抗废水冲击性能、延长载体的使用寿命;聚酯类可降解生物膜载体需添加多种营养成分并实现这些营养的缓释以平衡微生物生长的需要,同时成本的降低也是实现该类载体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将聚烯烃类载体进行改性使其具备可控的降解性、均衡的营养、低廉的价格是可降解生物膜载体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水溶性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存在下,以乙醇为助溶剂,通过种子半连续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无皂含氟核壳苯丙乳液。考察了水溶性阳离子单体DMC和乙醇用量对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聚合物乳液乳胶粒形貌及涂膜化学组成进行表征,并讨论了无皂乳液聚合的成核机理和聚合过程。结果表明,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当DMC的质量分数为6.0%,乙醇的质量分数为7.5%(釜液)时,可以得到稳定的阳离子核壳结构含氟乳液,无皂乳液聚合的成核机理是先以均相成核方式后继续以低聚物成核方式进行,最终形成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阳离子引发剂催化环氧树脂固化体系反应的原理,综述了新型阳离子引发剂,即镧系金属氟化物在DGEBA、DGEBA/γ-BL、DGEBA/MCB、DGEBA/MA、DGEBA/PC体系中的作用。浅析了固化促进剂的选用原则,并对镧系金属氟化物在环氧树脂/聚酰胺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环状马来酸酐为改性剂,分别采用改进的二步种子溶胀法和悬挂双键接枝法制得了高亲水性的聚(苯乙烯-二乙烯苯)/马来酸酐共聚多孔微球(PSt-DVB-co-MAH)及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接枝马来酸酐多孔微球(PSt-DVB-g-MAH)。用FT-IR证明了改性产物中马来酸酐的存在;用TEM、SEM观察了改性前后微球的内、外部形貌;酸碱滴定法考查了MAH加入量对微球孔径的影响;用极性熊果苷的吸附对比实验验证了改性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得的改性微球在形态上与没改性前的微球略有差别,但当共聚法St∶DVB∶MAH=10∶8∶2及接枝法P(St-DVB)微球∶MAH=5∶3时,所得亲水微球均保持了较好的多孔形貌且亲水性比未改性的增大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透明超疏水涂膜不但具有超疏水表面的独特性能,而且对可见光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已逐步成为超疏水表面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介绍了超疏水涂膜的透明性,并归纳了近年来透明超疏水涂膜制备方法取得的新进展。根据现有的理论和研究,提出利用氟硅烷类低表面能物质,与溶胶-凝胶法、相分离技术、等离子体刻蚀等能提供表面微观结构和粗糙度的技术有机结合,并控制好粗糙度与可见光透过率之间的关系,可制备出适用的透明超疏水涂膜。  相似文献   
17.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马来酸酐(maleic anhydride,MA)包覆SrAl2O4:Eu2 ,Dy3 (SAO:ED)发光粉各元素的电子结合能,提出了界面配位键合的包覆机制.探讨了包覆参数溶剂种类、反应温度、溶液pH值及反应时间对包覆后MA/SAO:ED复合发光粉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氯仿为溶剂,反应温度为30℃,溶液pH=9.0,反应时间为6 h时,制备的MA/SAO:ED复合发光粉的光致发光性能最优,在363 nm得到最大激发,在512nm得到最大发射,发光强度最大.除了初始亮度略有降低以外.MA包覆层并不影响MA/SAO:ED发光粉的余辉特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锂皂石水热法人工合成方法,并对锂皂石有机改性的实验手段、吸附机理和反应行为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锂皂石有机改性主要方法有原位法和吸附法.采用原位法改性时,许多有机物起模板作用,微晶在球状网孔内聚集老化.采用吸附法改性时,有机阳离子以离子交换和分配作用模式与锂皂石复合,非离子型有机物以物理吸附,分配作用,氢键作用等模式与其复合.锂皂石有机改性后,吸附性能、分散性及比表面积等提高.该领域正朝制备功能超分子材料方向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结晶与涂膜表面润湿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FMA)分别和不同侧碳链长度(烷烃链长n=4,8,12,16,18)的丙烯酸酯为原料,合成一系列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多功能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共聚物化学结构与涂膜表面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结合表面接触角测试仪测定相应涂膜表面接触角并分析了其表面自由能;同时也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和偏光显微镜(POM)对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结晶行为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当非氟单体的烷烃链长n=4、8、12时,聚合物在常温下各向同性,不具有结晶性;当n=16、18时在常温下即可结晶,得到近晶A相的层状纹影织构。特别是当n=16时,烷烃侧链排列更紧密,聚合物的结晶具有更好协同作用,表现出优异的结晶规整性和低表面能,从而提高了聚合物涂膜的疏水疏油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以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硅烷偶联剂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含有机硅氧烷的丙烯酸酯共聚物P(MMA-BA-KH570),并将此共聚物与无机硅溶胶进行复配制得一种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涂料.讨论了共聚物合成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傅里叶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