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8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区域雷电基础参数的统计和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电基础参数研究是整个雷电防护工作的基石。介绍了雷电基础参数的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法、统计结果的工程应用价值,涉及国内、外在此领域内较新的技术进展以及陕西电科院所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对发生的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异型中间接头系列故障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对故障中间接头的解体分析,认为产品安装设计缺陷是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为避免今后发生类似事故,建议加强技术监督,严把安装质量关,加强运行监测,为电缆附件设计、安装及运行维护等部门提供参考,提高电缆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13.
保证变电站运行安全和可靠,自动检测变电站设备缺陷是电网智能化的关键。提出基于轻量化网络的变电站缺陷图片检测算法。针对目前传统的深度网络深度较深,耗时较长,易发生梯度爆炸、消失的情况,以及变电站智能监控实时性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网络的变电站缺陷图片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深度网络的轻量化设计,不仅可降低计算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并且能提升检测准确度。该算法利用轻量化的特征提取网络进行图片的多尺度特征提取,且能根据多尺度特征进行目标种类和位置的检测。以变电站现场故障图片作为实验数据,对比测试了SSD算法和所提算法在面对不同故障的检测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变电站故障检测任务中比SSD算法更加准确,为变电站故障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雷电预警技术适用性不强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气电场特征的雷电临近预警方法。首先对比了典型雷暴天气与非雷暴天气大气电场的幅值特征;然后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提取了二者固有的本征模态分量;最后运用雷电定位系统记录的一次雷暴过程进行预警反演分析。结果表明:结合大气电场幅值及其本征模态分量特征的雷电临近预警方法在不同地区具有很好的运行效果,且命中率约为0. 78、TS评分达到0. 615。该雷电临近预警方法使得在雷暴来临前采取主动性规避措施成为了可能,进一步地提高了雷害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15.
按照IEC/TR 61294—1993、GB/T 17648—1998标准,设计了绝缘液体局部放电起始电压(PDIV)测试用电极系统,提出针电极选取的新方法,研制了适合于电容器的局放测试系统,对几种常用的电容器浸渍剂及电容器极对壳的局部放电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绝缘液体PDIV测量的关键技术是针电极(针尖曲率半径)的选取,苄基甲苯的PDIV要高于烷基苯和烷基乙苯基乙烷的PDIV;电容器在直立时的极对壳局放绝缘特性明显优于平卧和侧卧两种结构形式,对设计电容阵列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直接连接用户的关键供电环节,保证配电网沿线电压质量直接影响到用电设备的安全性、经济性。采用串联电容补偿装置来补偿线路的电抗,可以有效提高交流输电线输电能力、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电压质量。线路供电半径较大、末端负荷较重时,线路沿线电压降严重,此时单一的补偿方式很难满足要求,需要其他补偿方式共同补偿。本文针对10 kV配电网5种典型的负荷结构,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复合结构、不同补偿度的串补效果,旨在分析探究单一串补方式下能使沿线负荷电压均满足幅值质量要求的临界补偿长度,同时也研究了负荷容量及功率因数等参数对补偿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标准Q/GDW1168-2014《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开发了基于广域网的变压器远程分析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远程信息集成、数据同步及状态评估等功能,在现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固体绝缘的表面是高压电力设备绝缘的最薄弱环节,很多绝缘事故都是由沿面放电造成的。发生放电后,电荷会在绝缘表面积聚,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下一次放电的产生与发展。为此,通过观测在极性交替变化的冲击电压作用下沿同轴圆柱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绝缘表面放电的发展以及测量放电后表面残余电荷电位的分布,来研究残余电荷对沿面放电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改变冲击电压的极性后,由于反极性残余电荷的影响,放电会被促进,放电通道会沿着前一次放电的通道向前发展,并且会比前一次放电距离略长,放电的强度会增强,放电的发展速度也会加快。在沿着放电通道方向,表面电荷电位梯度可以明显分为两部分:在放电头部的20mm区域,电位梯度较大,为流注放电;而在后面的主干部,电位梯度平缓,为先导放电。  相似文献   
19.
架空输电线路鸟害防治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鸟害是威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防治线路鸟害经多年实践经验积累,已具有相对明确的工作方法。本文系统分析了架空输电线路鸟害防治工作的特点、规律及方法,对近年来涌现出的鸟害防治新技术、新产品进行了研究及评价,总结了鸟害防治新技术在现场推广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期望为架空线路运行维护工作者在鸟害防治工作实践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长距离超高压电缆线路交接验收试验时,将高频电流线圈(high-frequency current transformer, HFCT)安装在交叉互联箱和直接接地箱内的引线末端以检测局部放电信号(明确局部放电信号的传播对于合理布置HFCT十分重要)。对引线电缆与输电电缆金属屏蔽层不同连接方式下局部放电的传播过程进行仿真,使用电缆模域理论将相域下的各导体局部放电信号分解为模域下的同轴模信号和土壤返回模信号,获得了不同连接方式下局部放电信号在线芯、屏蔽层及模域回路中的传播和衰减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接头引线上HFCT测量得到的局部放电信号主要是同轴模信号;直通接头引线上流过的局部放电信号比较弱,应优先将HFCT布置在绝缘接头引线的末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