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70篇
  免费   5252篇
  国内免费   3579篇
电工技术   2175篇
综合类   5766篇
化学工业   35045篇
金属工艺   10211篇
机械仪表   7480篇
建筑科学   4368篇
矿业工程   2767篇
能源动力   828篇
轻工业   10759篇
水利工程   998篇
石油天然气   4800篇
武器工业   619篇
无线电   717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128篇
冶金工业   3483篇
原子能技术   618篇
自动化技术   1777篇
  2024年   588篇
  2023年   2372篇
  2022年   2647篇
  2021年   2563篇
  2020年   2423篇
  2019年   2677篇
  2018年   1518篇
  2017年   2157篇
  2016年   2376篇
  2015年   2786篇
  2014年   5737篇
  2013年   4293篇
  2012年   5329篇
  2011年   5528篇
  2010年   4998篇
  2009年   5695篇
  2008年   6448篇
  2007年   5912篇
  2006年   5251篇
  2005年   5232篇
  2004年   4508篇
  2003年   3821篇
  2002年   3259篇
  2001年   2833篇
  2000年   2564篇
  1999年   2115篇
  1998年   1964篇
  1997年   1820篇
  1996年   1768篇
  1995年   1544篇
  1994年   1423篇
  1993年   1166篇
  1992年   1208篇
  1991年   1107篇
  1990年   1064篇
  1989年   982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7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1年   9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针对低渗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对储层微裂缝简单调驱后,注入水易沿高渗条带发生绕流造成开发效果严重受限的问题,评价了泡沫体系起泡、稳泡性能和一种改性淀粉凝胶成胶性能,开展了泡沫微观调驱和裂缝性低渗岩心复合体系协同驱油实验,并利用径向流模型模拟油藏实际井网对复合体系协同驱油适应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起泡剂和稳泡剂最佳质量分数分别为0.5%和0.1%,改性淀粉凝胶体系成胶后具有较高强度和突破压力;注入泡沫体系后水驱,小孔隙微观驱油效果较前期水驱提高14.21%,其在渗透率级差约为30时具有更好的调剖性能;裂缝性低渗油藏水驱过程中,采用改性淀粉凝胶联合泡沫协同驱油效果最佳,其较注入单一改性淀粉凝胶或泡沫体系后水驱采收率可分别提高22.17%和46.07%,且径向流模型验证实验表明该协同驱油方法在裂缝性低渗油藏的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14.
聚氨酯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以其优异的性能被用于各个领域.但废旧的聚氨酯原料有剧毒,难以合理回收,易造成环境污染,限制了聚氨酯在诸多方面的应用,而以生物基为原材料生产可降解聚氨酯,绿色环保,对环境非常友好.综述了国内外可降解聚醚酯型聚氨酯改性的几种方法,同时展望了可降解聚酯性聚氨酯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钻井液浸泡岩石产生表面形貌损伤引起井壁失稳,选取砂岩、页岩岩样,利用三维光学显微镜,对不同温度钻井液浸泡作用前后的岩石表面形貌进行测试,定量分析其特征参数,探讨温度对岩石表面形貌的影响机制及损伤度。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特征参数Sa、Sq、Sk整体上呈增大趋势,特征参数Sr整体上呈减小趋势,导致其形貌轮廓的粗糙度、离散性、波动性增加,轮廓起伏度降低,对称性优于浸泡前;在30~120 ℃时,形貌损伤度逐渐增加,在120~150 ℃时,形貌损伤度降低,形貌损伤度极值点TS在120~150 ℃之间。砂岩和页岩的高度特征参数的损伤度大于纹理特征参数的损伤度。   相似文献   
16.
王慧莹  肖利  陈晗  朱裔荣  向楷雄 《电源技术》2021,45(2):149-152,227
钛酸镍(NiTiO3)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溶胶.沉淀法可制备尺寸均匀、表面粗糙的球形NiTiO3颗粒.将制备的球形NiTiO3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 C(50mA/g)时,其初始充电比容量约为375.6 mAh/g,库仑效率为52.1%;第二次充电比容量为331.3 mAh/g,库仑效率为90.9%;在1C时,其初始充电比容量为295.4mAh/g,经过前十次电池活化,循环20~100次的容量基本没有衰减,容量保持率高达99.7%.将球形NiTiO3与片状石墨复合,可提高首次库仑效率,改善循环性能,增加电子导电率,减小电池极化,有利于NiTiO3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铝改性硅溶胶,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合成了ZSM-5分子筛。利用XRD、SEM、FT-IR、N2吸附-脱附对其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并进行了乙苯脱乙基型二甲苯异构化反应催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在140℃晶化48 h合成了高结晶度的ZSM-5分子筛。随着用碱量的提高,粒径逐渐减小,形貌从棱柱形向椭圆柱形转变,二甲苯异构活性达到23.95%,乙苯的转化率为56.38%,二甲苯损失率为0.65%。  相似文献   
18.
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对模板离子具有强识别能力,对其可实现高选择吸附,因而离子印迹技术常用于制备高选择性吸附材料。但传统方法制备的离子印迹吸附材料,因识别位点容易被包埋导致其吸附容量小、吸附-脱附速率低,而表面离子印迹技术则是采用模板离子和聚合单体直接在载体表面或附近区域构筑选择性识别位点,所有活性位点均暴露,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文从技术原理与合成原料、制备工艺方法以及载体材料类型等方面对表面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近期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概述。针对相关研究现状,从载体材料、功能单体、目标离子等角度分析和讨论了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当前发展中的不足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并对表面离子印迹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油基钻井液降滤失剂耐温性能不足、影响体系流变等问题,基于自交联改性思路,以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与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进行乳液聚合,研制了一种自交联型油基钻井液降滤失剂(BSN)。通过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镜表征了BSN的主要官能团、微观形貌和自交联特征。实验结果表明,BSN含有自交联功能基团羟甲基,平均粒径为247 nm,颗粒间具有明显的交联结构。热重测试结果显示,BSN热稳定性良好,初始分解温度高达355℃,显著高于非自交联型的降滤失剂BS(278℃)。在油基钻井液体系中添加1%的BSN,不仅不影响体系流变参数而且能够提高破乳电压,180℃下的高温高压滤失量仅为4 mL,滤失控制能力明显优于非交联型的降滤失剂BS以及3%的传统油基钻井液降滤失剂有机褐煤和氧化沥青。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树脂材料的防刺性能及防刺机制,利用手糊成型与热压法成型制备了手糊分层结构和均布结构层2种结构的人造金刚石填充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树脂片,并探讨了人造金刚石粒径、填充体积分数对树脂片防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人造金刚石填充的聚酰亚胺树脂片的防刺性能得到提高,并且均布结构层分层复合结构的树脂片的防刺性能更好;随着人造金刚石粒径的减小,树脂片防刺性能出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故防刺机制基本在于碰撞概率与树脂基的防挡;比较防刺力和消耗功发现,不同填充体积分数的单层防刺树脂片的防刺性能随人造金刚石填充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该趋势的成因在于复合树脂片的脆化与破坏;在颗粒等效粒径为300 μm、体积分数为10%时,其防刺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