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2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700MPa级低碳微合金高强钢的相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实验机,研究了新开发的屈服强度700 MPa级高强钢的相变规律,分析了不同冷却速率对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贝氏体相变在较宽的冷速范围内发生,在0.5℃/s~40℃/s的冷却速度范围内均可以得到贝氏体组织。在研究的冷却速度范围内,贝氏体开始相变温度在525℃~620℃之间,转变结束温度在332℃~479℃之间。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贝氏体开始相变温度降低,冷却速度从0.5℃/s增大至40℃/s,贝氏体开始相变温度下降了95℃,转变结束温度降低了147℃,且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显微组织由以粒状贝氏体为主转变为以板条贝氏体与马氏体,且板条尺寸也越来越细小。10~20℃/s之间冷速为700 MPa级高强钢最佳冷却速度范围。冷速从0.5℃/s上升到40℃/s的过程中,样品的硬度由254 Hv上升到369 Hv,约上升了115 Hv。  相似文献   
12.
铸铁与钛丝原位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1138℃下保温2h方法,让提前置于铸铁中的钛丝与周围碳原子原位反应生成TiC增强铸铁复合材料,对复合区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显微硬度测量、耐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区硬度最高达3182HV0.05,平均硬度是基体的12~15倍。复合材料的耐磨性相对于铸铁标准试样提高了3.22倍。  相似文献   
13.
赵显鹏  郭怀兵  刘继红  郭伟 《轧钢》2010,27(2):18-19
针对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Q550D高强板冲击功不稳定的技术难点,分析了道次压下量、终轧温度和终冷温度对Q550D钢板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厚25、30mm的高强板,待温坯厚度最大不应超过60mm,待温温度不超过900℃,终轧温度应控制在810~825℃,终冷温度控制在505~537℃范围内,可有效改善钢板的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4.
南钢3 500 mm炉卷轧机生产5 mm×3 150 mm规格Q960高强钢板时,板型瓢曲严重。通过对加热温度、卷取张力、卷取速度、卷取炉炉温、道次压下率等轧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改进,显著改善了热轧态板型,钢板不平度由初期的15~25 mm/m降低至6~12 mm/m,为保证后续调质热处理板型控制效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丁梅  刘家齐  赵显鹏 《宽厚板》2011,17(5):17-19
通过取样分析,研究了冶炼、轧制及轧后控冷工艺对X80管线钢板微观组织及探伤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心偏析、裂纹、MnS等夹杂物以及氢均对钢板的探伤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某钢厂板材三条产线除鳞系统设计进行评估,从理论上分析影响除鳞效果的相关参数,并结合实际工况以及板材表面质量指出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的相关参数.通过研究表明,除鳞设计喷嘴选型角度较小,从而导致板材表面存在条带状除鳞印缺陷;某宽板厂下除鳞喷嘴选型过大,实际除鳞打击力偏小,导致其麻面状缺陷发生较多.并初步制定用于除鳞系统评估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集料级配设计是保证基层材料优良技术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在实际工程中不同集料级配对水泥稳定碎石表面质地影响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对于悬浮密实型的基层,4.75 mm通过率为35%~38%,19 mm通过率78%~82%时,路面基层抗离析性和抗裂性能好。对于骨架密实型结构采用比中值适当偏细的级配可保证良好的抗离析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已经进入社会的各行各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卫生医疗行业也不例外。在医院,从早期的独立计算机的应用,发展到全院级的信息管理系统;从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到以患者信息为中心的区域化卫生信息系统。医疗信息化已经成为医疗活动必不可少的支撑手段。然而医院又是一个信息高度集中的单位,医院的运行体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非常严格的结构,任  相似文献   
19.
利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实验机,研究了新开发的屈服强度600 MPa级高强钢的相变规律,分析了不同冷却速率对钢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变开始温度为488~610℃,终止温度为330~472℃;随冷速的提高,相变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和准多边形铁素体的量逐渐减少,而粒状贝氏体的量逐渐增多,直到以粒状贝氏体为主的组织;当冷速达到10℃/s后,粒状贝氏体向板条贝氏体过渡,直到全部生成板条贝氏体,且在10~20℃/s,组织基本全为板条贝氏体。冷速高于20℃/s后则产生较多的马氏体。  相似文献   
20.
赵显鹏 《硬质合金》2009,26(4):232-235
用钛丝作为增强相的原材料,利用钛丝与高碳钢中碳原子原位反应,制备性能良好的碳化钛-高碳钢复合材料。对TiC/Fe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以及硬度进行了的研究;结果表明:得到了TiC硬质相,沿原来钛丝方向分布均匀,硬质相颗粒有大、小颗粒状和长条状,尺寸范围在2~14μm。与高碳钢试样对比,在载荷为20N条件下,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提高5.28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