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63篇
综合类   31篇
化学工业   46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25篇
矿业工程   84篇
能源动力   36篇
轻工业   71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25篇
自动化技术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脂肪酸是机体生理生化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同时也是影响鸡肉品质的重要物质。该文参考近十年关于鸡肉中脂肪酸的研究,对鸡肉脂肪酸的组成、影响鸡肉脂肪酸组成的因素、脂肪酸对肉品质的影响,以及鸡肉中脂肪酸组成的调控进行综述,为深入探讨鸡肉脂肪酸的加工特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云南武定鸡加工过程理化指标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并对不同加工阶段水分和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变化进行分析,为科学地控制云南武定鸡的加工过程提供依据。方法:测定了武定鸡加工过程中水分含量、色泽、剪切力、pH、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并利用核磁共振(NMR)分析武定鸡原料肉、卤煮1 h、油炸1 min、及卤煮2 h四个加工工艺点中水分迁移的变化,同时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测定不同加工阶段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差异。结果:加工过程中,鸡肉的色泽、剪切力值、pH、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油炸阶段,肉样中脂肪含量最高。武定鸡经煮制加工后水分含量下降11.54%(P<0.05);不易流动水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与卤煮1 h阶段相比,自由水在油炸及卤煮2 h阶段分别增加了0.75%(P<0.05)与1.17%(P<0.05)。GC-IMS结果显示在卤制武定鸡的不同加工阶段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明显,种类不断增加,苯甲醛和戊醛等化合物浓度逐渐提高,正己醇和丙醇等少数化合物浓度呈现降低的趋势。不同加工阶段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差异明显,武定鸡经加工后产生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浓度更高。结论:武定鸡加工过程水分含量不断降低,水分状态不断变化,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浓度有所增加。综合各项理化指标来看,卤煮后的武定鸡不仅风味更佳,营养价值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3.
煤矸图像的在线准确快速识别是煤矸智能分选的关键,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以实际生产状态下采集的煤与矸石图像为训练与测试样本,基于ResNet等经典网络与SqueezeNet等先进轻量级网络建立了煤矸图像识别模型,分析了各模型的训练收敛情况。基于k-means++判断模型中不同卷积核所提取特征的相似程度,基于模型剪枝技术对相似度高的卷积核进行裁剪,实现了识别模型的优化与压缩。以识别精度、模型规模和模型运算复杂度为评价指标,定量衡量了压缩前后各模型的测试性能。分析了压缩后的模型对煤矸难、易识别样本的分类热力图可视化结果,揭示了模型的识别机理与分类依据。结果表明:利用多数现有的CNN框架建立模型均可以对煤和矸石有效识别,但网络复杂度过低则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网络复杂度过高则易产生更严重的过拟合情况,即模型复杂度对识别精度影响较大;基于模型剪枝得到的煤矸识别模型可以将煤的截断面处因镜质组成分而产生的反光现象作为识别煤的可靠依据,同时准确捕捉煤与矸石由于硬度不同所产生的轮廓、纹理、表面平整度等差异,综合给出识别结果。压缩后的模型在计算量与模型大小减少10倍的同时,识别精度提升了17.8%,实现节约计算与存储资源的同时提升识别精度,模型性能明显优于常规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04.
105.
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管径、管路材质和壁厚选择、管路压力损失核算等参数,并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得出高压无缝钢管作为综采工作面顺槽的高压乳化液管路代替高压胶管使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6.
针对电力系统保护光传送网(OTN)通信网路由规划光层链路资源占用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电力系统保护OTN通信网路由均衡规划方法。首先,阐述了电力系统保护通信网的结构与业务需求;然后,在构建电力系统保护OTN通信网网络分层模型的基础上,量化电层和光层指标作为约束条件,提出了含传输时延、业务可靠性、电层资源占用率和光层资源占用率的路由均衡最优规划模型和模型求解方法;最后,实验验证了该规划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规划方法可以避免高负载光层链路和光层节点的出现,降低了光层链路占用率标准差。  相似文献   
107.
针对智慧能源小区热电耦合系统中能量间纵向转换和用能负荷横向搬移的协同用能优化问题,通过负荷侧需求响应用能精细化建模,提出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热电耦合系统用能优化方法。在分析典型热电耦合系统结构框架基础上,通过用能负荷分类及其用能响应过程的数学建模,建立了含热电耦合系统的能源供给侧与用能负荷侧的能量枢纽方程,实现了用能负荷响应与能源供给之间能量转换的量化描述;其次将用能负荷的需求响应程度表示为可转移负荷参与比和可转换负荷参与比,建立了系统运行成本最小的热电耦合系统用能最优化模型,并提出了灵活尺度多次参与用能优化的模型求解方法。最后,算例结果表明,在高可转移负荷参与比和低可转换负荷参与比时,在降低供给侧峰值段负荷的同时使系统总成本降低,实现了热电耦合系统用能最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108.
刘宇  徐志强  张冬冬  王新华 《连铸》2021,40(4):7-10
漏钢是连铸生产的重大安全事故,准确认知漏钢在结晶器内的空间-时序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对连铸生产的稳定和顺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获取的连铸漏钢可视化特征,从时间演化的角度,分析了典型黏结漏钢形成过程的主要特征;围绕热区域和冷区域的面积、温度速率和位置等瞬时空间特征,重点分析了真伪黏结漏钢的差异性和临界条件。结果表明,黏结漏钢热区域的面积主要集中在第1 973和7 795像素点之间,温度变化速率大于1.02℃/s是发生黏结漏钢的必要条件之一。冷区域的温度变化速率为-0.57~-4.22℃/s,当温度变化速率小于-2.52℃/s时,没有出现伪黏结漏钢现象,但却存在12例真黏结漏钢。真黏结漏钢的热区域位置主要集中在纵向的第46~64像素点,冷区域位置主要集中在纵向的第5~47像素点。研究结果可以为漏钢判定提供依据,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解析结晶器内铸坯表面的瞬时形态。  相似文献   
109.
针对电力系统对电力通信网的高安全可靠性的要求,定性分析网络的有效性、生存性和抗毁性,建立网络的加权安全评估模型,并使用不同分析方法获得网络的安全评估等级指数;定量评估网络的安全可靠性,找出其现存不足和提出网络的优化调整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的网络优化策略,湖南电网主干光纤通信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可得到全面提升且处于较优水平...  相似文献   
110.
降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是输电线路防雷重要措施,杆塔接地系统的冲击散流特性主要受接地装置形状及土壤结构影响.应用CDEGS仿真研究了预制钢筒桩基础及其接地系统的冲击散流特性,获得了锚栓长度及数量、分层土壤结构以及加装水平接地极对钢筒桩基础冲击散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用预制钢筒桩基础降阻策略.可为输电线路接地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