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59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270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12篇
石油天然气   56篇
武器工业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在作者所建立的催化裂化提升管再生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再生器采用多段进气强化烧焦的构想。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多段进气的再生方式,通过调节各段进气量和催化剂循环比,在待生剂碳含量为0.8~1.2w%的范围内,其再生效果可满足工业要求(再生器出口温度低于730℃,再生剂含碳量低于0.1w%),从而对提升管再生器这一新技术在工业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进行了全面的论证,为一项重大的工业试验提出了新的概念和理论分析。中国石化总公司北京设计院曾采用清华大学提供的上述新技术为长岭炼油化工厂设计提升管再生器。  相似文献   
122.
本文介绍了HC02解码器前导码识别方法及电路实现。  相似文献   
123.
介绍了塔型立构件在放大到φ1000毫米苯酐流化床后运行情况,总结了塔型立构件的操作特性和放大原则。试验结果表明塔型立构件流化床不仅生产强度大,而且放大效应小,为苯酐生产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4.
根据作者所建立的催化裂化提升管再生器的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催化剂循环速率、循环比、操作气速、空气温度、待生剂温度及待生剂上碳含量等因素对再生过程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再生器的设计和操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5.
基于动态特征时序分段的手写签名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用概率神经网对手写签名进行识别的方法,神经网络的输入采用反映个人手写签名动态特征的速度极矩特征。各阶矩特征的计算方法简单而相互之间线性无关,不拘泥于书写笔划的细节,符合人类识别手写签字的感知特点。  相似文献   
126.
<正> 大量有关数学模型的工作表明,深入查明流化床中固体颗粒运动的规律,对于正确建立数学模型是十分必要的。为此,采用波长为3300的氮分子脉冲激光束,照射到有机玻璃制二维床中处于流化状态的ZnS粒子时,颗粒发出萤光,显示出床内处于不同位置颗粒的运动方  相似文献   
127.
内构件对高密度提升管内气体混合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飞  杨艳辉  金涌 《化工学报》2001,52(9):766-770
在Φ18 6mm的提升管内 ,以空气和FCC颗粒为实验对象 ,采用气体稳态示踪技术对高密度提升管内气体混合规律研究的结果表明 :引入钝体的高密度提升管内 ,远离构件区域的气体在径向上的混合仍符合气体的拟均相二维扩散模型 ,颗粒的引入使得气体的径向扩散变差 .钝体的引入 ,使得床内流体产生强烈的绕流 ,径向分布变得均匀 .模拟结果表明 ,气体的径向扩散系数Er达到了 1.0× 10 3cm2 ·s-1,比提升管 30cm2 ·s-1高出一个半量级 ,可很好地改善高密度提升管内气体的径向混合行为  相似文献   
128.
液固循环移动床反应器操作规律和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聪  韩明汉  王金福  金涌 《化工学报》2001,52(6):499-503
液固循环移动床反应 -再生系统由上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应室、再生室、连通管和颗粒提升管组成 .颗粒经再生室、反应室向下移动 ,进入输送管后被向上输送返回至再生室 .颗粒循环能力和各流股间的窜液行为是循环移动床连续操作的关键 .通过实验对该液固循环移动床的颗粒循环、斜管窜液和连接段窜液的规律进行了研究 ,同时建立了循环移动床的液固流动模型 ,并进行了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29.
三相循环流化床中气泡大小及其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光纤探头技术对三相循环流化床中的气泡大小及其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 ,实验测定了操作条件对气泡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三相循环流化床中气泡的大小分布可用对数正态分布表征 ,在实验条件下气泡平均直径在床中心区域较小且沿半径方向由中心向边壁逐渐增大 ,并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减小 ,随固含率的增大而增大 ,表观液速对气泡平均直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0.
The incipient condition of hang-up for three Geldart-D powders has been experimentally studied in a 21 m long standpipe hopper system.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sure gradient for hang-up to occur is independent of the materials height in the hopper and the diameter of orifice and equals to (dpw/dl)a, which can be predicted by Eq. (7). While the corresponding gas velocity in the standpipe equals to the incipient fluidized velocity of particles at the high pressure and can be predicted by Kwauk‘s equ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