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16篇
  免费   2569篇
  国内免费   985篇
电工技术   333篇
综合类   3455篇
化学工业   14106篇
金属工艺   872篇
机械仪表   719篇
建筑科学   5179篇
矿业工程   444篇
能源动力   228篇
轻工业   25439篇
水利工程   613篇
石油天然气   861篇
武器工业   181篇
无线电   6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980篇
冶金工业   387篇
原子能技术   86篇
自动化技术   226篇
  2024年   238篇
  2023年   1041篇
  2022年   1066篇
  2021年   1290篇
  2020年   1238篇
  2019年   1219篇
  2018年   665篇
  2017年   997篇
  2016年   1082篇
  2015年   1455篇
  2014年   3142篇
  2013年   2325篇
  2012年   3156篇
  2011年   3159篇
  2010年   2887篇
  2009年   3185篇
  2008年   3530篇
  2007年   3060篇
  2006年   2924篇
  2005年   2933篇
  2004年   2478篇
  2003年   2169篇
  2002年   1594篇
  2001年   1437篇
  2000年   1457篇
  1999年   1239篇
  1998年   1137篇
  1997年   997篇
  1996年   912篇
  1995年   886篇
  1994年   799篇
  1993年   726篇
  1992年   664篇
  1991年   644篇
  1990年   492篇
  1989年   45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高磺基丙氨酸作为掺杂剂,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聚吡咯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其表面形貌结构,研究了电化学反应电流、反应时间、掺杂剂浓度对聚合物结构的影响。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测试表明,高磺基丙氨酸分子和吡咯单体在钛片表面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具有纳米锥结构的导电聚合物,有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及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  相似文献   
22.
23.
24.
25.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酰胺6(PA6)/壳聚糖(CTS)/氯化锂(LiCl)纳米纤维膜,考察了CTS、PA6及LiCl添加量对纳米纤维膜形貌、直径分布的影响。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纳米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及表面官能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PA6添加量为1.8g、CTS添加量为0.3g、LiCl添加量为0.12g的条件下,纺丝效果最佳,纤维平均直径为103n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A6/CTS/LiCl纳米纤维膜具有PA6和CTS的特征吸收峰,PA6/CTS/LiCl纳米纤维膜有望作为滤膜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26.
常会  范文娟 《冶金分析》2019,39(9):46-53
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出共聚物DFHMA-co-MAA,将DFHMA-co-MAA与聚偏氟乙烯(PVDF)按一定质量共混,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出羧基含氟聚合物(PVDF-DM)纳米纤维膜,用以吸附溶液中Cu(II)。讨论了PVDF和DFHMA-co-MAA的质量配比对纤维微观形貌和对Cu(II)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出当PVDF与DFHMA-co-MAA的质量比为1∶2时,纤维的微观直径较均一且吸附性能最佳,故实验采用该质量配比制备PVDF-DM。使用红外光谱对PVDF-DM进行表征,显示出PVDF-DM纤维膜中含有—OH和C=O等活性吸附基团。以PVDF-DM纳米纤维膜为吸附剂,探讨了吸附剂用量、吸附pH值和吸附时间对Cu(II)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室温下,当吸附剂用量为0.03g,pH=5时,吸附60min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率和吸附量分别为94.37%和62.91mg/g,PVDF-DM纳米纤维膜对Cu(II)的吸附过程同时满足拟一级动力学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该吸附过程包含了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PVDF-DM纳米纤维膜循环使用5次后,吸附能力仅降低16.23%,说明PVDF-DM纳米纤维膜具有很好的再生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27.
针对胶结充填体脆性强、易开裂等问题,以聚丙烯纤维为加筋材料,通过设置水泥与尾砂质量比为1∶10和1∶20,纤维掺量为0、0.05%、0.15%和0.25%的充填体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究纤维掺量对胶结充填体强度及变形特性的影响,借助扫描电镜(SEM),从微观角度探讨纤维对充填体力学性质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充填料浆的屈服应力随纤维掺量增加呈线性增大,其流态模型符合Bingham流体;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充填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纤维最优掺量为0.15%;掺入纤维有效地减缓了裂纹的扩展,约束了充填体的变形,充填体的峰后应变软化延长,残余强度增大,破坏特征由脆性向延性转变;纤维的加固效果主要受纤维与尾砂?水泥基体界面之间的黏结与摩擦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28.
29.
该研究通过木质纤维在PVC木塑复合材料(PVC-WPCs)中的应用,研究了木纤维对制品的表面微观结构及制品的吸水性能的影响,通过配方优化显著地改善了木塑复合材料耐水性及户外耐老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VC-WPCs的吸水性随着木纤维的引入,70℃条件下PVC-WPCs饱和吸水率达到4. 73%,同时PVC-WPCs吸水前后色差(ΔE)达到14. 1,制品出现显著的褪色现象;通过制品表面显微结构表征,发现制品表面在木纤维颗粒附近出现明显的破孔,水煮后制品出现显著吸水的同时制品表面粗糙度显著增大;利用碱对木粉进行处理后,可显著提升木纤维与树脂PVC的相容性,显著改善制品的耐水性,同时可显著提升PVC-WPCs制品的耐老化性能,氙灯加速老化3000h后,色差值为5. 6,而常规配方色差值达到24. 3。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