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5篇
电工技术   35篇
综合类   62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39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34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387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快速准确地预测边坡稳定性,以长江荆江航道中州子高滩岸坡为例,利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边坡稳定性预测方法预测其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中州子高滩岸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极有可能发生边坡失稳,且易造成滑坡崩岸等灾害,与边坡实际情况相符。因此对中州子高滩岸坡宜进行削坡处理,使坡角小于或等于31°方能使岸坡保持稳定,对荆江河段高滩岸坡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2.
利用长江防洪实体模型,全面系统地对荆江不同流量条件下的各水力要素进行测量,并结合三峡水库蓄水以来的水沙、地形资料,分析了荆江河段水流运动的基本规律和近期变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荆江不同河道整治方案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不同河型提出了具体的河势控制措施。研究成果表明 : 通过试验分析较详细地掌握了荆江水面纵比降、断面宽深比、流速分布及水流动力轴线变化等水力要素变化的特点,揭示了荆江河段水流运动规律,并为河道(航道)整治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相比于传统的跨河水准测量,GPS水准测量为跨河水准测量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以鸡啼门特大桥跨河水准测量应用为例,介绍了GPS跨河水准测量方法原理,阐述了方法实施步骤包括高程控制网点布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同岸水准测量与数据处理、跨河段正常高差计算。利用珠海市海陆统一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计算得出跨河段正常高差较差为3.9 mm,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4.
把流凌封河累积负气温作为黄河内蒙古河段封河预报关键指标,明确累积负气温与封河流量、降温强度、河槽形态等的关系,确定现有河槽形态以及海勃湾水库运用影响下不同流量和降温强度封河所需的累积负气温,并建立了流凌封河累积负气温预估公式。指标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黄河内蒙古河段封河预报的预见期与精度。  相似文献   
25.
选择汉江中下游典型河段作为研究区域,利用2012年春、夏、秋3季水质采样结果及HJ1A卫星CCD同步多光谱数据,建立了研究区总氮浓度BP神经网络反演模型,并根据反演结果对研究区进行水质状况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弹性BP训练算法(启发式训练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反演精度高,适用性强,可真实反映研究区总氮浓度在不同河段及不同季节中的变化情况,可较好地利用国产卫星数据开展流域水质评价工作。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区域水质差异较大,研究区春季总氮指标严重超标,夏、秋2季指标优于春季,下游指标优于上游。  相似文献   
26.
位于南京城市上游的长江新济州汊道段的整治工程正在实施。由于新济州汊道段河道历来多变,近10多年来对于该汊道段的整治方案一直存在争议,其焦点主要在于其整治方案中中汊封堵工程对河道稳定的影响。河道河相关系是表征河道稳定特性的重要参数,借助于该河段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成果,从整治方案实施前后的河相关系变化出发,进行河段整治稳定分析,从而对中汊封堵方案的合理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封堵中汊整治方案,新生洲左汊河道泥沙更容易产生落淤,对新生洲右汊河道稳定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7.
结合该基础工程成功实施的经验,阐述了潮汐河段超大群桩基础钢混组合桩设计、冲刷防护设计和防撞设施设计等设计关键技术以及钻孔平台搭设、防护工程施工、桩端压浆施工、钢吊箱施工和承台施工等施工关键技术,为同类基础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泥石流堆积及其对主河河床演变和输沙特征影响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问世,但基于实地观测数据的具体演化过程的分析研究还不多见,以2008年至2010年蒋家沟入汇段小江河床地形断面监测和采样分析为基础数据,结合泥石流活动的观测资料,对蒋家沟入汇后泥沙物质的堆积及其再起动输沙特征进行了分析。蒋家沟入汇的泥石流固体物质主要堆积于入汇口以下500 m(主河宽10倍以内)的范围内,堆积量的多少与原堆积物被小江冲刷输移的量有关。泥石流物质在被小江输移的过程中沿途落淤而堵塞河道,常常引起主河小江的改道。泥石流物质的堆积使小江在入汇处形成节点,尽管近年来入汇口附近小江河床总体表现为冲刷的趋势,但下游冲刷速度较上游快,导致下游河床比降增大而上游减小,入汇口的节点特征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9.
为了调整上荆江河势及预测三峡工程兴建后上荆江河势变化趋势,分阶段进行了上荆江实体模型河势调整试验和河床冲刷试验研究工作。试验结果表明:在上荆江河势调整试验中,通过系列工程布置,对改善沙市、郝穴河弯的河势,促使主泓南移起到较好效果;三峡工程运用初期30年内,上荆江陈家湾至新厂段河床冲刷自上而下沿程发展,整体河势基本保持不变,局部河势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30.
开展河道陆上和水下地形测量时,单一的测量方法和孤岛数据已经满足不了河道数字化发展。提出了基于多无人智能系统协同采集河道数据,融合构建三维模型,计算分析冲淤量的监测技术方案,并开展了荆州长江大桥冲淤监测项目和公安河弯段河道地形观测项目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精度能够满足大比例尺河道冲淤监测项目要求,构建的三维模型能提升监测数据整体质量;三维模型平面精度高,在陆上三维模型高程精度方面,低密度植被覆盖的区域有94.2%的点误差在0.25 m以内,高密度植被覆盖的区域有82.91%的点误差在0.25 m以内;项目监测效率整体提升20%以上。该技术方案与传统作业方式相比,数据产品形式更加丰富,监测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在大部分河道测区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