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0篇
石油天然气   2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经一步加氢精制生产柴油燃料正面临诸多问题:由于LCO中硫、氮、芳烃含量高,十六烷值低,对于许多炼油厂来说已不能满足柴油产品调和的要求,所以对LCO综合利用迫在眉睫.近些年,LCO经加氢精制(HDT)和加氢裂化(HYC)工艺生产高品质燃料(高辛烷值汽油和超低硫柴油)和化工产品(轻质芳烃(BTX):苯、甲苯、二甲苯)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就LCO生产高品质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催化剂种类、反应机制、工艺条件及发展方向进行阐述,为LCO产品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采用水热法合成具有中孔和微孔结构的复合分子筛MCM-41-HY,并对分子筛的结构进行表征。以该复合分子筛为主要裂化组分,通过浸渍法负载金属钨镍,制备催化剂MY-1。以大庆原油馏程为231~501℃的混合VGO为原料,在200mL固定床自动加氢装置上,利用一段串联加氢裂化工艺,考察复合分子筛的裂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控制原料中大于350℃馏分油转化率为75%的条件下,加氢裂化生成油C_5+液体收率为98.89%,柴油馏分的收率为68.70%,中间馏分油选择性为83.21%。  相似文献   
23.
0.4%Pt/xSTA-MIL-101(Cr) metal-acid bifunctional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using STA-MIL-101(Cr) as the support. The synthesized samples were verified to exhibit a typical octahedral structure of MIL-101(Cr) and the pore structure were arranged orderly.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samples was extremely high and the samples were micro-mesoporous composite materials. Silicotungstic acid could retain its Keggin structure in the 0.4%Pt/xSTA-MIL-101(Cr) samples and the catalyst possessed moderately strong Br?nsted acid sites. Besides, the dispersion of Pt particles in MIL-101(Cr) was relatively high. n-Heptane isomerization was first used as a probe to test the novel 0.4%Pt/xSTA-MIL-10(Cr) catalyst.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ilicate catalysts,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0.4%Pt/30wt%STA-MIL-101(Cr)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 n-heptane conversion of 58.93% and iso-heptane selectivity of 95.68%, respectively, when the reaction time was 2 h a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260 oC. The catalyst could still maintain a relatively high catalytic performance during the reaction time of 5 h. Compared with the non-noble metal catalysts, the catalytic efficiency is relatively high. The mechanism model of n-heptane isomerization over 0.4%Pt/xSTA-MIL-101(Cr) catalyst was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24.
采用Ellis汽液平衡釜测得了在101.3 k Pa下醋酸仲丁酯—N,N二甲基甲酰胺、醋酸仲丁酯—乙腈二元体系的等压汽液平衡数据,实验数据经Herington方法检验,均通过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实验数据分别用NRTL,UNIQUAC和Wilson活度系数模型进行关联,实验结果显示这三种模型均适用于醋酸仲丁酯—N,N二甲基甲酰胺、醋酸仲丁酯—乙腈二元体系。这三种活度系数模型都比较适合此两个二元体系并且显示了较好的收敛性,因此,该实验数据可为这两个二元体系的精馏分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5.
将纳米二氧化钛引入到AlPO4-5/Al2O3复合载体中,以W—Ni为活性金属制备了不同TiO2含量的复合载体催化剂。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在微反装置上对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4.0MPa,氢油体积比500:1,体积速度7.53mL/h的条件下,TiO2含量在10.0%(w)时,所制备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最高。以大庆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对催化剂进行加氢脱硫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26.
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的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国防、陶瓷等领域。传统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面临粒径控制较困难、批次间重复性差,存在放大效应等不足。过程强化技术是化学工程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方向之一,旨在通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新工艺、新设备等手段,实现缩减操作单元、减小设备体积、提高生产能力及能量利用效率的目的,是实现化工过程安全、高效、绿色的重要途径。过程强化技术不仅在制备时间和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方法,还可以得到特殊形态和性能的纳米材料。过去二十年中,过程强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小试和规模化制备,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引起越来越多科学研究者的重视。本工作以超重力、微化工、微波、超声、等离子体技术、离子液体为代表,综述了过程强化技术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实例对不同领域进行了概述,分析总结了各领域的优势和特点,讨论了在快速发展的纳米材料制备领域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文中综述了聚乙烯蜡的3种主要制备方法及工艺条件,并介绍了各自产品的特点;对改性聚乙烯蜡及超细粉化聚乙烯蜡制备技术进行介绍,表明将聚乙烯蜡功能化能够大大拓宽聚乙烯蜡的应用范围;同时对聚乙烯蜡在色母料、塑料加工、油墨、道路油漆、石蜡改性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表明聚乙烯蜡作为1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有机中间体,可以应用于各下游领域;最后对今后国内聚乙烯蜡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8.
29.
以偏钛酸形式将TiO2引入到AlPO4-5/Al2O3复合载体中,以W-Ni为活性金属制备不同TiO2含量的复合载体催化剂。采用紫外漫反射光谱(DRS)、激光拉曼光谱(LRS)、程序升温还原(TPR)等对钛改性AlPO4-5/Al2O3复合载体和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O2引入复合载体,促进了Ni与W结合,有效抑制镍离子扩散到氧化铝晶格中,减少了惰性镍铝尖晶石的形成,有利于发挥镍的助催化作用;TiO2的引入使得钨物种趋向于以多核聚钨酸WO3形式存在;镍、钨物种在TiO2改性的复合载体上更容易被还原,有利于催化剂的硫化。  相似文献   
30.
焦化蜡油络合脱氮-催化裂化组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剂油比1:100时,焦化蜡油经过PDN型络合脱氮剂处理,其碱氮脱除率达到64.3%.脱氮油收率达到97.3%。在小型催化裂化装置上的评价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以焦化蜡油为原料时,络合脱氮-催化裂化组合工艺与单纯催化裂化工艺相比.轻油收率提高了7.65%.总液体收率提高了9.80%。可见焦化蜡油络合脱氮后.降低了对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毒害作用.提高了轻油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