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20篇
  免费   4620篇
  国内免费   3383篇
电工技术   7349篇
综合类   1360篇
化学工业   2650篇
金属工艺   5387篇
机械仪表   7478篇
建筑科学   3076篇
矿业工程   230篇
能源动力   3197篇
轻工业   932篇
水利工程   751篇
石油天然气   548篇
武器工业   177篇
无线电   77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04篇
冶金工业   506篇
原子能技术   863篇
自动化技术   12078篇
  2024年   171篇
  2023年   762篇
  2022年   832篇
  2021年   1044篇
  2020年   947篇
  2019年   1375篇
  2018年   1370篇
  2017年   830篇
  2016年   1119篇
  2015年   1276篇
  2014年   1944篇
  2013年   1902篇
  2012年   2539篇
  2011年   2457篇
  2010年   2348篇
  2009年   3092篇
  2008年   3235篇
  2007年   3312篇
  2006年   3352篇
  2005年   3457篇
  2004年   3593篇
  2003年   2969篇
  2002年   2642篇
  2001年   2385篇
  2000年   2297篇
  1999年   1805篇
  1998年   1257篇
  1997年   1031篇
  1996年   788篇
  1995年   577篇
  1994年   438篇
  1993年   292篇
  1992年   289篇
  1991年   267篇
  1990年   270篇
  1989年   271篇
  1988年   294篇
  1987年   325篇
  1986年   277篇
  1985年   237篇
  1984年   237篇
  1983年   173篇
  1982年   113篇
  1981年   83篇
  1980年   81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43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18篇
  197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并结合室温力学行为测试,研究挤压、退火及室温拉伸过程中纯Zn的显微组织,讨论孪生行为对纯Zn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Zn挤压及室温拉伸、压缩过程中,{1012}压缩孪生为主要的孪生类型;在纯室温单向变形过程中,{1012}压缩孪生导致了纯Zn明显的拉压不对称性。另外,{1012}压缩孪生变形在晶间发生传递,利用m¢因子值可以评价孪生在晶间传递的可能性,取向接近、 m'值越大的晶粒间越容易发生孪生传递。  相似文献   
32.
基于 USTB 工艺,以广西某钛业公司的浮选钛铁矿精矿为研究对象,研究钛铁矿精矿直接碳热还原制 取碳氧化钛(TiCxO1-x)机理和物相变化过程。采用 XRD、SEM-EDS 和 HSC 热力学软件对碳热还原产物及反应过程 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碳配比量的增加,还原过程物相主要为:FeTi2O5、Ti2O3、Fe、TiO、TiCxO1-x、TiC;当石墨的配 比质量分数为 22.92%~26.61% 时,1 550 ℃氩气气氛下还原 4 h 可得到 TiCxO1-x;结合反应热力学和物相分析结果可 知,整个还原过程主要是固相 C 参与还原,CO 还原作用小,还原过程物相演化规律为:FeTiO3→FeTi2O5→Ti2O3+Fe→ TiO+Fe→TiC xO1-x+Fe。在 1 550 ℃下,反应生成 TiC 过程主要是固相碳起还原作用,CO 无法起到还原作用;生成碳 氧化钛 TiCxO1-x的 ΔG 介于 TiC 和 TiO 之间,属于不完全还原状态,主要通过控制碳配比量在反应温度内即可还原 得到碳氧化钛。  相似文献   
33.
郁嘉诚  邓雪原 《建筑技术》2020,51(5):618-623
基于国际IFC标准,以连续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钢筋模型的自动生成算法。通过解析结构软件输出的钢筋数据,分析连续梁钢筋IFC表达的特征参数,建立二者间的转换算法,实现钢筋模型的自动生成,开发连续梁钢筋自动生成模块并论证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
鉴于分布式能源的出力性质为间歇性和波动性,影响电网安全高效运行,而虚拟电厂可解决此问题。对虚拟电厂进行申报-调度两阶段建模,以包含分布式电源(光电、风电和燃气轮机)和储能系统(储能电池)两大类分布式能源的虚拟电厂为例,基于光照强度及风速等不确定因素,研究峰谷分时电价下日前市场虚拟电厂的出力申报和运行调度策略并利用风险价值模型进行风险管理。结果表明,申报出力时,当电价激励足够高时储能电池方会参与出力,成功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运行调度时,平衡出力偏差方面,储能电池发挥主要作用,且虚拟电厂运行调度策略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5.
共享单车作为我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城市居民出行途中常易遇见之最后一公里难题,亦有效缓解了日益严峻之城市交通堵塞。基于公共物品理论来看,共享单车实则具备了准公共物品之属性。随着近期共享单车创始企业OFO小黄车陷入退押金风波,共享单车理念正濒临着属于自己的寒冬。在明晰共享单车作为准公共物品所具备的一定非排他性、一定竞争性以及正溢出效应之特性上,通过对共享单车现状所存之问题予以探寻,以求在政府管制理念滞后、市场生存环境混乱和自身竞争无序之三重困境中,创新出"政府引导、公司自督、公众参与、行业协同"的四方联动共享单车治理路径进阶,助力共享单车于困境中破局,迎接共享经济之来临。  相似文献   
36.
为了揭示飞艇内置氦气囊在非稳定状态下的形态变化机理,建立了单个氦气囊模型,基于ANSYS的瞬态动力分析和CFX的多场耦合分析,考虑空气与氦气密度差导致的浮力效应,进行空气和氦气流体及柔性囊体的多场耦合分析.首先基于囊体无应力态进行充气模拟得到初始充气平衡形态,校验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然后通过控制氦气排气量模拟氦气囊在0°、10°、20°、30°仰角以及充盈度分别为100%、90%、80%、70%、60%时的形态,并进行变形、应力特征分析.数值结果表明:在仰角为0°时,随充盈度减小,囊体底部约1/3区域发生形态失稳,呈环向均匀小凹陷模态,且向顶部扩展,环向贯通为大凹陷;当有仰角时,凹陷先发生于下腹部,环向非对称,且随仰角增大,下腹部凹陷向顶部扩大.  相似文献   
37.
针对在高太阳辐射地区,柴油车驾驶室内使用车载空调会增加车辆发动机的耗油量、降低柴油车经济效益的问题,搭建了一套由发动机尾气余热驱动的吸附式车载空调系统。系统由填充有氯化钙/氯化锰/硫化膨胀石墨复合吸附剂的吸附床、蒸发器、冷凝器、储液罐和阀门组成,使用氨作为制冷剂,利用车辆在行驶时接触到的自然风为吸附床冷却,在发动机尾气余热的驱动下,为驾驶室内提供连续的制冷效果。结合仿真和实验测试,对所设计系统的制冷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最优循环时间为45 min,系统的理论平均制冷功率可达3.5 kW以上,系统COP处于0.2~0.25之间。实验结果表明,在230℃的尾气温度条件下,系统能产生3 kW的平均制冷量。在40℃环境温度条件下,系统在蒸发器进出口处的平均温差为6.5℃,平均制冷量为3.2 kW。  相似文献   
38.
空调器采用翅片管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在制冷工况下换热器表面发生析湿及粉尘沉积,导致性能衰减。建立湿翅片表面粉尘颗粒物沉积过程的数学模型,模拟冷凝水捕集颗粒物以及湿积灰层黏附颗粒物的过程。被冷凝水捕集的颗粒物数量等于运动轨迹与水表面轮廓会出现相交的入射颗粒物的数量;后续的入射颗粒物与湿积灰层碰撞时,部分入射颗粒物会发生沉积且部分被碰撞的已沉积湿颗粒物会发生移除,这两部分的颗粒物数量相减即为被湿积灰层黏附的颗粒物数量。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预测的湿积灰层形状与实验照片的吻合度较好,预测的单位面积颗粒物沉积质量与91%的实验数据之间的误差在±20%之间,平均误差为11.8%。  相似文献   
39.
使用扫描电镜、能谱、温度场实时采集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焊丝中Si含量对AA6063铝合金GMAW焊接头热裂纹敏感性的影响规律及机理. 结果表明,当焊丝为纯铝时,鱼骨试样的焊缝中心会出现细长的焊接裂纹;当焊丝中的Si含量为4.5% ~ 6%时,裂纹的长度变短,但是开裂距离明显增加;当焊丝中的Si含量达到11% ~ 13%时,试样焊缝无裂纹出现. 随着Si含量的不断提高,合金易出现裂纹的凝固温度区间先增大后减小;焊丝中Si含量的不同还会影响凝固后期金属液的流动性,使得焊缝晶界处的物相成分和形态都有明显的区别;同时,Si含量的提高会使得接头的冷却速度先增加后减小,从而导致应力状态改变,热裂纹敏感性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40.
针对眼在手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手眼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手眼标定方法。首先建立了眼在手机器人视觉系统手眼标定的数学模型,通过李群李代数理论,将手眼标定问题转化为误差函数的优化问题,同时保证了优化问题的最优解落在特殊欧氏群SE(3)上。通过差分进化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避免了求解过程中的局部最优问题。最后在实物平台上进行了手眼标定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