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64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a_2O_2CO_3-NiO固体碱催化剂,用于甲醇与棕榈油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体系。采用XRD,SEM,EDS,CO_2-TPD,XPS等方法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催化剂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镧镍摩尔比为1∶1,于400℃焙烧5 h,制备的La_2O_2CO_3-NiO固体碱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在催化剂用量为4%(w)、醇油摩尔比为15∶1、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3 h时,生物柴油的收率最大,可达94.59%;引入NiO后,改善了La_2O_2CO_3-NiO固体碱催化剂的分散性,提高了催化剂的强碱位碱量和活性; La_2O_2CO_3-NiO固体碱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生物柴油的收率仍然能达到85.00%,说明La_2O_2CO_3-NiO固体碱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32.
波谱解析是化学和药学专业研究生学习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由于其知识点多而分散,且内容抽象,学生难学,老师难教是该课程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以课程的特点和基本理论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案例式教学、建设教学团队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探讨与总结,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有机化合物图谱解析的能力。  相似文献   
33.
以蓖麻油与端羟基聚醚改性聚二甲氧基硅氧烷(PEPSO)互混作为多元醇原料,制备出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将不同用量的四羟基八苯基双层笼型倍半硅氧烷(DDSQ-4OH)引入到其中,制备出系列PEPSO/DDSQ-4OH复合改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WPU-15、WPU-15-2、WPU-15-4、WPU-15-6、WPU-15-8)。利用FTIR、1HNMR、TGA、SEM、TEM和粒径分析仪对DDSQ-4OH及PEPSO/DDSQ-4OH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并探讨了DDSQ-4OH对聚氨酯材料热稳定性、表面疏水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TGA结果表明,与不含DDSQ-4OH的聚氨酯材料相比,当DDSQ-4OH6用量为8%(以扩链剂乙二胺物质的量为基准,下同)时,复合材料的初始降解温度(T5%)提高了22.5℃;静态接触角、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随DDSQ-4OH用量的增加,粒子间出现团聚现象,但仍能均匀分散于水性聚氨酯基体中,材料表面的疏水性增大,样品WPU-15-6的静态接触角达到90.4?;拉伸测试结果表明,DDSQ-4OH的引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由WPU-15的9.7 MPa增至WPU-15-6的16.0 MPa。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红外热释电(Pyroelectric infrared, PIR)传感器在网域测量中对红外目标感知问题,提出利用8路红外热释电传感器阵列组成封闭的感知网域,探究网域最小感知单元测量方法,完成对运动目标的感知和轨迹预测,并设计实验验证该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网域最小感知单元测量方法的预测轨迹和真实轨迹间的最大误差为0.64 m,可以完成红外目标感知及运动轨迹预测。  相似文献   
35.
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氧烷(APTMS)插层改性氧化石墨烯(GO)得到氨基化石墨烯(APTMS-GO),通过FT-IR、XRD、Raman、TG、TEM、XPS表征出APTMS-GO的结构和形态。将APTMS-GO与带有异氰酸根的聚氨酯预聚物以原位聚合的方式聚合,制备了0-0.55wt%含量APTMS-GO的APTMS-GO/WPU复合材料,测试了其拉伸性能、热学性能、疏水性的变化;利用FE-SEM和TEM观察了截面中纳米填充物的分散情况以及乳液的粒径。结果表明:通过原位聚合得到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得到了明显改善,由原来的10.13Mpa增加到28.96Mpa,当APTMS-GO含量为0.22wt%,复合聚氨酯的初始分解温度(Td5)从245℃增大到279℃,随着APTMS-GO含量的逐步增大,复合膜的接触角由71.3°提高到91.28°,实现了分子结构中疏水性作用的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36.
蒋平平 《浙江建筑》2006,23(4):52-53
从施工角度谈了一些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对如何从石子、砂、水灰比,以及对计量控制、施工作业过程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还对施工现场混凝土强度合格评定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7.
蒋平平  沈敏亮  董玉明  张晓鸣  冯骉 《化工进展》2011,30(3):634-637,655
以六氢苯酐和二甘醇为原料,钛络合物钛酸正四丁酯为催化剂合成聚六氢苯酐二甘醇酯。结果表明,钛酸正四丁酯催化合成聚六氢苯酐二甘醇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为1.1∶1,催化剂用量为0.8%(以六氢苯酐质量计),反应温度为220 ℃,反应时间为5 h,-0.095 MPa压强下减压时间为2.5 h,减压温度为220 ℃,酯化率大于99.0%。合成产物聚六氢苯酐二甘醇酯的数均分子量Mn为14000,重均分子量Mw为15000,分子量具有窄分布物性。  相似文献   
38.
卢云  何宜柱  李建新 《工业炉》2010,32(3):32-36
考虑板坯实际温度分布不均匀的事实,结合某钢厂的一座步进式加热炉建立了板坯加热过程的三维数学模型及其离线仿真系统。应用Sysweld有限元软件的热处理模块对加热炉内板坯温度场进行计算,并与黑匣子拖偶测试数据进行比较验证。计算结果显示在保证板坯加热质量的前提下,得到了板厚以及入炉温度与板坯所需加热时间的关系式,表明提高板坯入炉温度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缩短板坯在加热炉内的加热时间,降低板坯氧化烧损量。  相似文献   
39.
将蓖麻油酸与马来酸酐、六氢苯酐分别制备了2种蓖麻油基二元酸,并合成出相应的新型蓖麻油基钙/锌(Ca/Zn)盐。通过刚果红法、电导率法和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蓖麻油基Ca/Zn盐与传统的石油基异辛酸Ca/Zn盐分别在聚氯乙烯制品中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改性蓖麻油基二元酸锌不易“锌烧”,锌离子含量为2 %时,静态热稳定时间分别为9.8、9.2 min,异辛酸钙/蓖麻油基二元酸锌盐之间协同效应较为显著,且热稳定效果随Ca/Zn离子含量比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40.
综述了国内外催化合成新型增塑剂的新方法和催化反应工艺、催化剂的种类和制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主要新型环保增塑剂的性能、应用及研究现状,包括生物基植物油、聚酯、柠檬酸酯、偏苯三酸三酯及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类增塑剂的合成与性能,并与传统合成方法及催化剂比较,指出了我国催化合成增塑剂的趋势和增塑剂在国家高新技术领域中应用方向,提出我国增塑剂行业及新材料助剂领域的发展应着重于调整产品结构,加快非邻苯结构类、植物油基增塑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