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0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7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赵卓 《山西建筑》2011,37(22):144-145
结合具体实例,详细介绍了采用接触氧化法处理屠宰废水的设计,包括工艺流程,各单体处理单元工艺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内容,经本系统处理,出水水质均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回用水执行《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42.
针对离心铸造奥氏体不锈钢(CCASS)焊缝非均匀和具有明显弹性各向异性特征的粗大柱状晶组织,采用旋转坐标法,根据CCASS焊缝的宏观金相照片建立了相应的焊缝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正演模拟方法,计算得到了焊缝中沿晶粒不同方向的纵波声速、横波声速和纵波衰减系数.模拟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给出的实验测试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43.
根据水压试验相关文件,结合红沿河项目几个水压试验回路边界修改实例,简要阐述了水压试验回路边界划分的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希望对后续项目水压试验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4.
射线检测是核电站建造过程中保障焊缝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面积型缺陷检出率低、存在辐射安全风险、检测效率低、检测成本高等。针对壁厚大于12.7mm的细晶铁素体钢管道焊缝制定了相控阵超声检测工艺,并与传统射线检测的缺陷检出率、缺陷定位误差和缺陷定量误差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控阵超声检测能够达到甚至优于传统射线检测的检出能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为解决应用于火电机组的水环泵汽蚀问题,通过对某600 MW 直接空冷机组抽真空系统出力进行实际测试,提出了水环泵实际运行中存在最大抽吸出力点,并分析了出力降低原因,结合水环泵转子裂纹情况,分析了水环泵汽蚀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前置除水罗茨–水环泵组系统,结合测试数据及泵组选型理论,提出了现有泵组的替代方案,新的泵组系统可有效解决汽蚀且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6.
王增辉  石建业 《电工技术》2022,(17):140-141
作为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技术路线反应堆之一,小型铅铋冷却剂块堆可为城市供热、紧急情况下移动供电、工业区热源等提供一种可靠经济的选择,因此近年来发展迅速。这种小型反应堆的冷却剂为铅铋合金,高温液态铅铋合金具有熔点低、沸点高、导热性能好、化学活性低等优良的物理与化学性能,是良好的快中子反应堆冷却剂材料,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然而液态铅铋对结构材料的腐蚀问题是制约铅铋冷却反应堆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氧含量的控制是解决材料腐蚀的核心。为此设计一种适合于测量高温液态铅铋合金氧含量的探头,以便为小型铅铋块堆发展提供解决氧控的方案。  相似文献   
47.
韩燕  关成海  闫斌斌  葛亮  郭明 《高压电器》2022,(2):193-198+206
针对一起弹簧机构高压断路器合后即分的质量事件,通过现场事件过程分析,断路器现场状况检查试验,事件模拟,分闸掣子装置数据测量,查明故障原因。因为分闸掣子装置脱口器锁杆与衔铁之间间隙偏小和掣子装置中线圈复位异形弹簧角度超差,导致抗冲击能力下降。正常合闸冲击力使衔铁振动较大,衔铁碰撞锁杆,造成锁杆运动使舌片失去闭锁,导致断路器分闸,并根据故障原因提出了改进的分闸掣子装置。  相似文献   
48.
在核工业中,通风系统在维系厂房空气质量环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仪表的精准测量。为保证某核电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热质量式流量计的精准度,针对通风系统中的热质量式流量计设计一套专属的离线校验设备。  相似文献   
49.
50.
提出了一种利用频谱分析法从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检测中直通波与缺陷上尖端衍射波混叠波形中提取缺陷位置信息,进而确定缺陷埋深的方法。对厚度为35mm的碳钢试块中埋深5mm的底面开口槽进行了实验测试,效果较好。分析表明,在本文采用的检测参数下,利用该方法理论上可将近表面盲区深度从8.3mm减小至3mm。并进一步讨论了该方法在减小TOFD近表面盲区问题中的适用范围、优点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