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67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2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7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RP-HPLP法测定果脯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用RP-HPLC法同时测定果脯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LiChrospher RP- C18(250mm×4.6mm,i.d.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1.0%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双波长检测。结果:甘草苷在0.21~6.3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334.3161X+25.243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1.36%(n=9),重复性RSD为0.78%;甘草酸在0.25~7.5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907.7837X+0.8969(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48%(n=9),重复性RSD为1.25%。结论:该方法简便迅速,结果可靠,分离效果好,可作为控制食品中甘草限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
甘草酸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君  国蓉  莫晓燕 《食品科学》2006,27(12):326-330
以甘草中主要生理活性物质甘草酸的超声提取工艺为研究对象,在传统的正交试验方法的基础上,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优化,获得了超声提取甘草酸的优化工艺条件,即乙醇浓度40%、超声次数4次、提取温度20℃、提取时间20min、超声频率13kHz、固液比为1:10。该优化工艺条件操作简便、能耗低、提取率高,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 GL) 的两个差向异构体α-GL 和β-GL 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其特征。 方法 运用HPLC-UV 法检测小鼠单次iv α-GL 或β-GL 53 mg·kg-1后5、15、30、60 和180 min 时体内各组织脏器中的药物含量, 比较、评价两者的分布差异及特征。 结果 α-GL 和β-GL iv 后分布迅速,除血外, 肝中含量最高, 肺、肾、脂肪、心、卵巢、肠、脾、睾丸、肌肉中药物含量依次减小, 脑中最低;肠肝循环的第二峰现象出现在30 min 时;α-GL iv 后早期肝含量显著高于β-GL, 血及其余组织脏器药物含量明显低于β-GL 或与其相近;随时间的延长药物含量迅速降低的同时肠浓度渐高, 至180 min 时α-GL 各组织脏器(除肠外) 药物浓度接近或低于检测限, β-GL 则仍维持较高浓度, 是峰值的30 %~ 70 %。 结论 小鼠iv α-GL 后在体内呈肝分布特异性, 转化成GA 的速率高于β-GL, 无组织蓄积;而β-GL 在体内分布广泛, 代谢较慢, 有蓄积的可能。  相似文献   
44.
甘草酸的提取工艺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利用溶剂萃取法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的工艺过程及甘草酸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5.
本文的目的是对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复方甘草片中甘草酸的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通过建立不确定度评估的数学模型来对不确定度的各主要分量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合成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显示,当复方甘草片中甘草酸的测定结果为49.90mg/g时,在95%的置信区间下,其扩展不确定度为7.8mg/g,k=2。因此得出结论,采用UPLC-MS/MS法测定复方甘草片中甘草酸的含量,发现其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准曲线拟合,该评估模型能够为检测复方甘草片中甘草酸的不确定度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6.
燕芳  张俊林  刘成毫  于洋 《红外技术》2021,43(3):279-283
采用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测试了甘草主成分甘草酸、甘草次酸以及甘草苷的太赫兹光谱,发现甘草酸、甘草次酸以及甘草苷在0.3~1.72 THz频段内具有明显的吸收特征,此频段内它们的太赫兹吸收峰峰位接近、吸收谱谱线相似。利用量子化学方法模拟甘草酸的太赫兹吸收谱,并与实验谱进行对比指认完成对3种单质的定性分析工作。本文分别采用基于DFT和PM3模型,完成对甘草酸单分子构型的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太赫兹模拟吸收峰与实验吸收峰基本吻合,而且基于DFT模型得到的太赫兹模拟吸收谱波形与实验谱更为接近。最后选取了甘草酸的特征吸收峰1.655 THz及其附近6个数值点的太赫兹吸收系数,将其取平均值后与浓度进行了一元线性回归拟合,拟合结果从理论上验证了甘草酸太赫兹吸收谱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47.
《Planning》2019,(31):117-120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联合异甘草酸镁对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病例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病例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鳖甲煎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及影像学指标。结果:病例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均低于治疗前,而白蛋白(ALB)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病例组各项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与影像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鳖甲煎丸联合异甘草酸镁能明显改善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配伍比例甘草、威灵仙药对中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的方法,探讨不同配伍比例配伍的药对的合理性。方法:色谱柱Agilent 20RBAX XDB-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B)-0.1%磷酸盐溶液(A),洗脱方式为梯度洗脱,0~10~19~20~24~70~75min,乙腈(B)为:15%~25%~25%~32%~80%~15%,0.1%磷酸盐溶液(A)为:85%~75%~75%~68%~20%~20%~85%。检测波长254 nm,流速为1 m L·min~(-1),柱温为室温,进样量20 L。结果:配伍比例为4∶1时,甘草苷、甘草酸含量分别为:10.67 mg·g~(-1)、30.54 mg·g~(-1)。甘草苷在0.0123~0.04305 mg·m L~(-1)浓度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509.31X-0.237,R2=0.9998;甘草酸在0.03684~0.12897 mg·m L~(-1)浓度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493X+0.6841,R2=0.9982。甘草苷、甘草酸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0%,97.10%。结论:最佳的配伍比例为4∶1。  相似文献   
49.
测试了甘草酸二钾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并研究了含0.2%甘草酸二钾的牙膏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及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甘草酸二钾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1.875 g/L;含0.2%甘草酸二钾的牙膏具有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作用,抑菌环直径为20.5 mm;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抗炎模型上,含0.2%甘草酸二钾的牙膏具有超过醋酸氟轻松软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0.
《Planning》2018,(2)
为了研究甘草酸单铵盐对蛋鸡肾功能的影响,将320日龄健康海兰褐蛋鸡6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质量浓度为0 mg/L、25 mg/L、50 mg/L、100 mg/L、200 mg/L的甘草酸单铵盐(MAG),自由采食与饮水,连续饲养21 d。试验期末检测各组蛋鸡肾脏指数、血清抗氧化指标、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A)和尿酸(UA),并通过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蛋鸡肾脏指数、BUN和丙二醛(MDA)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CREA和UA浓度明显降低(P<0.05),且25 mg/L组蛋鸡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