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65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4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某型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转向架轴箱端盖表面易产生裂纹的问题,根据EN13749标准规定载荷,计算得到轴箱的静强度工况,对轴箱端盖进行仿真计算,并基于FKM准则对仿真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标准规定载荷下端盖最大应力超过屈服极限,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应力最大的位置位于端盖螺栓孔与端盖体的过渡区域。分析结果表明端盖应力过大的主要原因是螺栓预紧力过大;根据FKM准则计算出了轴箱端盖的主应力和各工况利用度,并提出了采用提高材料屈服强度和降低螺栓预紧力相结合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2.
对点焊接头疲劳研究近几十年的发展进行全面的综述。从数值分析、试验分析、有限元分析和疲劳评估方法等4个方面系统梳理和综述点焊接头的疲劳研究成果,将点焊静态理论、局部应力、结构应力和断裂力学等数值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从静态试验、拉剪疲劳试验、剥离试验和缺口试验等试验方法中研究点焊接头失效模式、失效机理和疲劳寿命;对8种点焊接头有限元模型的特点、建模方法、适用范围进行了对比综述,认为C_WELD和C_BAR模型适用于大型点焊结构中;对载荷-寿命法、名义应力法、热点应力法、等效结构应力法等多种点焊接头疲劳评估方法的适用条件、适用对象、评估效果等进行归纳总结,认为等效结构应力法值得在工程领域进行推广应用。最后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评述和探讨,对点焊接头更深入的疲劳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43.
以重载货车常用的16型、17型车钩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比耦合车钩强度分析更便捷和准确的单车钩强度分析方法.进行车钩装配体的对拉试验,得到关键部位的应力测试结果;建立耦合车钩装配体有限元模型,得到车钩的应力状态.结果表明钩体仿真与试验较为吻合,钩舌仿真与试验存在较大差异.对17型车钩进行了详细的准静态受力分析,确定影响车...  相似文献   
44.
运用有限单元法,结合矩阵缩减和模态分析理论,考虑物体的柔性变形对系统运动的影响,用物体的位形坐标与模态坐标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得到系统具有柔性振动的动力学响应。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介绍在VC + + 6 0的集成开发环境下 ,如何利用ObjectARX2 0 0 0工具开发列车外形CAD系统。并且阐明了AutoCAD2 0 0 0二次开发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最后用简单实例加以说明Objec tARX的结构和编程特点。  相似文献   
46.
吸能装置是提高轨道车辆耐碰撞性能的关键部件.将金属切削加工技术应用到轨道车辆的被动安全防护上,提出利用切屑的生成过程吸收列车的撞击能量,作为新型吸能装置的吸能原理.建立了金属薄壁结构切削吸能过程的三维显式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刀具的前角对薄壁结构切削吸能性能的影响,并与金属薄壁结构的压缩吸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金属切削吸能过程是理想的轨道车辆撞击能量吸收过程.  相似文献   
47.
对机车车辆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包括总寿命、裂纹萌生和裂纹扩展的3种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名义应力法(S—N法)和局部应变法(ε—N法)的疲劳设计技术在文中得到详细说明。机车车辆结构的疲劳设计必须服从一定的疲劳机理,并在系统结构的可靠性安全设计中考虑复合的疲劳设计技术的应用。如今利用虚拟样机的有限元疲劳(Finite Element-Fa-tigue)分析和疲劳试验相结合技术成为代替传统的预测疲劳寿命的主要方法。通过考虑疲劳设计准则,许多疲劳寿命的研究可以被用来进行评估和分析国内的机车车辆主要结构部件的疲劳寿命。对于结构设计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可以得到正确的评估和比较。最后结合实例介绍了工程实践中的有限元疲劳分析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8.
摆式列车动力车车体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优化方法对摆式列车动力车车体结构进行优化 ,得到了最轻量化的车体承载结构。该车体结构在满足摆式列车运行和功能要求下 ,借助于承载梁的合理布置以及梁截面的适当选择 ,充分发挥各梁件在车体结构中的作用 ,使得车体的质量大幅度减少。经过优化的车体结构 ,其强度、刚度及动态特性皆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49.
针对超声滚压(USRP)对材料短裂纹行为影响规律不明的问题,对LZ50钢开展USRP试验,对比分析USRP对材料表面形貌、表层显微组织、表层显微硬度、残余应力分布和疲劳寿命的影响,并在340MPa应力水平下开展旋转弯曲复型试验,研究USRP对疲劳短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USRP能使材料表面发生塑性变形,有效改善材料表面状态,降低表面粗糙度;处理后的LZ50钢表层铁素体、珠光体组织显微硬度平均值分别从200 HV和240 HV提升至304 HV和357 HV,表层残余压应力从-103 MPa提升至-720 MPa,且表层显微硬度和残余压应力沿深度方向呈梯度分布,影响层深约为300μm。在340MPa应力水平下,USRP试样平均疲劳寿命提升385.54%,疲劳短裂纹突破晶界障碍、珠光体带状组织,出现第一、第二次显著降速时的平均寿命分数f分别从0.068和0.469延后至0.172和0.604,短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得到明显抑制与延缓。研究结果有助于明确USRP在抑制材料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可为工程材料表面强化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在常温下对SUS301L-MT不锈钢进行了应变速率为0.000 5 s-1的准静态和0.1~500 s-1的动态拉伸试验,基于经典J-C模型拟合得到其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最大拟合优度和匹配优度确定应变速率敏感系数,对经典J-C本构模型的模拟准确性进行分析;引入动态放大模量确定马氏体相变强化和绝热温升软化的临界应变,对J-C模型进行修正,并对修正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经典J-C本构模型无法准确描述试验钢在高应变速率塑性变形时的马氏体相变强化效应和绝热温升软化效应;修正后的J-C本构模型可准确描述应变速率在0.000 5~500 s-1时试验钢的力学行为,其匹配优度高达0.985,表明该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