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51.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通过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探讨了作为文化现象的商品包装在设计中体现出的时代感和民族性,特别是一些传统产品的包装设计,还不同程度地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民族情.这样的设计,实现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意识的融合,顺应了现代人回归自然、回归民族的传统愿望.  相似文献   
52.
油气运移输导层研究及量化表征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气二次运移的发生取决于实际地质条件下运移动力和通道阻力间的相互关系,制约着油气藏的形成过程及空间分布。前人在运移动力方面的定量研究已趋完善,但对于运移通道的研究仍长期停留在定性阶段。基于近年来量化分析通道地质体的尝试,考虑到实际盆地中油气运移研究的尺度及可操作性,借鉴油田开发中储层描述的思想和方法,提出输导层的概念,以实现对油气运移通道的量化表征。输导层定义为:区域盖层之下具有一定厚度的地层单元,为微观上具有孔隙空间和渗透能力的输导体的总和,这些输导体在宏观上几何连接、油气运移发生时相互之间具有流体动力学连通性。根据中国陆相盆地实际情况,总结出砂岩输导体连通性分析方法,提出了建立砂岩输导层模型的基本工作程序,形成可以利用通常的物性参数进行输导层量化表征的方法,包括5个步骤:① 输导层段确定;② 输导层砂地比图的勾绘;③ 输导体的几何连通性分析;④ 输导层的流体动力学连通性分析;⑤ 输导层输导性能的量化表征。从建立由不同类型输导体所构成的输导格架的角度,渗透率应是最为理想的参数。  相似文献   
53.
石油二次运移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静水条件下,利用填装玻璃微珠的管状玻璃管模型,观察油在饱和水的孔隙介质内的渗流规律,通过选择与运移动力直接有关的参数,观察到油在孔隙介质模型中3种不同的运移模式.根据毛管数和Bond数综合分析各个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对运移模式的表征,在运移模式图上分出界线明显的3个区:平稳推进区、毛管指进区、优势路径区.认识到在输导层物性确定条件下,单纯浮力以及相对较小的驱动力是油气形成优势二次运移路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4.
江汉盆地泥岩压实及新沟咀组油气运移聚集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泥岩压实曲线入手,结合考虑生油条件及其他地质条件,对江陵凹陷与潜江凹陷新沟咀组过剩压力分布特征、油气运移方向以及含油远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5.
为实现光滑物体的参数化特征造型,对巳有的基于骨架的隐曲面造型技术做了两项改进:(1)提出一个不同于传统的欧几里得距离定义的点到一般凸集骨架距离定义,使得基于点到骨架距离定义的一般凸集骨架所张成的曲面保留了点骨架所张成曲面-球面的所有特性,特别是曲面的高度光滑性和曲面的骨架表示的高度抽象性;(2)提出一种骨架生成场的融合方法,即累乘各个骨架生成场,与传统的融合方法相比,这种融合方法具有更好的融合特性。  相似文献   
56.
断层连通概率法结合地质特征及断裂附近油气显示级别、通过各项参数计算定量评价断层开启程度.详细介绍了连通概率法所涉及的各项参数的计算方法,利用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相关资料进行了实际参数的计算与选取,建立了经过实际数据检验的断层连通概率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断层启闭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油气藏解释,认为盆4井三工河组油气显示差的主要原因是深部断层连通性差,油气向上运移困难;而盆6井三工河组油气显示较好的主要原因是深部断层开启程度较高,有利于油气向上运移,而浅部断层开启程度差,有利于油气保存.  相似文献   
57.
江汉盆地地层埋藏史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建立了适合江汉盆地的压实摸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岩石,选用了不同的压实校正公式,并建立起泥质岩声波时差与孔隙度的转换关系,恢复了晚第三纪末期的地层剥蚀厚度.利用“剥皮法”对每口井逐层进行压实恢复,编绘出了各个地层在不同时期的平面展布、厚度变化、埋深变化的地层埋藏史图.整个工作中的大量计算与绘图都是利用计算机完成的.   相似文献   
58.
石油二次运移不同模式条件下含油饱和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油二次运移具有活塞式、指进式、优势式3种不同模式。利用湿填模型,在仅有浮力作为运移动力、以泵压和浮力综合作用作为运移动力的实验条件下,用不同粒度、不同充填介质填装的玻璃管模型系统,观测在3种运移模式条件下路径含油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及残余油在通道中所占比例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路径含油饱和度和残余油量占通道的比例因运移模式不同而明显不同,残余油饱和度则基本不受运移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学背景与条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罗晓容 《石油学报》2001,22(6):24-29
利用数值盆地模型模拟分析在砂岩-烃源岩-砂岩所构成的油气初次运移系统内流体压力的分布形式和演化特征,讨论油气以游离相态通过烃源岩的孔隙喉道、微裂隙和干酪根网络等通道形式发生初次运移的动力学条件。模拟结果表明,烃源岩保持较高的过剩压力或相邻砂岩发生高压释放的地质过程有利于油气初次运移的发生。相关的地质条件与动力学背景的定量分析应是在宏观上研究油气初次运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0.
利用成岩序列建立油气输导格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陈瑞银  罗晓容  吴亚生 《石油学报》2007,28(6):43-46,51
根据各种成岩作用发生的时间序列及其面孔率统计结果,恢复了储层在油气充注期的孔隙度分布情况,建立了砂岩层油气输导格架。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为应用实例,利用基于该方法所建立的输导格架,模拟了油气运聚过程,油气分布预测的结果与目前探明油气区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进一步探讨了在建立输导格架时影响其精确性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