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7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通过对深基坑工程中渗流对土压力的影响以及土压力的空间和时间效应等问题的探讨,讨论了基坑工程设计及研究中的土压力问题,对指导基坑开挖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结晶器铜管导热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结晶器铜管导热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顺铜管温度场的因素,对结晶器铜管变形造成的危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3.
邹冰 《流程工业》2008,(7):84-84
任何水系统都容易引入以生物活性物质为食且繁殖迅速的生物体,冷却塔尤其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蚀,这是因为为防止腐蚀,一般在碱性pH值下运行,但这却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通过适当使用杀菌剂,能有效减少或消除昂贵的工业水处理系统的中断问题。  相似文献   
54.
以黄河河口潮流泥沙有限元数学模型为手段,对在河口口门设置与不设置双导流堤两种情况下的入海水流泥沙运动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设置河口双流导堤后河口入海水流集中,能够阻断水流的横向流动和水流漫滩,使得入海水流比无导流堤时挟沙能力增加,加大了泥沙向外海的输送量。计算比较表明,最大垂线平均含沙量出现的位置外推距离约920m;在大潮时最高潮位的影响在距离口门约 9~23km的范围内。研究结果认为设置导堤后泥沙在口门附近的淤积范围和数量减少,淤积厚度最大点的位置向外海推进了230m,有利于把河口泥沙输送到深海,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5.
实时异构系统的动态调度算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时多处理器系统是解决复杂时应用的有效手段,目前对实时多处理器调度算法的研究却大多集中在同构系统上,对实时异构系统的调度则研究得比较少,提出了一种新的实时异构系统的动态调度算法,该算法采用了集中式的调度方案,同时,引入了一个新的任务分配策略,从而通过提高任务可行性而提高了算的调度成功率,此外,为了评估该算法的性能,还进行了大量的模拟研究,由于近视算法经简单修改便可以应用到实时异构系统的动态调度中,因此,在模拟研究中,以近视算法作为基准,将其应用于实时异构系统动态调度时的性能与新算法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显示,在多种任务参数的取值下,新算法的调度成功率均高于近视算法。  相似文献   
56.
该文对土地平整中工程量的设计标准进行概括,并具体介绍平整工程量计算中数据处理的方法及两种处理工具。  相似文献   
57.
硅钢是双辊薄带连铸工艺最有开发潜力的钢种之一,本文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双辊薄带连铸工艺生产硅钢的研究现状,讨论了该工艺的技术要点和难点,并指出了其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8.
Gary  AK 邹冰梅 《武钢技术》1998,36(10):20-24
近些年来溅渣技术已成功地用于提高转炉炉龄和减少炉衬喷补。但是,大部分转炉车间都是通过尝试法所得试验结果来决定其喷溅参数。目前,密苏里-罗拉大学进行的物理模型研究,旨在理论和数学上研究诸如所使用的喷孔个数、喷孔角度,通过每个喷孔的动量流率、熔池深度、渣的粘度和枪位等参数对溅渣的影响。实验是在实际碱性转炉的1/8缩小比例模型中完成,在模拟转炉条件时,将一些小盒子装在转炉模型侧壁上,以便收集喷溅料,并将  相似文献   
59.
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其它行业中应用都十分广泛,具有标准统一、施工装配方便快捷的特点,本文通过不同计算框上的承载力分析,使其性能和特点能更清楚地 人们了解,得到更有效和充分的应用。  相似文献   
60.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所有的排放源中,固定排放源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直接测量排放量方法列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统计的最高等级,以提高数据统计精度。为了实现排放量的精确测量,固定排放源浓度直接测量至关重要。基于分析吸收光谱建立了相对于纯气体的测量方法,通过多次反射直接吸收光谱技术,建立了精确测量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对法装置,测量了293 K和0~13 kPa下二氧化碳在6 362.5 cm-1的(30012)←(00001)R20e跃迁谱线,通过与纯二氧化碳吸收面积的比较得到15%,35%,50%和75%二氧化碳混合物的浓度。结果表明与天平称重法得到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对扩展测量不确定度在0.7%以下(k=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