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23篇
机械仪表   6篇
矿业工程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国家整体能源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相结合的视角,探索我国煤炭企业国际化基本战略类型,通过对中国煤炭企业国际化机遇与挑战的分析,提出了中国煤炭企业国际化战略取得成功的对策,为国内煤炭企业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发展壮大提供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62.
评述了铝热SHS—离心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就研究现状与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3.
苯腙类化合物在抗菌、抑菌等生物活性方面及光学材料领域有相当大的研究前景。通过2,4-二硝基苯肼和对硝基苯甲醛的亲核加成反应从而得到对硝基苯甲醛缩2,4-二硝基苯腙。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反应物料比等条件,探究出一条高产率的合成路线。研究后发现最佳合成条件为:物料比(物质的量之比)为1∶1.4、反应时间为90 min、反应温度为45℃并对化合物进行了红外、紫外表征。  相似文献   
64.
在铁素体纤维提取工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提取过程中纤维的损伤机制,提出了提高纤维磁性的工艺措施。结果表明,纤维的损伤机制为氧化反应和置换反应,纤维中的氧、铜和吸附水导致其磁性下降。当mCr/m(Fe+Cr)在13%附近时,通过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纤维的比饱和磁化强度MS出现极大值(159 emu/g)。  相似文献   
65.
Fe-Cr纤维的组织结构与磁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e-Cr纤维由Cu-16Fe-2Cr原位复合材料硝酸法萃取得到。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Fe-Cr纤维的组织结构和形貌,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了其磁性。结果表明,萃取出的Fe-Cr铁素体纤维比饱和磁化强度保持在141emu/g左右。随着片带状Fe-Cr纤维的厚度细化至亚微米级,其矫顽力逐渐提高,在冷拔变形量η=5.42时达到322×79.6A/m。  相似文献   
66.
Cu-Fe-Cr原位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与磁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真空熔炼、锻造和大量拉拔变形制备了Cu-16Fe-2Cr原位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XRD)、光学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了纤维相结构和形貌,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了Cu-16Fe-2Cr原位复合材料的磁性.结果表明,随着Fe-Cr纤维的细化和沿织构《110》方向的定向排列,沿丝材轴向Cu-16Fe-2Cr原位复合材料表现出显著的磁各向异性.随着变形量的增大,Cu-16Fe-2Cr原位复合丝材的矫顽力和矩形度逐渐提高,在η=5.42时分别达到163×79.6 A·m-1和0.71.  相似文献   
67.
由Cu-13Fe-2Cr原位复合丝材萃取得到微米级、亚微米级Fe-Cr纤维,研究了热处理对Fe-Cr纤维样品的结构和磁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样品的结构和形貌,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样品的磁性,利用热重-差热分析(TGA-DTA)比较不同变形量的Fe-Cr纤维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Fe-Cr纤维的饱和磁化强度约为120emu.g-1,Fe-Cr纤维在空气中经300℃以上加热1h后,逐渐由铁磁性的α-(Fe,Cr)(BCC结构)固溶体转变为顺磁性的(Fe,Cr)2O3(六方晶系),饱和磁化强度显著下降;随着变形量增大,较细的亚微米级Fe-Cr纤维的热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68.
刘治中  孙世清 《煤炭工程》2007,(11):121-122
文章系统介绍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井下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和井下移动通信系统在神东矿区的建设及应用情况,阐述了各个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并通过事例说明这三个系统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坚实的煤矿安全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69.
采用热磁分析、显微硬度分析与直读光谱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进行渗碳后的深冷处理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在1193K渗碳空冷后,测试有效硬化层样品的热磁曲线,可以得到有效硬化层的深冷处理温度宜低于134K。经123K深冷处理和463K回火,有效硬化层残留奥氏体含量约为12.2%(质量分数)。通过深冷处理使渗碳钢近表面层得到显著硬化,再经低温回火使近表面层硬度均达到810HV_(1.0)左右,渗碳钢的硬度梯度分布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Si-Fe2O3)-(Al-Fe2O3-SiO2)复合体系的单位质量热效应ΔH^0和绝热燃烧温度Tad。指出ΔH^0与Al-Fe2O3-SiO2在复合体系中所占质量分数R呈线性关系。其斜率由SiO2在Al-Fe2O3-SiO2中的质量分数γ控制,其截距恒定且数值等于Si-Fe2O3系单位质量热效应。当γ=γ2=17wt%时,Al-Fe2O3-SiO2加入对复合体系Tad无影响,当γ〈γ2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