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8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255篇
金属工艺   24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3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89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16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6):112-116
以果脯蜜饯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常见腐败菌灰葡萄孢菌和扩展青霉为试验菌,采用牛津杯法确定3种姜黄素副产品水溶性姜黄素、油溶性姜黄素、姜黄精油对其抑制效果,并确定最小抑菌浓度。通过浸泡处理法测定姜黄副产品对于果脯产品盐渍桃子和盐渍杨梅不同时间果脯发病率和失重率的影响。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灰葡萄孢菌和扩展青霉,姜黄精油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2)和10~(-3),水溶性姜黄素效果次之。体内试验结果显示:姜黄精油和水溶性姜黄素对果脯原料切块桃子和杨梅的发病率和失重率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P0.05),其中姜黄精油的防腐保鲜效果最好,优于阳性对照苯甲酸钠与山梨酸钾复配处理组,并且可以保护桃块和杨梅的色泽,在果脯蜜饯生产过程中糖渍前原料的短期保存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2.
姜黄素3种单体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药姜黄饮片为原料提取姜黄色素,采用乙醇超声波法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分离以及硅胶柱色谱法过柱洗脱依次得到3种姜黄色素单体,并通过薄层层析和HPLC对姜黄素3种单体进行纯度检测。以DM301大孔树脂吸附纯化姜黄色素,提取率为58.09%;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法对姜黄色素提取液进一步纯化得到3种姜黄素单体:姜黄素(curcumin Ⅰ)、脱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 Ⅱ)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 Ⅲ),薄层层析检测结果显示各单体斑点明显、均一,纯度较高。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0.4%冰醋酸体积比48∶52,检测波长为254 nm,在该HPLC条件下,总姜黄素中的3种单体能够实现基线分离,分离度较好。  相似文献   
693.
对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比色法检测包合物(40、80、160、320、640 μg/mL)对不同肿瘤细胞(A375黑色素瘤细胞、A549肺癌细胞、Hela宫颈癌细胞和MCF-7乳腺癌细胞)处理不同时间(24、48、72 h)后对其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Annexin-V/PI双染检测包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原因。结果表明,四种细胞的存活率均随着包合物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并且包合物对A375细胞的增殖具有最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达到最低,为476.4 μg/mL。进一步的检测发现,当包合物处理A375细胞后,细胞凋亡的数量随着包合物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从对照组的3.3%上升到35.0%,这表明,包合物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A375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94.
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生隐球菌、白色念珠菌、黄曲霉、青霉为实验菌株,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试管梯度稀释法研究姜黄素与胡椒碱联合抑菌作用。利用分光光度法对复配剂有效成分定性分析,并探究复配剂的稳定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和防腐效果。结果表明:姜黄素-胡椒碱在40∶1时抑菌圈最大,复配剂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提高,最低抑菌浓度(MIC)降低,抑菌pH范围更广,防腐时间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695.
以姜黄素为芯材,高粱醇溶蛋白为壁材,采用反溶剂法制备包埋姜黄素的高粱醇溶蛋白复合颗粒(简称复合颗粒),并对其理化性质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姜黄素与高粱醇溶蛋白制备复合颗粒的最佳芯壁比(质量比)为1∶10,产品平均粒径为13.17?μm,电位为19.38?mV,得率为87.51%,包封率为62.61%,负载率为6.51%。相比于高粱醇溶蛋白颗粒,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复合颗粒呈球形,但表面有多孔结构;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复合颗粒位于1?534、1?655?cm-1等处的波峰均发生红移,α-螺旋含量减少,β-折叠含量增加。24?h紫外光照射后,高粱醇溶蛋白包埋的姜黄素光稳定性提高33%。复合颗粒的粒径和多分散性系数在30?d室内环境贮藏过程中均无明显变化,但在环境pH?5~6,颗粒易聚集。结果表明:高粱醇溶蛋白的包埋作用有益于提高姜黄素的稳定性,可为姜黄素和高粱醇溶蛋白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6.
姜黄素是一类具有抗氧化、抗炎以及抗肿瘤等多重药理作用的食用植物性色素。本文综合分析姜黄素对化学物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姜黄素类植物化学物的开发以及相关化学物接触人群的化学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7.
应用简单土壤类似物--沙粒,模拟UO2 2污染土壤的过程,研究不同振荡时间、不同pH值介质、不同初始ρ(UO2 2)及粒径条件对UO2 2吸附的影响.随着振荡时间的延长、介质pH值增大、初始ρ(UO2 2)增大、沙粒粒径减小,沙粒对UO2 2吸附量也逐步增大,并拟合4种吸附动力学方程,以动力学一级方程拟合为最好.  相似文献   
698.
制备并考察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纳米乳和单体姜黄素纳米乳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雄性SD大鼠口服灌胃分别给予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纳米乳和单体姜黄素纳米乳后,于大鼠眼底静脉丛取血,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单体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的浓度,DAS 2.1.1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得到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纳米乳和单体姜黄素纳米乳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为1.50h和1.00 h;C_(max)为(85.87±2.53)和(85.60±2.30)μg/L;AUC0~72 h为(788.23±52.04)和(1 345.50±64.88)μg/L·h。表明姜黄素纳米乳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比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纳米乳更好。  相似文献   
699.
采用乳化-超声法制得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Curcumin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CNSLN),比较游离药姜黄素(Curcumin,CRM)和CNSLN的在体肠中吸收情况。选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Single-pass intestinal perfusion model,SPIP),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游离CRM和CNSLN通过肠液后CRM的减少量来确定药物的吸收。结果:透射电镜下观察到CNSLN成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为(120.7±5.4)nm,平均Zeta电位为(-41.90±1.81)m V,平均包封率为(91.12±0.42)%。游离CRM和CNSLN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4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有效渗透率(Peff)和百分吸收率(W)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NSLN比游离CRM均提高了2倍以上,且CNSLN的最大吸收部位在结肠。在体肠吸收结果显示,CNSLN的肠吸收比游离CRM高,CNSLN能明显的提高大鼠对游离CRM的肠吸收。  相似文献   
700.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quadrupole/time-of-flight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 HRMS),建立同时鉴别和定量测定保健食品及其原料中的洛伐他汀及其类似物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50mm×2.1 mm,1.8μm)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和0.1%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离子化,全扫描模式检测。结果当称样量为1 g时,酸式洛伐他汀、洛伐他汀、美伐他汀、辛伐他汀、去羟基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羟酸钠盐的检出限分别为40、25、25、25、25和50 ng/g;洛伐他汀、美伐他汀、辛伐他汀、去羟基洛伐他汀在25~200μg/L范围、洛伐他汀羟酸钠盐在100~8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种成分在保健食品及原料中均有较好的回收率和稳定性。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合于保健食品及原料中的洛伐他汀及其类似物的鉴别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