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0篇
  免费   3309篇
  国内免费   390篇
电工技术   998篇
综合类   1138篇
化学工业   251篇
金属工艺   494篇
机械仪表   232篇
建筑科学   350篇
矿业工程   1154篇
能源动力   39篇
轻工业   144篇
水利工程   363篇
石油天然气   394篇
武器工业   105篇
无线电   40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4篇
冶金工业   159篇
原子能技术   61篇
自动化技术   6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0篇
  2022年   898篇
  2021年   888篇
  2020年   657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低度软锰矿为原料,采用还原焙烧—硫酸浸出法制取硫酸锰,研究了还原焙烧对浸出率的影响,及影响产品主含量达标的钙镁硫酸盐杂质的去除方法,探索出了3条工艺路线,可制得一水硫酸锰含量达98.5%以上的高品质硫酸锰产品。  相似文献   
72.
采用纳米强化再生骨料表面的措施来改善再生骨料性能,分别考虑强化液中纳米SiO2掺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影响,设计制作了1根普通混凝土基准梁和8根再生骨料混凝土矩形截面梁,采用内置近距离小阴极的方法对梁内受力钢筋进行通电非均匀加速锈蚀,待受拉主筋锈蚀到一定程度后进行四点受弯加载,对加载过程中的裂缝开展情况、荷载-挠度曲线以及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记录及分析。考虑钢筋锈蚀率及再生骨料取代率等因素的影响,对锈胀开裂之后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梁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出了可用于设计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相同锈蚀程度下,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比天然骨料混凝土有所降低,其中25%再生骨料取代率时承载性能退化较多,抗弯承载力下降19.3%; 混凝土裂缝开展趋势较为一致,最大裂缝宽度随钢筋锈蚀程度增加而增大,随纳米SiO2掺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近距离小阴极通电可实现混凝土内钢筋的加速非均匀锈蚀; 所提出的方法及获得的结论有助于推动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沿海等不利环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3.
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试件存在表面微裂纹以及在潮湿环境下强度和韧性较低等问题,采用加速老化法(50 ℃热水加速老化)对双掺矿物掺合料以改性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基材的GRC试件抗弯强度、抗冲击强度以及抗渗性能进行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分析GRC试件玻璃纤维网格布表面的侵蚀情况。结果表明:无论是在50 ℃热水加速老化条件下还是在自然环境下,提高GRC试件抗冲击强度的最佳掺量(质量分数)为10%硅灰和20%偏高岭土; 双掺10%硅灰、20%粉煤灰以及双掺10%硅灰、20%偏高岭土能够显著提高GRC试件抗弯强度; 双掺20%粉煤灰、20%偏高岭土的GRC试件抗渗性能优异; 玻璃纤维网格布侵蚀程度与其宏观力学性能呈负相关; 掺入一定比例的矿物掺合料可以改善玻璃纤维网格布的抗侵蚀性能,同时改善界面区微观结构,对GRC试件的耐久性能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74.
为了明确强烈地震中农村砌体结构不同构件的重要性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结构抗震评定与加固维修更合理,以中国农村典型砌体结构为研究对象,从静力响应和动力响应的角度,分析了地震影响系数、构造柱(圈梁)设置、墙体平立面位置、地震波频谱特性及地震波持时对墙体重要性的影响,并将墙体重要性系数引入农村砌体结构的抗震评定。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震影响系数的增加,受拉区墙体的重要性增大,受压区墙体的重要性减小; 地震影响系数较小时,设置构造柱、圈梁砌体结构墙体比未设置构造柱、圈梁的墙体重要性大,反之亦然; 同一平面位置的墙体受压重要性随楼层从上到下增大; 地震峰值强度、频谱特性和持续时间等动力参数对墙体重要性系数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是墙体抗剪重要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在农村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评定中,引入墙体的重要性系数,能明确砌体结构房屋中的关键墙体。  相似文献   
75.
为了全面分析中国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研究现状,从“油墨”材料、施工工艺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对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从时间和逻辑2条线路分析了该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主要的施工工艺及在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上的应用案例,并分析了3D打印混凝土技术在生态“油墨”材料、仿生设计、大型打印设备开发及施工工艺、3D打印混凝土技术标准与验收规范等发展趋势。最后分析总结了目前中国3D打印混凝土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给出了部分研究思路。结果表明:3D打印材料是影响混凝土性能最根本的因素,混凝土须具有更好的流变性能,并能够在环境中快速凝固; 现有3D打印混凝土设备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不同应用环境的特殊性要求,需要在机械设计和施工流程方面进行协调开发,促进面向建筑领域新型3D打印设备的精细化与自动化发展; 3D打印混凝土结构和普通混凝土结构形式不同,现有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标准和国家规程并不适合3D打印混凝土技术,缺乏面向3D打印建筑的标准和验收规范;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需加强合作,以工程应用为导向指引3D打印混凝土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76.
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RC)框架砌体填充墙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对框架砌体填充墙结构破坏全过程进行了模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建立了200 mm厚的填充墙模型,分析不同开洞率、开洞位置、开洞形状对RC框架填充墙结构纵墙平面外抗震性能的影响,根据填充墙的等效应力云图和等效塑性应变云图,对模型的受力情况及填充墙的破坏形式进行分析,总结了开洞对填充墙平面外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开洞率为10%,20%,30%,40%的框架填充墙模型中,开洞率越小,填充墙的平面外破坏就越接近脆性破坏; 开洞率为10%的填充墙框架尺寸不变时,开洞靠近框架柱开设,填充墙出现裂缝的层间位移角更小,发展更迅速; 开洞率为20%的填充墙框架尺寸不变时,开洞的高宽比越小,填充墙的边界裂缝和水平横缝出现的层间位移角越大。  相似文献   
77.
邓碧  张俊伟  诸葛绪松  刘文献  林星涛      苏栋      陈湘生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21,(6):170-176
为了研究并行曲线隧道施工顺序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以横琴杧洲隧道工程为依托,建立了并行曲线隧道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工顺序和曲率半径r(r=500,800 m)下新建曲线盾构隧道开挖对既有隧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工顺序对既有隧道位移影响较小,曲率半径对既有隧道位移影响相对较大; 随着曲率半径(r=500~800 m)的增加,既有隧道位移增加约15%; 既有隧道的位移主要在盾构开挖面前方2D(D为隧道外径)、后方1D范围内产生; 施工顺序对既有隧道内力的影响与曲率半径有关; 隧道曲率半径为500 m时,施工顺序对既有隧道内力变化影响规律相似,即离盾构开挖面最近的既有隧道剖面产生的弯矩最大,且最大弯矩和最小弯矩均出现在靠近新隧道一侧; 内侧隧道先开挖时,既有隧道的弯矩(绝对值)更小,此时对于并行曲线隧道施工,内侧隧道先开挖更安全; 在盾构开挖面前方一定距离内既有隧道产生的轴力最大; 隧道曲率半径为800 m时,双线隧道近似于平行隧道,施工顺序对既有隧道内力变化和大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8.
阐述了堆载法静载试验中桩侧堆载与地基变形对试桩的影响,为便于分析,定义了试桩沉降的实测值和真实值。对比分析了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中关于试桩、锚桩(或压重平台支墩)和基准桩之间中心距离的相关规定,探讨了减小桩侧堆载对试桩沉降影响的方法。结合深圳填海区大直径超长桩静载试验工程实例,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采用地基处理+“回”字形混凝土平台时,桩侧堆载和加/卸载方式对试桩受荷性状及测试结果的影响,包括桩土沉降、桩身轴力、监测点位移和试桩刚度等。研究结果表明:堆载法静载试验中,采用试桩沉降真实值时,桩侧堆载的加/卸载过程对试桩极限承载力和承载特性的影响可以忽略; 对于采用“回”字形混凝土平台的软土地基大直径超长桩静载试验,建议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或全站仪对试桩桩顶沉降真实值进行监测和校核,包括试验准备阶段桩侧堆载引起的沉降,以剔除桩侧堆载的加/卸载过程对沉降基准点竖向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正>广州市政府办公厅依惯例在广州市政府官网上公布了《广州市2015年度政府规章制定计划》(以下简称《计划》)。11项正式项目中,跟市民相关较大的涉及过期或临保食品管理、气瓶安全监督、玻璃幕墙设置及维护等方面。太古汇近3年曾三度发生高层玻璃幕墙坠落事件,引发社会对玻璃幕墙安全问题的关注。广州部分玻璃幕墙已进入老化阶段,引发相关部门的极大重视。今年《计划》的正式项目中,《广州市玻璃幕墙管理办法》赫然在  相似文献   
80.
利用化学复合驱油体系对原油的乳化作用可启动微观残余油,从而提高驱油效率。为了确定乳化作用对残余油的启动机制以及实现这几种启动方式所需的条件,采用光学显微成像技术配合图像处理软件分析乳状液性质,以制备的乳状液作为驱替剂进行微观刻蚀模型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乳化作用启动残余油主要存在3种机制,即分散启动、携带启动和微流调节启动;微流调节启动机制通过乳状液颗粒堵塞作用和贾敏效应的叠加,可提高局部渗流阻力,改变微观液流方向,但对乳状液的颗粒数密度有一定要求;通过调整驱替剂的配方、注入时机和注入量可对乳状液的颗粒数密度进行调整,从而充分发挥乳状液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研究成果有助于化学复合驱理论的完善,并指导复合驱配方与注入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