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38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堆浸法提金处理低品位矿石在我矿的应用王树平,张兴武堆浸方法在赤城县后沟金矿应用只有三年时间,但取得的效益是比较满意的。沿用的工艺流程为:矿石—破碎—筑堆—洗矿—喷淋—炭吸附—解析—电解—冶炼—成品金锭。在吸附过程中,经过吸附后的贫液返回矿堆继续浸出而...  相似文献   
82.
通过有限元法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口部外水套对圆坯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部磁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上通体切缝结晶器而言,结晶器口部外水套对其内部磁场分布的影响明显;随着切缝初始位置的下移,外水套对结晶器内部磁场的影响越来越小.当切缝的初始位置保持不变时,外水套的影响作用随着感应线圈内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83.
矩形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内弯月面行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静态热模拟实验,采用低熔点Sn-32%Pb-52%Bi(质量分数)合金作为钢液的模拟介质,研究不同工艺参数下矩形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内弯月面行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矩形电磁软接触结晶器本身的结构限制,其弯月面沿周向上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随电源功率增大,弯月面高度增大,同时波动加剧;实际生产中线圈应尽量靠近结晶器口部位置安装,有利于提高弯月面高度和增强弯月面稳定性;浇注过程中,应该使浇注液面尽可能的控制在线圈中心偏上位置;当电源频率增大时,应该同时适当的提高电流来保证软接触效果。  相似文献   
84.
85.
86.
87.
连铸初始凝固阶段的传热决定了初始凝固坯壳的形成,讨论了初始凝固坯壳的两大形成机理,探讨了初始凝固阶段的传热行为,分析了连铸中各种因素对初始凝固阶段传热的影响,进一步解释了电磁连铸技术对初始凝固传热的改善.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以曳引条件为出发点,导出了满足曳引条件下的最小轿厢重量及与其相对应的对重平衡系数,分析讨论了轿厢重量及平衡系数和包角与电梯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
在航空叶片、整体叶盘等零件高速高效加工过程中,切削过程阻尼作用的减弱,致使颤振相比低速切削时更容易发生,严重影响了加工精度和效率的提高.而颤振监控作为智能主轴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解决高速高效加工过程中颤振难题的一种有效途径.首先,在主轴结构上集成压电作动器及位移传感器等,搭建颤振主动控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主动控制系统模型.然后,分析主轴系统动态特性,据此设计模糊控制规则,开发模糊控制器.接着,通过力锤激励试验及扫频试验辨识主轴动态系统模型,进行铣削加工及颤振控制仿真分析.最后,开展铣削颤振主动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颤振模糊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控制铣削颤振,提升铣削加工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0.
针对复杂机械系统的靶向振动控制需求,提出不同频率分量幅值相位可控、任意频率可注入的自适应频谱塑形主动控制算法.首先,在传统的滤波自适应控制的结构中引入一个控制器的数字镜像模型,通过自适应算法在线更新该数字镜像模型的系数实现原控制器系数的随动修正,改善了控制系统的闭环特性,提升了控制系统的收敛性.其次,提出了广义塑形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克服了传统算法缺乏相位塑形和频率注入能力的局限性,通过外加多频信号和噪声估计共同构造幅值、相位和频率可控的塑形滤波器,实现了任意频率成分的消除、消减、保持、增强、注射五种控制模式,拓展了算法的适用性.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时域收敛性分析,推导分析结果和数值仿真结果吻合良好.通过某旋转机械实测振源信号及次级通道模型开展了算法验证,通过舱段柱壳模型开展了在线试验,结果均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