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0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163篇
电工技术   793篇
综合类   205篇
化学工业   380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69篇
建筑科学   133篇
矿业工程   60篇
能源动力   72篇
轻工业   129篇
水利工程   1535篇
石油天然气   146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9篇
冶金工业   60篇
原子能技术   16篇
自动化技术   8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MIKE FLOOD模型建立了茅洲河河口一、二维耦合的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分析茅洲河河口建闸后对茅洲河干流及河口附近水质的影响。通过模型模拟表明,由于茅洲河干流中下游的污染物以及交椅湾地形的影响,交椅湾内水体流速变慢,茅洲河河口易形成污染带。通过茅洲河河口建闸前后的工况模拟分析,共和村断面在2020年工况下洪水期氨氮浓度在1.6~2.3 mg/L之间波动,均值为2 mg/L,建闸后基本稳定在2.13 mg/L。枯水期时建闸前氨氮浓度在1.4~2.1 mg/L之间波动,均值为1.8 mg/L,建闸后基本稳定在1.83 mg/L。研究发现,河口闸的建设对茅洲河干流的水质基本没有改善作用。从污染物均值来看,河口建闸后闸上水质略有恶化,主要原因是河口处靠近外海区域污染物浓度较干流下游浓度低,建闸后闸址下游河水无法上溯,对断面污染物的稀释作用减小。本研究成果可供茅洲河水环境治理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也可为其他流域的河口闸建设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根据刁口河流路末期自然出汊点不断上提的演变特征以及清8汊河人工出汊的实践,提出黄河河口人工出汊宜在自然出汊点抵达高潮线附近时,并充分利用海域容沙能力、结合重大生产需求进行实施。现行清水沟流路在2004年和2007年出现两次较大规模自然出汊。出汊点上提2.5 km并接近高潮线,口门摆动距离达到7.2 km,表明清8汊河流路已处于"重新出汊"的行河末期。清水沟流路达到改道标准时,沙嘴延伸过长,将继续侵占孤东海域容沙空间。另外,孤东海堤附近海域自清8改汊以来水深最大增加了5 m,在波浪作用下仍将继续冲深。建议近期开展启用北汊河研究,实现缩短河长、充分利用孤东海域容沙能力、减缓孤东海堤侵蚀、支援油田开采等目的。  相似文献   
83.
为保证三河口水利枢纽大坝浇筑施工进度及坝基固结灌浆质量,需要进行坝基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对试验区地质条件进行研究,依据地质条件编制了固结灌浆试验方案,对灌浆前后透水率、单位注灰量、抬动变形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左、右岸坝基及右岸断层裂隙带3个试验区平均透水递减率分别为96.7%、81.8%、73.4%,各孔压水透水率均呈不断减小的趋势;3个试验区平均单位注灰量递减率分别为64.7%、12.6%、66.4%,各孔单位注灰量均呈不断减小的趋势;3个试验区各孔段压水透水率均小于3.0 Lu;各孔段均未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抬动变形。这些结果表明了此次固结灌浆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4.
针对秦岭腹地南北气候分界线特殊区域的碾压混凝土大坝中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确定的经验较少。通过三河口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大坝中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研究,总结了该特殊地区碾压混凝土大坝中配合比设计中各原材料参数选择的经验。结果表明:优化组合大坝碾压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泥、骨料、粉煤灰、外加剂、单位用水量等主要参数可提高混凝土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在满足相关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的条件下,保证混凝土质量,降低水泥用量,可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85.
黄河河口清水沟流路清8汊河已进入流路自然演变的末期。为此,界定了出汊、改道、流路稳定及黄河河口稳定的内涵,系统分析了近期黄河河口水沙及流路、海岸的新变化,通过试验研究了尾闾河道出汊机制,综合提出出汊阈值、触发条件以及黄河河口流路稳定综合判别指标。在此基础上,预判了清水沟清8汊河的稳定性,提出近期流路安排应优先考虑北汊河。  相似文献   
86.
大唐国际王滩电厂位于渤海湾西侧,排水口附近有河口、潟湖以及港口等地貌和工程,温排水在此复杂水域的输运特征具有典型的研究价值。该文以此电厂温排水为研究对象,采用MIKE 3软件和双重嵌套网格技术建立三维水动力及温度耦合模型,利用2017年5月和8月实测潮流及温度数据对模型进行合理性验证。模拟和分析了不同潮流动力、风作用以及温排水条件下温升效应特征。结果表明:温排水条件对温升起控制作用,排水量和排水温度是影响温升分布的二个关键要素;风动力作用对于温升影响较大,风生流对温升平面分布产生重要影响;由于该海域为弱潮区,不同潮流作用造成的温升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87.
88.
全球变暖和剧烈的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气候非平稳性,极端高温等气候事件日益频繁,已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分别利用1960—2012年珠江流域43个气象站的年日最高气温和74种逐月大气环流指数分析流域内极端高温时空变化特征并定量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珠江流域年日最高气温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2002年前后发生显著突变,变化周期为4.8 a,且存在2.0~5.8 a的振荡周期;②流域极端高温呈现出从西部向东部递增的特点,其中东部地区呈明显上升趋势;③对珠江流域极端高温具有重要驱动作用的4个指数分别为太平洋区极涡强度指数、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亚洲区极涡强度指数以及北半球极涡面积指数,而北半球副高北界位置指数和亚洲纬向环流指数的相对贡献率最小。  相似文献   
89.
2014年5月8日北疆各地、天山山区出现了一次大风降温天气过程.本文主要从天气学角度对环流形势、地面气压场及3h变压场、风场、涡度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大的变压梯度、强的正涡度变化是有利于乌鲁木齐机场西北大风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0.
洱海弥苴河河口湿地整治是洱海保护治理与流域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数值模型方法进行模拟可对湿地现状及相应措施实施后的改善效果进行直观分析。利用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湿地现状,提出主要存在问题和相应治理措施,并进行模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选工程措施可有效治理洱海弥苴河河口湿地长期存在进水不畅等问题,有效提高河口区域生态环境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