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7篇 |
化学工业 | 6篇 |
金属工艺 | 12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2篇 |
矿业工程 | 115篇 |
轻工业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篇 |
冶金工业 | 16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锡石表面晶体结构及铅离子活化对苯甲羟肟酸和水杨羟肟酸在锡石表面的吸附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态密度及前线轨道理论分析了铅吸附后锡石(100)表面电子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铅离子吸附在锡石(100)后会降低表面氧原子的反应活性,增加表面的反应位点。根据前线轨道理论,从能量角度比较了苯甲羟肟酸和水杨羟肟酸与锡石(100)表面的相互作用能,揭示了羟肟酸浮选锡石的本质。 相似文献
92.
对某含锂多金属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针对该矿石的性质,采用“重选—磁选—浮选”联合流程,获得了品位为(Ta+Nb)2O556.06%、Ta2O5回收率66.16%、Nb2O5回收率68.95%)的钽铌精矿;品位44.26%、回收率为83.27%的锡精矿和Li2O品位5.08%、对原矿回收率为72.68%的锂精矿.对影响锂辉石浮选的磨矿细度、调整剂、捕收剂及用量等因素进行了探讨,并获得最佳条件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合理可行,选矿指标较为理想,对锂辉石回收的同时回收了铌钽、锡等金属矿物,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3.
94.
金属锡广泛应用于金属镀层、焊接、合金、电子器件以及电气等领域,因其用途广泛,消耗量日益增加,为补充锡矿物资源的匮乏,对微细粒锡石资源进行开发回收显得尤为重要。从锡石资源的特点、选矿工艺、微细粒锡石选矿存在的问题及近年来锡石的选矿工艺和药剂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锡石浮选工艺与药剂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
王烨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9,(2):41-45
对云南某选矿厂硫化矿系统的泥化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通过旋流器脱泥、浮选除硫、锡石浮选的工艺,从锡品位为0.380%的给矿中获得了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8.47%和43.10%的锡精矿,锡石浮选作业回收率为78.13%。工业生产试验取得了与室内试验较为接近的指标,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锡石浮选工艺处理此类细粒级锡石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毒砂矿物性质的分析、硫化矿降砷的探讨及锡石多金属硫化矿的试验得出锡石多金属硫化矿浮选降砷的有效抑制剂为TS-1新药剂。重选方法(摇床分选)用于硫精矿降砷有一定效果,除砷效率接近80%。 相似文献
97.
锡工艺矿物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志华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1999,9(2):79-85
在锡石-硫化物矿石和矽卡岩型锡矿石中,锡主要以锡石形式存在。伴生矿物磁铁矿、 铝榴石,角闪石和萤石中常含有一定量的锡,造成矿石中锡的分散。磁铁矿和萤石中的锡以锡石包裹体形式为主,而石榴石和角闪石中的锡以类质同象形式占优势。锡石是工业上惟一利用的锡矿物,它的高密度及由杂质引起的磁学和电学性质的多样性,决定了回收工艺以重选为主,辅以浮选及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98.
大厂100号特富矿属于锡石-多金属硫化矿。根据矿石性质,将磨矿粒度控制在0.25mm以下,原则流程为磁-浮-重,先用磁选选出磁黄铁矿,消除对硫化矿浮选的影响。浮选部分采用优先浮铅锑-混浮-锌硫分离,用重选摇床从浮选矿中回收锡。本工艺经长坡厂表明,工艺合理,生产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锡精矿品位47.79%,回心率71.77%,铅锑精矿含铅31.78%,回收率86.78%,锌精矿品位为47.79%,回收 相似文献
99.
Abstract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carried out for developing a flowsheet for the recovery of cassiterite from the gravity tails of a low grade lode type tin ore (Tosham, Haryana) from India by froth flotation using three different collector reagents — alkyl phosphonic acid, sodium sulfosuccinamate and alkyl phosphoric acid ester are presented. The studies include micro-flotation of high purity cassiterite from Tosham, bench scale studies on gravity tails of Tosham tin ore, large scale semi-continuous test with relatively better reagent at optimised flotation conditions ending up with development of conceptual flowsheet meant for obtaining fuming grade cassiterite concen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various collector reagents was analysed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metallurgical accounting methods and flotation kinetic rate constants. From a feed containing 0.24% Sn, a float product analysing 7% Sn with 55% recovery was obtained using a reagent combination of alkyl phosphoric acid ester-sodium silicofluoride - commercial grade sulfuric acid and citric acid. 相似文献
100.
大厂锡石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大石锡石多金属硫化矿矿石性质和选矿工艺研究与生产实践,论述大厂硫化矿分离工艺特点,就解决锡石与硫化矿选别粒度矛盾和提高硫化矿分选指标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大厂硫化矿选矿中需要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锌精矿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