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67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228篇
电工技术   790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1396篇
化学工业   1493篇
金属工艺   375篇
机械仪表   700篇
建筑科学   11889篇
矿业工程   358篇
能源动力   195篇
轻工业   3331篇
水利工程   1452篇
石油天然气   525篇
武器工业   118篇
无线电   128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28篇
冶金工业   520篇
原子能技术   69篇
自动化技术   1957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501篇
  2019年   528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410篇
  2015年   789篇
  2014年   2095篇
  2013年   1632篇
  2012年   2129篇
  2011年   2284篇
  2010年   1792篇
  2009年   2251篇
  2008年   2588篇
  2007年   1911篇
  2006年   1551篇
  2005年   1516篇
  2004年   909篇
  2003年   689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388篇
  2000年   349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乡愁是对故乡的情感,是记忆与场所相碰撞的精神,是建立在实质性乡土文化景观上的情感。在乡愁被高频提及的当今,柳林县明清街历史文化街区之所以引人入胜,依托于它所提供的可展示性景观,和她所包容的乡情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有机更新"理论,我们对柳林县明清街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更新修复设计。  相似文献   
92.
建筑色彩的本地化表达在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传承与更新中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基于2018年秋季面向山西省太原市钟楼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色彩现状的实地调研,以文脉主义为视角,从钟楼街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文脉结构、建筑色彩与市民偏好情况展开研究,探讨钟楼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色彩的本地化编码。太原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色彩更新应充分汲取所在区域的传统色脉特征,筛选优质建筑色彩基因,兼顾人的色彩环境感受,建立特征鲜明、和谐有序的太原市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建筑色彩格局。  相似文献   
93.
明确历史街区有别于现代城市的独特魅力,是找寻街区吸引点并提升活力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城市感知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方位这5大感知系统作用于历史街区的尺度与角色研究,总结出通过感知系统的有机协作,人性化的街道尺度与形态、开放与亲近的建筑肌理以及安静的街区环境,这3种特色是历史街区具有的良好属性,应当充分强化与落实,从而为提升人们感知能力与街区活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4.
测绘实习课程在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必不可少,是学生调查研究、认识建筑的重要手段。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测绘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进一步解决。文章通过对澳门世遗历史城区三座教堂建筑本科测绘教学实践的总结,探讨一套适合于本科生的、切实可行的大型历史建筑测绘课堂教学的方法——一种数字化与传统手段相结合的测绘方法。即以全站仪作为数字化测量工具,解决无法进行"接触式"测量的、精准度难于保证的异形目标的测量;以传统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完成可进行"接触式"的测量以及异形空间的测量。  相似文献   
95.
晚明江南造园兴盛,呈现出日益专业化的倾向,涌现出一批造园名家,周廷策即其中之一,其代表作为止园飞云峰。首先梳理周秉忠、周廷策父子的相关史料,总结其作品的艺术特征;继而结合诗文绘画对止园飞云峰进行复原分析,并从可望、可行、可游、可居4个角度探讨飞云峰的营筑意匠。指出以飞云峰为代表的周氏叠山,既继承了魏晋以来"小中见大"的叠山传统,又体现了晚明画意影响造园的时代新风,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6.
恭王府是清代王公府邸中经修缮复建后,现存最完整且对社会整体开放的王公府邸。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整理、现场调研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恭王府中建筑群的修缮复建状况进行了梳理总结。通过总结发现,在恭王府整体修缮中,少量已经不存在的建筑进行了原址复建;大部分建筑在保持建筑主体不变的情况下,对建筑进行了木构件防腐加固、彩画修复、门窗补配等恢复性修缮;部分建筑内容在修缮中进行了原状保留,展现其历史原貌。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整个府邸及花园建筑群的修缮复建过程中,秉承了"恢复历史原貌"、"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修复原则,真实地再现了恭王府的原貌,修缮复建的过程符合文物保护法的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97.
该文就历史街区如何植入新建筑的问题,提出守护与纳新的思考,进而论证了二者之间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现以江汉关西隅地改造项目设计竞赛为例,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就空间格局、建筑形态、空间环境、功能业态四个方面探讨了历史街区中植入新建筑的守护与纳新策略。试图从守护与纳新的角度中探索一种关于历史街区植入新建筑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8.
某民国时期的宅院改建工程需对建筑地基和墙体进行大面积加固修缮,其内部结构须拆除后重建,仅保留东南西三面外墙。为解决此难题,提出了多种相对应的施工技术,并进行优劣性比选,提出了一种适合建筑本身特点的施工方案,确保了建筑在"修旧如旧"的同时,使用寿命也得以延长。  相似文献   
99.
古镇是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它既是历史风貌的现实体现,也是历史文化的记忆沉淀,但在快速发展的区域态势下,古镇的特色与魅力渐以退化,甚至消失,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悲痛。基此,结合福建省福州市梅花镇总体规划的实践,梳理了梅花古镇的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了当前古镇发展的价值、特色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着眼于发展的保护思路和基于保护的发展规划策略,最终通过完善规划体系、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建设、建立区域协作等措施探索实现古镇保护与发展平衡的古镇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00.
历史建筑是构成城市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做好城市历史建筑遗存保护及活化,适应城市时代发展需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探讨历史建筑与城市文化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福州明清会馆进行实地调研普查,分析福州明清会馆历史文化特征、保护与利用的现状以及破坏原因,并从文化自信视角入手,力求通过挖掘福州明清会馆遗存的文化价值和保护意义,建构合理有效的保护框架,探寻会馆建筑创新活化方式,从而起到承传城市文化精神,延绵城市文脉,提高新时代人们的文化认同,激发民族文化自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