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94篇
  免费   4036篇
  国内免费   2343篇
电工技术   3257篇
综合类   4318篇
化学工业   12646篇
金属工艺   7083篇
机械仪表   3984篇
建筑科学   11187篇
矿业工程   8833篇
能源动力   958篇
轻工业   6722篇
水利工程   1616篇
石油天然气   3560篇
武器工业   960篇
无线电   26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345篇
冶金工业   2566篇
原子能技术   198篇
自动化技术   1379篇
  2024年   360篇
  2023年   1572篇
  2022年   1795篇
  2021年   1947篇
  2020年   2115篇
  2019年   2193篇
  2018年   1068篇
  2017年   1676篇
  2016年   1912篇
  2015年   2330篇
  2014年   4519篇
  2013年   3376篇
  2012年   4084篇
  2011年   4036篇
  2010年   3830篇
  2009年   4226篇
  2008年   4510篇
  2007年   4059篇
  2006年   3710篇
  2005年   3546篇
  2004年   3216篇
  2003年   2857篇
  2002年   2412篇
  2001年   2212篇
  2000年   1818篇
  1999年   1641篇
  1998年   1398篇
  1997年   1172篇
  1996年   1052篇
  1995年   989篇
  1994年   812篇
  1993年   659篇
  1992年   633篇
  1991年   521篇
  1990年   442篇
  1989年   442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纯铜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加工性能,但同时也具有硬度低,耐磨性能差的特点。采用超音速激光沉积(Supersonic laser deposition,SLD)和冷喷涂(Cold spray,CS)技术在纯铜表面制备了WC/Cu复合涂层,并对所制备涂层的微观结构、相组成、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S涂层的厚度约为1128μm,WC含量为7.73%,显微硬度为147.4HV0.2,但涂层/基体结合处存在明显间隙。SLD涂层厚度随着激光功率的逐渐升高而增加,最高涂层厚度达2344μm,WC含量可高达17.22%,显微硬度可达161.3HV0.2,且涂层/基体结合良好。SLD涂层能基本保留原始粉末的相组成,但高激光功率下制备的样品存在轻微氧化。SLD涂层相比于CS涂层和铜基体具有更小的摩擦因数、磨损宽度以及磨损量,表现出更好的耐磨性能,为铜及其合金的表面性能优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2.
93.
基于构建的裂纹剥离扩展失效过程的模拟方法,提出了预测临界载荷的方法,并通过界面的临界应变能释放率与损伤起始应力,构建了预防界面裂纹剥离扩展失效的等值临界真空压力约束预防控制线和设计准则。结果表明,临界压力载荷受控于界面初始预裂纹长度、复合界面的临界应变能释放率(GIC)和损伤起始应力(T0),与界面初始预裂纹长度呈负关联关系,而与临界应变能释放率与损伤起始应力呈正关联关系;当初始预裂纹长度由11.11 %增至15.55 %时,临界压力载荷(Pc)由87.6 kPa降至为57 kPa,降幅为34.9 %;内衬界面剥离韧性参数(T0,GIC)的坐标点位于等值临界真空压力约束控制线之上,可有效预防内衬界面剥离扩展失效。  相似文献   
94.
程福星  肖蓟  万鹏程  刘勇  王海龙 《硅酸盐通报》2020,39(10):3280-3285
研究了气流磨和球磨对复合掺合料粒径分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掺合料不同机械活化方式对胶砂流动度、材料活性、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合水泥净浆半绝热温升、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分析了复合掺合料活性提升的机理.结果 表明:经球磨活化处理的掺合料,在相同比表面积下,其颗粒粒径分布更宽,级配更优;随着复合掺合料比表面积的增大,胶砂流动度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复合掺合料比表面积的提高,材料水化活性明显提升,更多的Ca(OH)2被消耗而转化为AFt,其最优比表面积为700 m2/kg.  相似文献   
95.
为有效改善碳纳米管棉复合纱的耐用性能并实现碳纳米管棉复合纱的高效生产,采用一种简单浸渍烘干的方法来处理棉粗条,于环锭纺细纱机上制得碳纳米管棉复合纱,探讨了碳纳米管对复合纱的电学性能、力学性能及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不仅附着在棉纤维表面而且分布于纱体内的纤维与纤维之间;碳纳米管分散液的质量分数、纱线的细度和捻度均影响纱线的导电性能;碳纳米管在棉纤维表面的附着使得复合纱的强力提高且随着碳纳米管浓度的升高,复合纱强力增大;在8 V电压下,复合纱的温度可达52.6℃,碳纳米管与棉纤维的复合赋予了其优良的电热性能。  相似文献   
96.
放顶煤开采期间,上覆岩层受到矿压的影响,形成冒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工作面采空区遗煤和围岩涌出的大量瓦斯飘浮在上方裂隙带区域,造成瓦斯聚集并向外涌出,形成了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将该区域瓦斯抽出来;以往治理采空区瓦斯主要采用顶板裂隙高位钻场、顶板高抽巷等措施,但是这2种方法施工成本较高,且施工周期长,对生产接替影响较大。煤层顶板裂隙高位定向长钻孔安全高效抽采采用大功率钻机+定向钻进技术,在裂隙带施工控制整个回采范围的长钻孔,减少采空区和邻近层瓦斯向工作面空间的流动,真正实现了“以孔代巷”,既节省了成本,又缩短了工期,还提高了采空区瓦斯抽采的连续性、稳定性,减少了采空区瓦斯向外涌出,提升了瓦斯抽采效果,促进了煤矿安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97.
以滨湖煤矿12210工作面材料巷为研究背景,在原有巷道支护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2种巷道支护参数优化方案。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原方案、方案1、方案2进行了分析对比。通过对不同方案下的巷道垂直、水平应力和位移云图分析研究发现,支护方案2为最优方案。方案2的支护密度相对原方案有所降低,因此,方案2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滨湖煤矿的支护费用和施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8.
为解决垮落带直覆下采煤面临的破碎顶板问题,提出了地面注浆加固思路,重点对钻探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实际地层分布以及钻孔穿过垮落带特点,为确保浆液顺利到达目标层位,设计出了二开结构钻孔并选用了优质低固相膨润土的冲洗液解决孔壁坍塌等事故,同时建立了孔内事故预防措施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淮北矿业许疃煤矿7228工作面为工程实例对钻探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二开结构钻孔有效的保证了钻探的顺利施工,揭露的基岩位置与原有资料基本吻合|基本查明了71煤采空区影响地层范围及裂隙发育特征,同时通过简易水文观测也验证了采空区裂隙加固效果较好。研究成果为地面注浆改造破碎顶板的钻探工程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9.
本文简要介绍了挤出复合设备的构造、工艺过程控制、应用领域以及挤出复合的最新技术。期望能够基于目前的条件,积极结合包装领域的新概念、新方法,使我们的包装从生产-使用-回收或降解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实现绿色生产、安全使用、简便回收(或生物降解),从而确保我们的绿水青天长长久久。  相似文献   
100.
徐建军 《煤炭技术》2020,39(1):128-130
为了提高碎软煤层条带瓦斯抽采效率和效果,基于目前地面瓦斯抽采主要采用垂直井或从式井的方式抽采效果差、效率低的现状,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论证了穿岩层压裂改造煤储层的可行性,提出了在目标煤层顶板岩层中钻水平井,并通过垂直向下射孔以及采用泵送桥塞分段进行压裂的方式进行地面瓦斯抽采。试验结果表明:顶板分段压裂水平井单井产量高、高稳产期更长、产量衰减更慢;有效水平井段控制区域内瓦斯下降均匀,更有利于进行条带瓦斯抽采;相同投资条件下,采用水平井的方式瓦斯抽采效率和投入产出比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