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73篇
  免费   2645篇
  国内免费   1765篇
电工技术   1986篇
综合类   3058篇
化学工业   2821篇
金属工艺   1173篇
机械仪表   2349篇
建筑科学   2991篇
矿业工程   985篇
能源动力   436篇
轻工业   2976篇
水利工程   1166篇
石油天然气   912篇
武器工业   485篇
无线电   657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76篇
冶金工业   1146篇
原子能技术   205篇
自动化技术   5845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584篇
  2022年   674篇
  2021年   762篇
  2020年   832篇
  2019年   984篇
  2018年   558篇
  2017年   647篇
  2016年   853篇
  2015年   1151篇
  2014年   2236篇
  2013年   1794篇
  2012年   2295篇
  2011年   2401篇
  2010年   1734篇
  2009年   2086篇
  2008年   3494篇
  2007年   2822篇
  2006年   1886篇
  2005年   2050篇
  2004年   1280篇
  2003年   823篇
  2002年   758篇
  2001年   640篇
  2000年   597篇
  1999年   532篇
  1998年   465篇
  1997年   424篇
  1996年   452篇
  1995年   418篇
  1994年   350篇
  1993年   249篇
  1992年   266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204篇
  1989年   22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1年   2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各相关单位及作者:"中国润滑技术论坛(2020)"拟定干2020年,9月在福州召开。本次论坛将邀请润滑油,添加剂及相关行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研发与生产技术人员、营销专家等就相关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交流与研讨。大会将编辑出版《中国润滑技术论坛(2020)论文专辑》,同时邀请部分优秀论文做大会交流,并从中评选出优秀论文做海报展示及给予大会奖励,从即日起广泛征集会议论文,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2.
再论煤矿区生态环境“边采边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在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冲突日益显著。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成为热点与焦点。针对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形成的采煤沉陷、露天采场、固体废弃物堆积等损毁对象,以及由此产生的耕地损失、环境恶化、空气污染、矿-地冲突等矿区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改变原有的"末端治理"理念,提出煤矿生态环境"边开采边修复"(简称"边采边复")理念、技术以及实现路径。认为煤矿区生态环境"边采边复"是基于"源头和过程控制"的理念,而不是传统的"末端治理"理念,其特点是在采矿过程中,同步(时)治理。"边采边复"概念中的"复"既包含狭隘的"复垦(复耕)",也包含Ecological Restoration中的"修复"的概念,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及时恢复治理损伤的生态环境,缓解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确保矿业活动朝着可持续、循环与绿色的方向发展。因此,"边开采边复垦(广义的复垦)"、"边开采边修复"、"边开采边治理"都是一个意思,都可简称"边采边复"或"边采边治"。基于笔者提出的井工矿边采边复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凝练与阐述了煤矿区生态环境"边采边复"理念,讨论了煤矿生态环境"边采边复"的原理与类型,介绍了露天矿、采煤沉陷地、煤矸石3种主要损毁对象边采边复的关键技术。煤矿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与系统,"边采边复"是贯彻和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实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的有效保障。边采边复需要考虑治理修复过程的动态性、系统要素的均衡性、整体价值的最大性。为了促进边采边复理念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仍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①以系统思维的角度考虑自然资源要素的边采边复综合效益;②加强边采边复与资源开采的耦合与优化调整机制研究;③加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与边采边复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93.
针对低转速齿轮箱齿轮故障特征频率低、故障特征频率易被背景噪声淹没,使其难以准确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参数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parameter optimization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POVMD)和循环自相关函数(cyclic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简称CAF)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POVMD对原始信号进行分解,选用余弦相似度度量选取敏感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其次,计算其循环自相关函数谱,获得包含调制特征的循环自相关函数谱切片;最后,使用Teager能量算子(Teager energy operator,简称TEO)算法对切片解调,提取故障特征频率。同时将本方法与相关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特征频率提取效果更加显著,仿真信号和实验数据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4.
针对径流序列不稳定导致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蝗虫优化算法(GOA)优化相关向量机(RVM)的组合径流预测模型。首先对原始非平稳的径流序列采用VMD得到若干个相对稳定的分量序列,再分别建立RVM预测模型,并采用GOA优化RVM中核函数的参数,最后累加所有分量的预测值得到径流序列的预测值。实例结果发现,较传统的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及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支持向量机等模型,该模型预测精度更高,预测结果能为水电站的经济运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5.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中的黏土成分显著影响沉积物的电学特性以及水合物饱和度的计算模型。以自主设计开发的复电阻率参数测量装置为实验平台,在20 Hz ~ 100 kHz频率范围内测试了黏土条件下含水合物海沙体系的复电阻率,分析了复电阻率的频散特性、黏土影响以及主导的电极化机制,利用泥质修正Archie公式建立了基于宽频复电阻率的水合物饱和度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含水合物海沙体系的复电阻率呈现出显著的频散特性,双电层极化和界面极化分别是20 Hz ~ 1 kHz和1 ~ 100 kHz频段主导的极化机制;(2)黏土颗粒表面的双电层发生形变增强了含水合物沉积物双电层极化作用,提高了复电阻率相角和虚部的绝对值;(3)在20 Hz ~ 100 kHz频率范围内泥质修正Archie公式岩性系数较为稳定,而胶结指数和饱和度指数与测试频率之间的关系在20 Hz ~ 1 kHz和1 ~ 100 kHz频段差异显著,因此应分频段建立水合物饱和度计算模型。本研究为探讨含水合物沉积物的低频电学特性和建立含黏土沉积物中水合物饱和度计算模型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6.
97.
98.
《中国有线电视》2020,(1):77-77
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北京市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行动计划(2019-2022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北京信息消费相关产业规模将达1.4万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将培育超100个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推动超2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每个区建设不少于1个信息消费体验中心,率先成为全国首批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99.
为了正确分析评估防汛抢险中抢护后的管涌、漏洞等险情状态,根据防汛抢险实践和相关溃口失事案例,分析评估了流量与水位正、负相关时和无法观测流量时水位对险情状态的影响程度。水位的涨落及水位与堤内出险处流量的相关关系,对险情分析与状态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提示作用。出险处流量随水位的上涨(下降)而增加(减少)时应注意观测围井内的含沙量和反滤料的变化情况,并排查该处险情附近区域有无新的险情,或已发生的新险情处理后有无异常迹象。  相似文献   
100.
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模式丰富、覆盖范围广、分辨率高,可以长期、动态、宏观地对海洋进行监测。在完全发展的相干斑假设条件下,传统单通道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方法主要研究幅度信息。然而,其部分假设条件在高分辨率情形下并非严格成立,因此无法有效利用单通道SAR图像的相位或复值信息。该文面向舰船目标检测应用,将单通道复值SAR图像统计建模方法划分为幅度、相位和复值统计建模3个部分,首先简要综述了单通道SAR图像幅度统计建模方法,然后详细阐述了单通道SAR图像相位和复值统计建模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其建模过程和参数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该文给出了作者研究小组在基于复值统计信息的单通道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方面的部分最新研究结果,并分析展望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