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67篇
化学工业   48篇
建筑科学   92篇
水利工程   5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扬水曝气是新型的水源水质改善技术,具有混合水体和向水体充氧的双重功效。结合开发的扬水曝气与化学氧化组合技术系统,研究其用于水源水质高负荷污染或突发性污染原位处理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扬水曝气与化学氧化组合技术处理污染水源水是可行的,对水中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分别以高锰酸钾和氯气作为氧化剂,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61%和95%,CODMn去除率分别达到28%和37%,UV254去除率分别达到26%和43%。另外,扬水曝气的混合充氧作用对水中挥发性有机质及化学氧化过程生成的THMs等副产物也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2.
余氯静态衰减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西安市供水管网的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余氯静态衰减试验,利用相关系数分析,将水体中余氯的衰减分为两大类,一阶段型和两阶段型,并建立了水体中余氯衰减的数学模型;通过相对关联度的分析,分别确定了余氯衰减系数k1、k2及分割时间tb三个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比较铁、锰对k1、k2及tb的S2A/S2T,分析了铁、锰对余氯衰减过程的影响;试验证明,余氯静态衰减过程中溶解态铁、锰的浓度变化主要受氯氧化作用的影响,总铁、锰的含量,pH和浊度的变化不受余氯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原水在线监测与GPRS数据传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方某城市的水源水质监测为对象 ,开发建成了原水水质在线监测与GPRS数据传输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取样系统、FieldPoint硬件及LabView平台开发软件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GPRS数据传输网络以及数据采集与处理显示系统组成。定时上线功能的MODEM保证网络联接 ,数据套接技术实现数据网上高速传输 ,自主开发的软件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显示、历史值查询、变化曲线生成等功能  相似文献   
94.
黄土地区石油类挥发试验与挥发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地区土壤和水体表面的挥发迁移及其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温度和风速是影响石油类污染物挥发迁移的最重要因素,温度升高,风速增大都可使挥发迁移速度提高0.5~5倍以上;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地区土壤和水体表面挥发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一级反应动力学较好描述.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石油类污染物在延安黄土地区土壤和水体表面挥发迁移的动力学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5.
给水厂混凝剂投量通常是依据试验结果及操作者的经验来确定,而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混凝剂投量必须掌握源水水质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源水水质的变化进行合理预测.本文通过对影响混凝效果因素的分析.建立了混凝剂投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以某水厂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该模型可实现混凝剂投量的在线预测控制。从而达到混凝剂优化投加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
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处理效率的神经网络预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处理效率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混凝剂投量预测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对浊度和UV254处理效率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6和0.80,对混凝剂投加量的预测精度相关系数为0.72。模型的预测精度可基本满足常规工艺的在线控制和实时调控,使水处理系统在原水水质变化情况下,实现系统优化运行控制。分析模型误差的原因,并对比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说明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指出该模型在系统优化运行中的可行、及时、准确性。  相似文献   
97.
二氧化氯灭活供水系统中摇蚊幼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摇蚊幼虫经常污染城市的供水系统,成为饮用水安全面临的新问题.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二氧化氯对其进行灭活试验,得出不同浓度、pH值和接触时间下的灭活效果,并针对源水进行了灭活.对二氧化氯灭活机理及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二氧化氯在蒸馏水中投量为9 m g.L-1时,接触30 m in后可达到100%的灭活;二氧化氯灭活效果受接触时间影响较大,受pH值影响较小;摇蚊幼虫被100%灭活时,最佳CT(化学药剂浓度C与接触时间T的乘积)值为400—600 m g.m in.L-1,此时二氧化氯最低投量为5 m g.L-1.  相似文献   
98.
饮用水中摇蚊幼虫生长习性与灭活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摇蚊幼虫经常出现在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源水中,其适应力强,易于在水处理构筑物中筑巢,成为饮用水安全面临的新问题.通过实验室驯化培养,研究了西安地区地表水中摇蚊幼虫的生长习性,并利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几种常用氧化剂对其进行了灭活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投药量、pH值、接触时间下比较几种药剂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臭氧灭活效果最佳,1.5 mg/L投量即可达到完全灭活;其他几种药剂灭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9.
洗煤废水高效处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结团凝聚的原理对洗煤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凝聚剂PAC、助凝剂PAM和水流上升速度Uw对结团凝聚两个重要分析指标既有密度ρe、出水浊工SSt的影响规律,并得出PAC、PAM和Uw适宜范围,在本实验条件下,PAC的投加量为1.78-3.00mg/L,PAM的投加量为1.10-2.90mg/L,Uw的适宜范围为30-50cm/min,实验证明了结团凝聚法处理洗煤废水与其它处理方法相比,处理效率提高了5-10倍。  相似文献   
100.
扬水曝气是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控制的有效新技术。本文采用不同的扬水曝气器出流结构,运用FLUENT数值模拟了扬水曝气器外围流场和藻类浓度场,模拟的流速和藻类浓度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在典型曝气量25m3/h下,运用动量方程计算了不同出流结构条件下设备所受的冲击力。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上升筒侧壁开孔和设导流板的优化出流结构使设备所受最大冲击力减少46.4%;最大冲击力随水流速度峰值增加而增大,但呈非线性关系。采用优化的出流结构,在水库典型水深55 m和80 m条件下,扬水曝气器外围的入口顺时针环流半径分别扩大8.3%和21.4%,核心控藻区域半径分别增加3.0%和22.2%,核心控藻区域面积分别增加0.6%和5.4%,藻类完全混合的时间分别延长11.1%和15.4%。扬水曝气器更适宜于深水型分层湖库原位控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