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472篇
  免费   15631篇
  国内免费   8563篇
电工技术   16475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20715篇
化学工业   35004篇
金属工艺   9076篇
机械仪表   13877篇
建筑科学   30367篇
矿业工程   15930篇
能源动力   3797篇
轻工业   23505篇
水利工程   11588篇
石油天然气   8483篇
武器工业   2125篇
无线电   160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841篇
冶金工业   11172篇
原子能技术   2650篇
自动化技术   15024篇
  2024年   1079篇
  2023年   4670篇
  2022年   5330篇
  2021年   6253篇
  2020年   7331篇
  2019年   8569篇
  2018年   3936篇
  2017年   5723篇
  2016年   6678篇
  2015年   7877篇
  2014年   13988篇
  2013年   10832篇
  2012年   12721篇
  2011年   12891篇
  2010年   11757篇
  2009年   11925篇
  2008年   13159篇
  2007年   11266篇
  2006年   9678篇
  2005年   9896篇
  2004年   9688篇
  2003年   9110篇
  2002年   7286篇
  2001年   6531篇
  2000年   5687篇
  1999年   4542篇
  1998年   4242篇
  1997年   4102篇
  1996年   3867篇
  1995年   3757篇
  1994年   3433篇
  1993年   2940篇
  1992年   2948篇
  1991年   3044篇
  1990年   3089篇
  1989年   3198篇
  1988年   391篇
  1987年   260篇
  1986年   239篇
  1985年   157篇
  1984年   165篇
  1983年   134篇
  1982年   116篇
  1981年   83篇
  1980年   56篇
  1979年   16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9篇
  1959年   7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本文旨在对中西方国家民族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互译性限度进行分析,进而找到民族差异造成互译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已达到深入了解中西民族文化差异,减少这些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造成的互译性限度。  相似文献   
992.
杨海宁  王称义 《网友世界》2014,(12):157-157
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电子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在这门学科中,二极管电路计算部分的教学尤为重要,虽然相关分析计算问题看起来简单,但学生计算起来却不容易,一旦方法不对,就会出现失误。下面笔者就对二极管电路的解题方法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3.
配送是物流的职能之一,配送中心是物流过程的重要设施,在物流迅猛发展的同时,物流服务网络日趋扩大与复杂,物流企业都尽可能地加大服务网络的覆盖范围,从而赢得客户。区域配送中心在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从仓库到区域配送中心的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基于简化的节约算法将某企业的仓库分为若干区域,再将重力法进行简化来构建解决区域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模型。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加热炉支路出口温度的平衡控制,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平均值法,它采用增量式PID加输出修正的方式,既确保了出口温度平衡,又保证了平衡调节过程中总管流量不变。同时分析了总管流量增减过程中对温度平衡带来的干扰,并提出了一种控制算法。最后在DCS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平局值法能有效地在加热炉出口上实现温度平衡控制。  相似文献   
995.
以ZrO2前驱体混合液作为浸渍液,莫来石毡为前驱体附着骨架,采用真空压力浸渍工艺制备出莫来石毡/氧化锆多孔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1 300、1 350、1 400和1 450℃)下该多孔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体积密度、开口气孔率、压缩强度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烧结之后的多孔复合材料发生了四方相氧化锆到单斜相氧化锆的转变,相转变过程直接导致较低烧结温度(1 300和1 350℃)下制备的多孔复合材料体积密度低于烧结前的;而在较高烧结温度下,晶粒间更加紧密联结并生长出大晶粒,材料致密化程度和压缩强度提高,其中,1 450℃烧结制备的多孔复合材料体积密度为2.16g/cm3,开口气孔率约为46.5%,平均压缩强度达到31.6MPa。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固相法制备具有反式尖晶石结构的NiFe2O4粉体,将该粉体与硅酸钠水溶液混合制备了高辐射涂层。研究了NiFe2O4粉体的晶相结构、合成过程以及基料粉体的预处理温度、粉体粒径及涂层厚度等因素对NiFe2O4涂层辐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Fe2O3和Ni2O3为原料,经过1 200℃高温固相反应可以制得具有高辐射率的反式尖晶石NiFe2O4粉体。制得的涂层辐射率随着NiFe2O4粉体粒径的减小而增加;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辐射率呈现出先迅速增大至某一峰值然后缓慢下降,最后趋于某一固定值的变化规律。涂层厚度为0.08mm时红外辐射率最高为0.90。涂层的耐温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97.
Fe,N共掺杂TiO_2/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不同量Fe,N的TiO2/SiO2复合纳米粒子。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制备的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以甲基橙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为模拟反应,在紫外光照射下评价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Fe,N共掺杂TiO2/SiO2为核壳结构,SiO2核与TiO2壳间形成了Ti—O—Si键。由于金属Fe3+离子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非金属N降低了TiO2/SiO2的带隙能,Fe,N共掺杂的协同作用使复合TiO2/SiO2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性能。共掺杂0.05%Fe及0.05%N的TiO2/SiO2复合光催化粒子的催化活性最高,光照1h后对甲基橙的降解率提高到52%。  相似文献   
998.
以活性炭粒为吸收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SrMoO4∶Tb3+绿色发光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探讨了微波反应时间、Tb3+的摩尔掺杂量、助熔剂等对样品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SrMoO4∶Tb3+晶体结构与SrMoO4相似,属四方晶系结构,I41/a空间群。样品的激发光谱是由位于200~350nm的1个宽带和350~500nm的一系列尖峰构成。宽带吸收与Mo--O的电荷转移和Tb3+的4f8--4f7 5d1跃迁过程有关,最强峰位于287nm左右。350nm以后的吸收峰是由于Tb3+的4f--4f跃迁引起的。发射光谱主要由4个发射峰组成:主峰位于544nm处,属于Tb3+的5 D4→7 F5跃迁发射;另外3个弱发射峰位于490、587、622nm处,分别属于Tb3+的5 D4→7 F6、5 D4→7 F4、5 D4→7 F3跃迁。当反应时间为30min,微波功率为中高火(560W),Tb3+摩尔量为0.06,助熔剂H3BO3的用量为4%(质量分数)时,样品的发光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999.
以Fe(NO3)3-Ba(NO3)2-CO(NH2)2-酚醛树脂-硅烷偶联剂KH550为反应体系,采用低温自反应淬熄法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了微/纳米钡铁氧体空心复相陶瓷微珠。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热分析及高速摄影技术测定了热处理前后微纳米钡铁氧体空心复相陶瓷微珠的形貌、结构及组成,并研究了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热处理前空心复相陶瓷微珠粒径为0.59至27.1μm,主要为非晶态;热处理后复相陶瓷微珠由六角晶型的Ba3Fe32O51、BaFe12O19和Ba5Fe14O26组成,且表现出片晶与固溶体相互交叉的现象。特殊的试验条件使得团聚粉粒子在火焰场中飞行过程中在受热蓄能阶段、热释放阶段、后燃烧阶段与快速凝固阶段都具有不同的反应机理,从而使得尺寸细化,具有较微米级微珠不同的本征参数。  相似文献   
1000.
LaPO_4∶Ce~(3+),Tb~(3+)荧光屏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重力沉积法在石英基片上涂敷LaPO4∶Ce3+,Tb3+荧光粉制备了LaPO4∶Ce3+,Tb3+荧光屏。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荧光屏进行表征,研究了黏结剂、电解质、荧光粉的用量对荧光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黏结剂、电解质的用量可制备荧光粉和基片结合良好的荧光屏,荧光屏的主晶相仍为LaPO4。SEM分析表明荧光涂层致密、均匀,厚度约为40μm。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在200~300nm紫外光激发下可发射主发射峰为543nm的绿色荧光。随黏结剂用量的增加,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性能最佳的黏结剂体积浓度为3%;随电解质用量的增加,发射光强度先增高后降低,当其质量分数为0.01%时,发光强度最大;随着荧光粉用量的增加,透过荧光屏的发射光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