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55篇
  免费   4593篇
  国内免费   3399篇
电工技术   3739篇
综合类   5240篇
化学工业   5568篇
金属工艺   2078篇
机械仪表   2930篇
建筑科学   3923篇
矿业工程   3123篇
能源动力   1399篇
轻工业   2268篇
水利工程   2796篇
石油天然气   4376篇
武器工业   584篇
无线电   587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22篇
冶金工业   1767篇
原子能技术   1020篇
自动化技术   4842篇
  2024年   299篇
  2023年   1181篇
  2022年   1356篇
  2021年   1492篇
  2020年   1619篇
  2019年   1762篇
  2018年   1006篇
  2017年   1417篇
  2016年   1574篇
  2015年   1803篇
  2014年   3026篇
  2013年   2319篇
  2012年   2667篇
  2011年   2590篇
  2010年   2437篇
  2009年   2530篇
  2008年   3439篇
  2007年   3090篇
  2006年   2257篇
  2005年   2248篇
  2004年   1870篇
  2003年   1755篇
  2002年   1421篇
  2001年   1316篇
  2000年   1025篇
  1999年   968篇
  1998年   928篇
  1997年   738篇
  1996年   731篇
  1995年   691篇
  1994年   662篇
  1993年   469篇
  1992年   443篇
  1991年   371篇
  1990年   386篇
  1989年   421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8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Diffusion couples, Fe-6.8 wt% Al-1.0 wt% Si/Fe and Fe-6.3 wt% Al-0.9 wt% Si/Fe were constructed and separately annealed at 1050°C for 3 h and at 1000°C for 64 h. The concentration profiles of Fe, Al and Si atoms in these couples were measured by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EPMA), while the diffusion behavior was also simulated by coupling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properties of Fe-Al-Si syste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concentration profiles showing the validity of dynamic parameters of Fe-Al-Si system. Calculation was made for Fe-7 wt% Al-1 wt% Si/Fe diffusion couples at 1000?C with different diffusion time. Silicon uphill was fou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uminum.  相似文献   
992.
针对行波磁场的应用评述了其近几年理论和实验的研究进展,包括行波磁场原理、行波磁场发生器的设计、行波磁场在晶体生长过程中的效应。论述了在晶体生长过程中行波磁场引起的子午线流对导电熔体的稳定性、生长界面形貌和溶质分布的影响,指出了该领域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3.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水泥基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水泥基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认为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泥水化进程和水在硬化浆体中的扩散特征,也包括对硬化水泥浆体孔结构和比表面积的测试。分析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展望了该技术在新拌水泥浆体结构性能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f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击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巨量的数据包耗尽目标主机或网络的资源,经过研究发现这些伪造的数据包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有着合法数据包所不具备的函数特点.因此,本文提出了行为分布的模型,一旦有可疑流流入服务器,则开始计算这些可疑流的行为分布差异,如果该差异小于一个设定的阈值,则判断有DDoS攻击发生;反之则为合法的数据访问.根据NS-3的模拟实验,证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的从合法访问中区分出DDoS攻击流,对提前控制DDoS攻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利用1971~2006年辽宁省本溪市大雾实况资料及1990~1995年地面和高空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本溪市大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场的关系,发现本溪地区大雾的基本变化规律.通过对109个大雾个例的分析,将形成大雾的地面气压场划分为(地面气旋型、高压前部型和倒槽型)3种类型,按照这3种类型归纳出了大雾气象要素预报指标,建立了大雾综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多重分形计算并绘制出表征岩石三维损伤微裂纹分布复杂性的多重分形谱,引入一个表征岩石材料不均匀性、各向异性的相对分形维数,结合多重分形谱的奇异性值,对岩石实际受损状态的量化表达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基于岩石微元强度的 Mohr-Coulomb 准则表示方法及其服从 Weibull 随机分布的特点,在本构模型中引入初始损伤分形参数,结合岩石单轴应力应变试验曲线,对不同多重分形参数下岩石强度 Weibull 参数取值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岩石在不同损伤状态下,表征其强度特征的 Weibull 参数值以一定规律发生变化,且微裂纹的分布对受损岩石峰后强度造成不同程度地影响,进一步完善了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997.
松软破碎硐室群围岩应力分布及综合加固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现场试验与测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山西潞安屯留矿井底车场松软破碎硐室群围岩应力分布与综合加固技术研究。硐室群围岩属于中等地应力场下的松散破碎节理化软岩;围岩应力分布特征表现为:在硐室交叉处和拐角处,出现应力集中与二次叠加,应力峰值达到原岩应力的2~3倍;高压注浆后进行高预应力、强力锚杆与锚索支护是松散破碎围岩有效的综合加固方式。高压注浆可充填和黏结裂纹,提高节理化岩体的完整性与强度,并可提高锚杆与锚索锚固力,有利于支护阻力的传递与扩散。高预应力、强力锚杆与锚索能在围岩内形成拱形的压应力加固区域。井下试验表明:综合加固技术有效控制了松软破碎硐室群围岩变形,保持了其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强度分层计算的弱胶结软岩冻结壁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胶结软岩具有低强度、低冻胀性和高流变性的特点。以平均温度代替冻结温度场径向温度梯度分布以及以冻结壁平均强度参数代替力学参数径向层状分布的传统计算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弱胶结软岩冻结壁的变形特性。基于幂律蠕变本构模型推导分层计算模型的有限差分形式,并给出分层计算模型在FLAC3D中的实现途径。通过实例计算表明,分层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更吻合。根据不同工况下的模拟结果,分析弱胶结软岩冻结凿井井帮最大径向位移点为(0.36~0.42) h,空帮径向变形对掘砌段高较敏感,随着段高的增加,围岩变形显著增加,且沿纵向冻结围岩深部发展。通过容许空帮时间分析,在段高大于4.5 m时,正常冻结凿井作业循环时间内,不能保证工作面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99.
邱继生 《工业建筑》2011,41(9):67-72,89
钢纤维混凝土密肋复合楼盖将材料的复合与结构的复合有机的结合,具有良好的受力及保温隔热等性能。通过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钢纤维密肋复合楼盖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全过程分析,并通过改变钢纤维含量进行参数讨论。建模过程中钢纤维的作用主要通过修改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及弹性模量等参数来体现,同时不考虑钢纤维与混凝土间的粘结与滑移...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检测纳米SiO2颗粒作用于HepG2细胞后纳米颗粒的细胞摄取、分布情况及颗粒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初步探讨纳米颗粒的摄取、分布与细胞毒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透射电镜(TEM)及动态光散射法检测纳米SiO2颗粒的表征;纳米SiO2颗粒作用HepG2细胞后,用荧光显微镜及TEM观察纳米SiO2颗粒的细胞摄取及细胞内分布情况;不同浓度纳米SiO2颗粒(0、25、50、100 及200 mg·L-1)作用于HepG2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Rhodamine123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TEM结果显示,纳米SiO2颗粒呈球形,分散性好,大小均一.动态光散射法结果显示,纳米SiO2颗粒在无血清DMEM中粒径约为94 nm,分散性较好.纳米SiO2颗粒作用于HepG2细胞3 h即可进入细胞;作用24 h后,可以单一颗粒或成簇的形态分散在胞质内,并在线粒体等细胞器内沉积;不同浓度纳米SiO2颗粒作用于细胞24 h后,各组细胞存活率及线粒体膜电位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随着剂量增加细胞存活率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结论:纳米SiO2颗粒进入细胞并在细胞器中沉积,可导致线粒体等细胞器的损伤,进而产生细胞毒性作用,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