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010篇
  免费   11769篇
  国内免费   6200篇
电工技术   10461篇
综合类   11912篇
化学工业   40381篇
金属工艺   17891篇
机械仪表   13253篇
建筑科学   26665篇
矿业工程   4687篇
能源动力   4726篇
轻工业   20319篇
水利工程   2506篇
石油天然气   7903篇
武器工业   2680篇
无线电   1597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500篇
冶金工业   8971篇
原子能技术   950篇
自动化技术   17198篇
  2024年   1255篇
  2023年   5021篇
  2022年   5111篇
  2021年   6089篇
  2020年   5959篇
  2019年   6193篇
  2018年   3177篇
  2017年   4660篇
  2016年   5132篇
  2015年   6138篇
  2014年   12646篇
  2013年   9717篇
  2012年   11769篇
  2011年   11889篇
  2010年   10989篇
  2009年   12090篇
  2008年   15947篇
  2007年   13345篇
  2006年   9330篇
  2005年   11611篇
  2004年   10550篇
  2003年   8587篇
  2002年   6749篇
  2001年   6180篇
  2000年   4700篇
  1999年   3455篇
  1998年   3058篇
  1997年   2483篇
  1996年   2511篇
  1995年   2403篇
  1994年   2144篇
  1993年   1779篇
  1992年   1831篇
  1991年   1606篇
  1990年   1315篇
  1989年   1172篇
  1988年   127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和传统的钢护拦相比较,竹片增强复合材料护拦具有重量轻、成本低、耐腐蚀、环境友善和可再生性等优点。但是竹纤维表面的复杂成分,影响了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本文利用竹片作为增强材料,采用真空辅助成型方法制备了竹片增强环氧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表面改性和铺层数对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并对单向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破坏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铺层结构条件下,用经过碱与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过的竹条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31.95%、46.72%、29.58%,冲击韧性分别提高了25.62%、29.74%、28.61%,而且单向复合材料的弯曲和冲击性能最佳。当单向复合材料中的竹片铺层为15层时,其冲击吸收功为13.55J,拉伸强度为270MPa,弯曲强度为340MPa,在主要性能上能满足公路防撞护栏对其原料Q-235B钢的要求;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竹片增强复合材料防撞护栏材料的防撞机理表现为竹纤维抽拔断裂、基体断裂、纤维/基体界面脱黏以及剪切分层。本文的结果对复合材料公路防撞护栏的制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为了改善CFRP筋粘结型锚具的锚固性能,通过静载试验研究了粘结介质、CFRP筋不同表面形状、锚固长度、锚固端处理方式对锚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环氧结构胶对CFRP筋的锚固性能较好,膨胀混凝土较差;CFRP筋的表面形状显著影响其锚固性能;CFRP筋锚固端环氧胶膜粘石英砂对锚固性能最好,环氧树脂粘砂次之,打磨处理最差;5mm和7mm光圆筋,建议进行环氧胶膜粘砂,锚固长度为250mm时,锚固效果最佳;8mm和16mm螺纹筋,环氧树脂粘砂,在锚固长度为250mm、330mm时,可使材料充分发挥性能。  相似文献   
993.
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易发生芯材剪切破坏,需对泡沫芯材进行增强。本文对比分析了不同增强泡沫夹芯结构的增强原理、芯材对界面性能和抗剪能力的贡献以及各自的局限;采用真空导入工艺制作了横隔板增强泡沫夹芯梁,并对其进行了剪跨比为3的三点弯试验,研究了横隔板及其间距对泡沫夹芯结构抗剪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横隔板的存在能有效提高构件的延性,且横隔板间距越小,延性越好,改善了泡沫夹芯结构脆性破坏的特性;但横隔板增强对夹芯梁强度和刚度的影响不大,该结果与垂直缝纫增强泡沫夹芯结构的试验结果类似。横隔板增强泡沫夹芯结构具有良好的设计性,其制作过程比较简单,可改变横隔板角度或采用双向隔板增强,从而在保持延性的优势下,提高其强度和刚度。  相似文献   
994.
在内嵌筋材加固混凝土试件中,良好的粘结质量是保证加固效果的关键。通过对13根内嵌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筋的拔出试验,研究了内嵌加固的粘结剪应力、破坏模式、试验现象,分析了混凝土强度、开槽尺寸对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粘结试件达到破坏荷载时,剪应力的最大值出现在距加载端100~200mm的范围内;当发生结构胶与混凝土界面破坏时,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加,粘结强度增大;开槽尺寸对破坏模式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5.
正由Karlskrona造船厂建造,服役于瑞典海军。共5艘,用于防空,反潜,扫雷,巡逻。装备有Bofors 57毫米炮,8枚Saab RBS15反舰导弹,4枚Saab ASW鱼雷,反潜火箭。柴燃混合动力,最大航速35节,最大航程2500海里。该级舰的最大特点是采用全新的隐身设计技术。舰壳材料并非采用常规钢材,也不是普通玻璃钢,而是碳纤维夹心材料,采用特殊真空注入技术建造而成。为了达到关键性能要求,壳体必须尽可能轻,因而壳体采用夹心结构,由聚氯乙烯夹心和碳纤维乙烯基酯层压板构成,它不但具有很高的  相似文献   
996.
通过控制合适的条件,将SiO2气凝胶微球加入到纯丙乳液中,混合其它助剂,制成SiO2气凝胶隔热涂料;并运用相关国家标准提供的方法对其进行性能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它具有较好的液态性能、颜色和外观、硬度和附着力、耐水耐热性和隔热性;在实验探索中,还建立了一套针对于SiO2气凝胶隔热涂料的性能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出了不同聚噻吩(PTh)掺杂量的PTh/WO3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制备,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Th/WO3纳米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PTh/WO3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气敏元件对H2S气体气敏性能。结果表明:PTh/WO3纳米复合材料对H2S气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用PTh质量分数为50%的复合材料制成的气敏元件在工作温度为60℃时,对500×10-6的H2S灵敏度达到98,且具有较快的响应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998.
石磊军 《河北化工》2014,(4):111-113
为了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更高效、高精度地完成地震勘探项目,针对物测队现有设备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调研和考察,决定引进目前全球最先进的美国INOVA公司G3i高容量有线地震采集系统和法国Sercel公司428XL数字地震仪各两套,以增强煤田地震勘探的装备实力,从而高效、高质量地完成野外数据采集任务。  相似文献   
999.
王皓  夏定国 《精细化工》2014,(12):1422-1426
以六亚甲基四胺(HMT)为导向剂,通过水热法,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了六边形薄片状的高取向三元前驱体NixCoyMn1-x-y(OH)2,采用氯化钾与氯化钠的混合熔盐法对前驱体进行煅烧后得到高取向富锂正极材料。经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表征,材料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在(003)晶面具有很高的择优取向。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0.1 C倍率下(20 m A/g),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为282.5 m A·h/g;1 C倍率下经30次循环放电容量从195.7 m A·h/g降至178.8 m A·h/g,容量保持率为91.4%;当倍率分别为2 C和5 C时,材料的放电容量分别为150.6 m A·h/g和110.0 m A·h/g。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李月月  刘守军 《精细化工》2014,31(9):1140-1144,1172
润湿剂、分散剂、树脂种类与添加量直接影响颜料型中性墨水体系中颜料粒子的分散、稳定与触变体系的构建。分别考察了不同添加量的分散剂BYK-191所制备的墨水色浆以及不同添加量的苯丙树脂M101和润湿剂4187所制备的中性墨水的流变行为,并借助激光粒度仪、光学显微镜、表面张力仪对颜料的分散粒径、微观成像、临界胶束浓度进行了分析,首次将流变仪用于中性墨水配方优化。结果表明,当墨水中添加质量分数2.0%分散剂BYK-191、质量分数4.0%苯丙树脂M101和质量分数2.5%润湿剂4187时,既保证了中性墨水触变体系的良好建立,又实现了颜料的超细分散与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