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6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59篇
电工技术   2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86篇
化学工业   226篇
金属工艺   34篇
机械仪表   75篇
建筑科学   120篇
矿业工程   129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2838篇
水利工程   39篇
石油天然气   71篇
武器工业   42篇
无线电   17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8篇
冶金工业   55篇
原子能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5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目的开发一种快速定量检测米面等食品中米酵菌酸的方法。方法首先,制备米酵菌酸-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bongkrekic acid-bovine serum albumin, BA-BSA),作为检测卡的包被原料包被至硝酸纤维素膜上,用本公司自制BA单克隆抗体与时间分辨微球标记放入微孔中,然后将包被后的膜和标记后的微孔组装成快速检测卡。结果快速检测卡的线性范围为1~100 ng/mL,前处理采用碱性甲醇水溶液提取样本中米酵菌酸。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合样品中米酵菌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2.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 OTA)是一种具有极端毒性、污染广泛及危害严重的次级代谢产物。由于赭曲霉毒素A具有这些特点且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关注, 所以确定食品和商品中的OTA污染水平非常重要。目前对于OTA的检测, 已经建立了非常多的分析手段, 如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酶联免疫技术(enzyme linked immunosorlent assay, ELIS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 TRFIA)等。本文综述了多种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分析方法, 简介了它们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 并进行了比较, 以期为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调查分析云南省一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事件。 方法 参照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对样品进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检测。按照GB 5009.18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米酵菌酸的测定》检测样品中的米酵菌酸, 采用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检测。用VITEK 2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和飞行时间质谱进行微生物鉴定。结果 2份样品鉴定结果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2份样品均检测出米酵菌酸, 含量分别为18.0和24.2 mg/kg。 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源于食源性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  相似文献   
994.
99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12):104-109
以豆渣代替豆粕为原料,在传统低盐固态发酵法的基础上,利用米曲霉与黑曲霉混合发酵,对发酵过程中的原料配比、菌种配比、高压蒸煮时间、盐水浓度和冷热杀菌这5个单因素进行探究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最终得到豆渣发酵生产酱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m(豆渣)∶m(麸皮)=6∶4、菌种配比:米曲霉∶黑曲霉=4∶1、高压蒸煮时间30 min、盐水浓度10%、利用冷热混合杀菌。成品的理化指标及感官评定都符合国标,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9):175-179
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酿酒葡萄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方法——"葡萄皮-SPE-HPLC"法:将酿酒葡萄剥皮后用0.1 mol/L磷酸-二氯甲烷(1∶10)提取;取10 mL提取液进样固相萃取小柱,0.1 mol/L磷酸、双蒸水淋洗,乙酸乙酯洗脱后吹干,流动相溶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条件为C18反相柱分离,乙腈-水-乙酸(体积比99∶99∶2)为流动相,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30 nm,发射波长460 nm)检测。该方法回收率为102%109%,变异系数为0.1%109%,变异系数为0.1%2.0%;用此方法检测贺兰山东麓"玉泉营"和"万义山庄"两个产地酿酒葡萄中OTA含量,结果介于52.0%;用此方法检测贺兰山东麓"玉泉营"和"万义山庄"两个产地酿酒葡萄中OTA含量,结果介于510μg/kg,均有一定程度赭曲霉毒素A污染。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红曲霉液体深层发酵的优化方法,提高其发酵水平,生产出含有较高红曲霉色素的产品.方法:采用L8(27)正交实验法和红曲霉液体流加发酵方法,通过不同的补料发酵方式,降低营养物质过浓而产生的阻碍作用,提高发酵浓度和水平.结果:优化后的培养基为饴糖8°Bx,可溶淀粉3%,大豆蛋白粉4%,氯化钠0.5%,硫酸镁0.05%,磷酸氢二钾0.1%.通过对2L发酵罐的补料发酵得出最佳的补料方式:液体深层发酵60 h以后开始补料,每20 min补1次,12 h补完,同分批发酵相比,流加发酵红曲色素的效价提高57%.  相似文献   
998.
米渣蛋白酿造酱油的原料配比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艳  袁江兰  康旭  徐宁  林灿 《中国调味品》2013,38(9):45-47,68
对米渣蛋白全替代大豆生产酿造酱油的原料配比进行了研究。以蛋白酶活、淀粉酶活为主要制曲指标,确定米渣蛋白最佳加入量为60%,其蛋白酶活达到2224U,淀粉酶活达到290U,发酵30天后,pH为6.18,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022g/dL,还原糖含量为3.518g/dL,色度为0.204。不同淀粉质原料对酿造酱油各项品质指标均有明显影响,炒小麦的蛋白酶活和氨基酸态氮含量最高,分别为2692U和0.936g/dL。面粉淀粉酶活最高,为380U;米粉还原糖含量最高,为4.93g/dL;蒸玉米的色度最高,为0.249。以氨基酸态氮含量和还原糖含量为主要发酵指标,可以确定蒸玉米为最佳淀粉质原料,以米渣代替大豆酿造酱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9.
利用红曲霉发酵半干罗非鱼,得到具有典型鱼腊味,香气浓郁的发酵制品.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型涂层纤维萃取头(PDMS/DVB),通过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测定未发酵与发酵两组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测定出51和75种物质,发酵组中醛类和醇类含量较高,胺类种类增多.其中发酵组中的壬醛、辛醛、辛醇、1-辛烯-3-醇、乙醇等是发酵罗非鱼的主要风味来源.  相似文献   
1000.
米渣经过前处理去除糖类、脂质后得到米渣蛋白,再经酶解、脱色等处理后喷雾干燥得到米蛋白肽粉 以溶解性蛋白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条件为:胰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配比为3∶2、酶解固液比1∶9、温度50 ℃、pH8.0、时间3.0h,蛋白肽产品溶解性蛋白、短肽含量分别从酶解前的4.35%、0.97%提高至23.49%、16.35% 采用红外光谱、粒径分布和扫描电镜对产品米渣蛋白肤分子进行了表征,表明此工艺制得的蛋白肽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