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4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28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66篇
化学工业   36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82篇
矿业工程   646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冶金工业   98篇
原子能技术   535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张莹  张超宇  彭玉芳  张健 《中国矿业》2014,23(6):145-149
为了查清某铀矿区氡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行为,分别开展示踪实验和氡迁移实验,室内模拟孔隙含水介质中氡的迁移过程,深入探讨地下水、土环境中氡迁移的内在规律性,揭示氡的环境行为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氡在孔隙含水介质中运移以地下水对流作用为主,氡在横向上的运移不仅仅是扩散作用,还有地下水的载运作用、介质的吸附作用以及自身的衰变与挥发作用。氡的运移以水平迁移为主,已有研究成果中的"微气泡"理论并非氡在地下水中运移的主要机制。氡随时间变化规律进一步表明氡的迁移是氡的释放、累积与挥发、衰变、吸附作用及地下水对流作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上研究成果为定量化研究地下环境中氡的迁移归宿提供科学依据,为氡在铀矿勘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92.
梁碧环 《西部探矿工程》2011,23(3):125-126,130
矿田内热水主要赋存于东翼弧构造断裂带及晚新华夏构造断裂带中,具体在东西向、北东东向和北北东向3组深大断裂交汇处。区内热水的分布与铀矿床存在有密切的空间联系,热水为软-硬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Na.Ca型水,属于低矿化度重碳酸钠钙型放射性热水。有热水出露的地区既是地热异常区,同时又是铀成矿的有利区,寨下矿床深部应存在富大铀矿远景,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93.
铀矿堆浸酸化液连续培养浸铀微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野外环境中利用铀矿堆浸酸化液进行了浸矿细菌的三级连续培养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经过驯化后能适应铀矿酸化期间200~300mg/L铀浓度的培养环境,能有效氧化酸化液中溶解黄铁矿产生的二价铁,出液Eh维持在550mV左右。试验结束时,日出液量与培养槽容积比(日菌液产出比)达到2.5。  相似文献   
994.
正【本刊2014年10月综合报道】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机构(OECD/NEA)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于2014年9月9日联合发布的新版铀红皮书即《2014年铀:资源、生产和需求》,全球已查明铀资源总量比2011年版红皮书公布的数量增加了7.6%,达到763.52万tU。以2012年的全球铀需求水平计算,已查明资源量可满足全球120年的铀需求。铀红皮书每两年公布一次,此次公布的是第25版铀红皮书。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普通酸法对碱性铀矿进行堆浸时存在耗酸大、周期长、易板结等问题,不利于工业生产,因此选用微生物浸出法对碱性铀矿石进行室内柱浸试验,初步探究细菌在试验柱中的适应性、液计铀浸出率、耗酸率和翻柱效果。试验结果显示,柱中细菌生长状况良好,浸出周期170d,液计铀浸出率为76.75%,耗酸率为9.14%,微生物浸出以及通过翻柱减轻板结程度均利于提高液计铀浸出率。通过室内研究得出相应参数,为碱性铀矿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粤北地区是国内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矿集区,自20世纪50年代,前人在该区通过系统的工作已取得了巨大的找矿成果,但部分地段工作程度较低,仍具有较大铀矿勘查潜力。文章分析了粤北地区产铀花岗岩体特征以及区内的铀成矿地质条件,并对区内花岗岩型铀矿床形成有利的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一套适合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的找矿模式,为下一步铀矿勘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彭渤洋  王志  孙中瑞 《矿产勘查》2020,11(8):1671-1676
长江矿田位于诸广岩体南缘,矿田内铀矿化类型主要为硅化带型和交点型。通过分析长江矿田内主要的赋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矿期的石英、方解石以及黄铁矿的稳定同位素组成。认为长江矿田内赋矿花岗岩主要由南岭地区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形成,部分熔融的物质由变质泥质岩逐渐转变为变质杂砂岩;南岭地区基底变质岩及其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岩具有较高的U含量以及与萤石拥有相似的εNd(t)值,而基性岩脉中不仅铀含量偏低,且εNd(t)值(平均为1. 4)明显不同,所以长江矿田内成矿物质来源于南岭地区基底变质岩及其部分熔融形成岩花岗岩;成矿热液是由地幔流体在上升侵位过程中,与大气降水混合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8.
贾智勇  张虎军  陈文正  张磊  邱余波 《矿产勘查》2020,11(11):2417-2423
伊犁盆地南缘的洪海沟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煤岩型、砂岩型铀矿床。针对煤岩型铀矿在煤层中富集因素研究较少,该文通过对洪海沟铀矿床层间氧化带特征与第十二煤层的空间分布关系,以及煤层的厚度、顶板岩性变化,煤层的变质程度及聚煤期后的构造运动对铀富集的影响,认为洪海沟铀矿床煤岩型铀矿属于层间氧化带铀矿床,受层间氧化带控制作用明显,铀矿化主要发育在层间氧化带内侧,薄—中等厚度的煤层、砂岩顶板直接与煤层接触、低变质程度及聚煤期后的稳定抬升构造运动更有利于铀矿体的富集。  相似文献   
999.
田亮  赵天林  尹永朋  李名  叶阳 《矿产勘查》2020,11(11):2424-2429
为取得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地区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运用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铀水文地球化学等知识,通过调查取样,分析数据,整理资料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水动力特征为从西北部、东部、南部的补给区向北东部、北部的排泄区径流;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Na、Cl-Na型水为主,p H值平均为7.95,Eh值平均为60 m V,矿化度最高7.75g/L;该地区地下水水中铀含量较高,最高值可达184μg/L,自然底数为36.36μg/L;圈定铀偏高点7个,铀增高点6个,铀异常点2个;水中铀含量与硫酸根离子含量相关性最高。该地区地下水环境有以利于铀成矿、富集。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建庄地区铀成矿背景、铀成矿条件、铀异常信息,认为该区域具有丰富的铀源和平缓西倾单斜构造、辫状河沉积体系,泥—砂—泥地层结构完整,补—径—排机制较完善,具备优越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区内直罗组下段砂体放射性异常发育,呈带状展布,经钻探验证已发现工业铀矿体,说明该地区具有广阔的铀矿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