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6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92篇
电工技术   149篇
综合类   82篇
化学工业   135篇
金属工艺   922篇
机械仪表   152篇
建筑科学   57篇
矿业工程   40篇
能源动力   41篇
轻工业   77篇
水利工程   14篇
石油天然气   67篇
武器工业   23篇
无线电   19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6篇
冶金工业   208篇
原子能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2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Reliable joints of Ti3SiC2 ceramic and TC11 alloy were diffusion bonded with a 50 μm thick Cu interlayer. The typical interfacial structure of the diffusion boned joint, which was dependent on the interdiffusion and chemical reactions between Al, Si and Ti atoms from the base materials and Cu interlayer, was TC11/α-Ti + β-Ti + Ti2Cu + TiCu/Ti5Si4 + TiSiCu/Cu(s, s)/Ti3SiC2. The influence of bond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interfacial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3SiC2/Cu/TC11 joint was analyzed. With the increase of bond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the joint shear strength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due to enhanced atomic diffusion. However, the thickness of Ti5Si4 and TiSiCu layers with high microhardness increased for a long holding time, resulting in the reduction of bonding strength. The maximum shear strength of 251 ± 6 MPa was obtained for the joint diffusion bonded at 850 °C for 60 min, and fracture primarily occurred at the diffusion layer adjacent to the Ti3SiC2 substrate. This work provided an economical and convenient solution for broadening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Ti3SiC2 ceramic.  相似文献   
2.
在简述V.35接口的基础上针对V.35接口速率可变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速率可变的帧结构,该帧结构可支持N×64kb/s(3≤N≤32)速率,从而在V.35接口上实现了多种速率的低速业务传输.  相似文献   
3.
采用XRD、SEM、残余应力测试仪、维氏硬度计、测长机等手段对合金物相、微观组织、残余应力、硬度、线膨胀率进行表征,研究自然时效对GT35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T35合金在自然时效过程中,增强相TiC的形貌与粒径没有明显变化。当自然时效时间小于15天时,GT35合金的硬度、残余应力与线膨胀率逐渐增加,随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当自然时效超过90天后,GT35合金的组织与性能趋于稳定,其硬度、残余应力和线膨胀率分别为945.7 HV5、-184 MPa和-2.22×10-5。  相似文献   
4.
采用无氰电镀工艺在TC4合金表面制备了Cu/石墨复合镀层,研究了镀层的组织结构和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采用无氰电镀方法能够在TC4合金表面制备出组织致密且与基体结合紧密的Cu/石墨复合镀层,但增加镀层中石墨的含量会降低镀层与基体合金的结合强度,并导致硬度小幅下降。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Cu/石墨复合镀层具有优良的摩擦磨损防护性能,归因于石墨有效降低了镀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对镀层磨损形貌、磨损产物和摩擦系数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纯铜镀层的摩擦磨损机制主要为犁削磨损、黏着磨损和剥层磨损,Cu/石墨复合镀层的磨损机制为轻微的削层磨损和疲劳磨损。  相似文献   
5.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实验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雪峰  李沛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5):83-84,91
介绍了开发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实验装置的背景;叙述了TC787芯片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芯片的各个管脚的功能;详细介绍了该实验装置的触发电路的设计思路、设计结果和工作原理;介绍了该实验装置的主电路部分的结构和特点。该实验装置性能可靠,符合本科生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一种基于8031单片机和TC8830AF语音处理器的PC机智能语音卡,通过软硬件设计解决了PC-8031-TC8830AF结构中的通讯问题。该语音卡在进行语音的合成、编辑和播放时,仅占用极少的PC机CPU处理时间,能满足计算机系统进行实时语音合成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简要介绍了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FPGA实现V和X系列接口到E1信道转换的设计方案。同时根据设计要求,给出了采用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F10K10TC144设计的典型应用电路。  相似文献   
8.
正交偶极声波测井技术在碎屑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交偶极声波测井是一种测量地层岩石声学信息,进而分析地层各向异性的测井新技术,首次在渤海海域NB35—2—8井碎屑砂泥岩地层中应用,不仅获得了明下段主要砂体储层内部的非均质性特征信息,而且还获得了地应力方向和古流向等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得,有助于储层的精细描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E1 是我国和欧洲电信传输网一次群使用的传输标准,V.35 是我国数字数据网使用较多的一种接口标准。本文给出由DS2155 和DS2175 等芯片实现E1 接口与V.35 接口转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钢中加Sn和Sb得到优良的磁性,铁损低和磁感高。与加B的比较,晶粒大,立方织构、高斯织构、(100)[uvw]纤维体积份数很高和γ-纤维体积份数很低,增加磁感的磁各向异性和降低铁损的磁各向异性。进行常化与未经常化的比较,最终晶粒大。(100)纤维份数:热轧板的最低,冷扎后变成最高。铁损的各向异性与织构因数之间成反比,磁感的各向异性与织构因数之问成正比。开发出了35W270-250高牌号无取向硅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