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矿业工程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通过对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矿物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包裹体测温及硫、铅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该矿床为沉积砂砾岩型层控铜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含矿地层。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铜矿床的成矿模式。为矿床成因的认识与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扎西康矿集区位于藏南金锑成矿带东段,目前区内已发现各类金锑矿(点)10余处,但对矿集区北部的研究仍有待提高。通过对扎西康矿集区北部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合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对勘查区内Au、As、Sb等10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发现Au、As、Sb元素富集程度高,成矿潜力巨大。对各元素的分布规律、相关性和因子分析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勘查区内主要有Mn-Fe-Ga-Cu、Zn-Pb-Ag和Sb-As-Au三种元素组合,Au为主成矿元素。此次工作在勘查区内发现了2条Au的异常带,均沿北西—南东向呈条带状展布,经后期探矿工程揭露,发现了多个与蚀变辉绿岩密切相关的Au矿体,表明研究区内找矿前景良好,为区内后续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J2摄动模型的卫星轨道预测算法精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J2摄动模型的经典轨道六根数预测卫星轨道的算法,并验证算法实现的正确性;以典型的卫星轨道为例,利用STK软件以两行根数(TLE)对卫星轨道的预测结果作为精度评价的参考,分析评价基于J2摄动模型的轨道六根数预测卫星运行轨道的精度。并根据评估结果研究不同卫星轨道所受到的摄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J2摄动模型的轨道六根数预测卫星轨道算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滇西腾梁地区花岗岩与锡矿床在成因上密切相关。 通过对来利山花岗岩、 大竹棚花岗岩及老厂坡花岗岩进行岩相学观察与黑云母的化学成分特征分析, 探讨黑云母的形成条件及其成岩成矿意义。电子探针测试结果表明, 三处岩体中黑云母均具有富铁贫镁的特征; 来利山岩体和大竹棚岩体中黑云母为铁叶云母, 结晶温度分别为629~691 ℃和603~635 ℃, 氧逸度分别为-15. 9~ -18. 0 和-17. 6~ -18. 7, 指示岩体为S 型花岗岩; 老厂坡岩体中的黑云母属铁质黑云母, 结晶温度为718~749 ℃, 氧逸度-13. 7~ -14. 8, 指示岩体为具有部分幔源物质混染的S 型花岗岩, 表明本区接近纯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S 型花岗岩在低温低氧逸度条件下有利于锡矿形成。相较于老厂坡岩体, 来利山岩体及大竹棚岩体成矿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5.
随着萤石矿找矿难度的加大,如何在浅覆盖区寻找、定位隐伏-半隐伏萤石矿体显得尤为迫切。以内蒙古林西俄力木台萤石矿为例,探讨了甚低频电磁法(VLF-EM)在隐伏-半隐伏萤石矿体定位预测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对该矿区甚低频数据进行Fraser滤波等技术处理,分析了矿区基本构造格局特征、异常体平面分布和产状特征,并结合矿区地质研究,圈出了7条成矿异常带。实践表明甚低频电磁法在萤石矿隐伏-半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研究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对小北沟萤石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浅覆盖区的甚低频电磁异常、找矿潜力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区内共发现矿(化)体11个,规模不一,主要受SN-NNE向断裂控制;矿石组分以萤石和石英为主,围岩蚀变主要发育硅化、高岭土化和绿泥石化;矿床为热液充填脉型,矿(化)体垂向分带特征明显,脉体形态、矿化强度、矿物组合以及矿石组构等特征自上而下呈现规律性变化;甚低频电磁异常显示Ⅶ号矿化体延续性好,规模可观。结合目前部分平硐和钻孔工程揭露的萤石矿体特征认为,本区深部找矿潜力大,Ⅶ号矿化体的深部工程验证应为后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矿物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包裹体测温及硫、铅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该矿床为沉积砂砾岩型层控铜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含矿地层。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铜矿床的成矿模式,为矿床成因的认识与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北沟萤石矿床矿体赋存于中生代中酸性火山-沉积岩中,主要受近SN向、NNE向断裂破碎带控制。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分析结果表明:各成矿阶段主要发育气液两相HO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分布在160~200℃,盐度(w(NaCleqv))集中分布在0.2% ~1.4%,流体密度0.77~0.93g/cm;包裹体成分以HO为主,含少量C等有机组分,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NaCl-HO流体体系。野外地质特征及显微测温结果均表明,流体弱沸腾导致早阶段石英沉淀,水/岩反应是萤石的主要沉淀机制。小北沟萤石矿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被加热的大气降水和地层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